【明報專訊】我們或聽過「領養」一詞,但我們又真正認識「領養家庭」嗎?過去香港有關領養家庭的研究不多,也缺乏描述領養孩子生活的中文繪本。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陳潔華博士也是領養媽媽,當她向親戚朋友介紹兒子的領養身分時,對話總會陷入寂靜的尷尬氣氛。領養家庭的真實面貌似乎在社會中隱形,她與同為領養媽媽的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郭勤博士展開研究,推出香港第一本有關領養的孩子的家庭日常生活的繪本,希望藉領養家庭的生活日常,邀請大眾一起思考何謂「家庭」、「家人」。
研究不多的領養家庭
研究透過質性研究訪問了14個領養家庭、23名父母、13名小朋友,希望知道他們的家庭生活,領養家庭在香港的難處、挑戰,獲得什麼支援,他們又如何理解家庭、血緣、關係等概念。「我個人一個私心是,我也好想知道其他領養家庭的家庭生活如何,像找人傾吓偈、了解吓。」陳潔華(Anita)有一個14歲的兒子,是領養的。碰巧有天她在教大咖啡店與郭勤(Diana)聊天,發現原來兩人都是領養媽媽,Diana有一個17歲女兒,「我們聊了一會就發現,似乎沒有什麼研究講香港領養的情况」。最近有關香港領養情况研究已是2001年,即使其他有關香港家庭普遍情况的研究,也不包括領養家庭。「無論是埋怨,還是政府各樣嘢,領養家庭好像是一個missing的東西,沒有這個選項,好像他們不存在。」
「好多人問我第一個問題,就是領養家庭跟我們(一般家庭)有什麼唔同。」Anita感覺大眾對領養孩子的印象比較負面,例如覺得小朋友很可憐、覺得小朋友有家庭問題、覺得小朋友容易有行為問題,「人們成日放大我們的不同,那種不同裏面其實還有一個意思,不只是不同,還覺得領養家庭是不夠好」。領養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兩個爸爸和兩個媽媽,但不代表會特別差或者特別好。
「以為」孩子會介意身分
Diana在女兒小時候就告訴她有另一個爸爸和媽媽,帶她回領養機構探望照顧過她的姨姨。「她小學三四年班,已經不停問我『媽媽是什麼模樣的呀,我發夢會見到親生媽媽,她一定靚過你,她應該溫柔過你,不會好像你這樣成日叫我讀書』。」但聽到女兒比較自己和親生媽媽,Diana不覺得難過,「我話你靚過我,你阿媽一定靚過我㗎,所以is ok」。她明白女兒有尋根的需要,「我又覺得好開心喎,她有這個需要,她亦表達到出來」。她在美國修讀社工碩士時,曾研究領養亞洲小朋友的美國家庭,父母會教育孩子有關原生國家的文化,「他們都給我好深刻的印象,尋根是好重要,如果他們的父母可以讓他們接觸到自己的文化,明白自己的原生家庭,對他們是一個好重要的歷程」。她和女兒也約好當女兒18歲,就一起去尋根。
不過,並非每個小朋友都對原生家庭充滿好奇,Anita的兒子從小到大也沒有提起原生家庭,當Anita問他想不想知道更多時也不感興趣。她們訪問的領養家長也擔心孩子會介意自己的領養身分,「家長教小朋友的時候,他們自己都會想,小朋友會不會受傷呢,會不會覺得媽媽不愛你、爸爸不愛你,所以咁嚴呢」。其實,小朋友儘管會抱怨爸媽不讓他看電視、督促做功課,卻從未如此想過,「我們問你會不會好不開心,他們說都不是呀,爸媽只是為我好,他們自己都識咁講」。
困難源自社會看法
領養家庭與一般家庭有不同,但不等於困難,「困難其實不直接源於他們的家庭模式,而是社會如何react或者interpret他們」。領養家庭最初面對的困難,就是迎接新孩子。有別於一般媽媽有14星期的法定產假,領養父母沒有「領養假」,只能自行請假準備孩子所需,但他們迎接的可能也是一個需要眠乾睡濕照顧的新生兒,或年紀較大、需更長時間培養關係的孩子。「唯一一個case是,她的機構好支援領養家庭,結果她放三個月假,她說這三個月和小朋友的關係建立得很好,她好開心,無乜困難。」社會配套沒有足夠支援,令領養父母筋疲力盡,「我們覺得這是政策上製造的困難,因為沒有recognise領養家庭,甚至可以說是歧視他們」。
受訪領養家庭分享的另一挑戰,是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SEN)。他們訪問的13個孩子中,8個有SEN,Anita和Diana的孩子都是SEN學童。他們訪問的領養家長多數沒有親生孩子,心中已留下一個遺憾,「他們面對另外一個loss就是,諗住有一個小朋友返屋企好開心啦,點知要面對另一個挑戰」。Diana也有同樣經歷,「BB的時候看不到的嘛,通常到識行識走、識講嘢才發覺,或者做功課時,點解我要面對的挑戰會這麼大呢?」
「家庭可以好多元」 社工教師未必懂
無論對領養父母,還是一般家庭,這都是突如其來的挑戰,尤其是10年前香港有關SEN的資訊不多,服務排隊時間長,Anita回憶當時找資源時焦頭爛額,而這不是領養家庭獨有的挑戰,而是SEN家庭的普遍困難。
社會對領養家庭的認識也不足,「受訪家庭說帶小朋友去見輔導員時,提到孩子是領養, 輔導員就『吓』、沉默,連專業人士也不是好prepare去處理你是領養家庭」。Anita也聽過領養家庭分享,學校上課教小朋友做家庭樹,當他們跟老師提起孩子是領養時,老師也不懂反應。「有些老師就說『好,我會處理領養這個概念,我嘗試講講領養貓狗』,家長就『吓』,心想我領養小朋友跟領養貓狗好似係兩樣嘢嚟㗎喎。」
學校功課假設每個人的家庭都可以用簡單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的家庭樹或族譜表達,但家庭其實有更多可能,「無論社工或香港的師訓,我覺得對於家庭多元的思考都好少,我們的功課仍然是畫family tree,假設是一爸一媽,其實可以不是的呀」,可以有兩個爸爸媽媽,可以只有一個爸爸或媽媽,可以有兩個爸爸,主要照顧人可以是外公外婆。這也促使Anita和Diana希望推出繪本,令大眾意識到多元家庭的觀念。
生活無不同 「亦無話偉唔偉大」
繪本中寫出領養小朋友的心聲,小朋友都清楚自己什麼時候來到這個家。有小朋友說平時喜歡跟家人玩啤牌、不喜歡爸爸批評她吃東西慢;爸媽會把他的錢存進銀行;不喜歡媽媽嘮叨催他做功課;不見東西第一時間找媽媽……你會發現這些生活片段十分平常,就像你和我的小時候。Anita說這正是領養家庭的真實日常,領養家庭和一般家庭沒有什麼分別。「邊個家庭不會有父母嘮叨,『做功課啦、食嘢快啲啦、唔好成日睇電視』,但關心可能有好多種,他們鍾意跟父母做的活動其實都是一起看電視、打機、食嘢。」
人們經常放大我們和他者的不同,作為領養媽媽,Anita說社會對領養家長的觀感,不是覺得領養家長很渴望有孩子,就是覺得他們愛心爆棚,很偉大。「我好驚別人說我偉大,其實偉大呢,我都係返屋企,都要洗碗、煮飯、追功課,無話偉唔偉大,不用畀個光環我。」Diana說,她們都只是擔任一個媽媽的角色,同樣面對迎接新孩子的緊張,同樣在發現孩子有SEN後徬徨,同樣要煩惱孩子反叛期不聽話態度差。Anita說:「我想對所有被marginalised的人來說,他們不只是想人看到他們的不同,或者不只是以為一係hero一係victim,其實我們好多時候跟一般人,生活上好多都相同。」
好家庭在於付出 不在形式
有人說「生仔要考牌」,那相比意外懷孕,領養家庭經過深思熟慮,又通過不同門檻才能領養孩子,會否更能為小朋友提供更好的家庭生活、更融合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好複雜,不是以某種形式的家庭出現,就一定是好,而是回歸如何經營你的日常,如何經營你的關係。」Anita說重點是維繫家庭的心。一般媽媽激氣時會說句「生嚿叉燒都好過生你」,領養家長面對挫敗時也會掙扎,懷疑自己是否做錯決定,也有受訪領養家長考慮過放棄,「有家長分享說會提自己,我們有commitment,會問自己初心是什麼,我初心就是希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家庭」。
領養的意義是什麼?家庭的意義又是什麼?跟大多數沒有親生子女的家長不同,Anita和Diana在領養前,各自有一個女兒和兒子,但她們都相信家庭的意義不應被血緣限制,不被組合定義,而是家庭成員如何付出、如何明白彼此。有領養家庭會留下和小朋友經歷過的每一張戲飛、機票、遊樂園入場券,製作成精美的相簿,Anita笑說自己完全被比下去,「發覺好唔掂呀自己,比起他們我什麼都無做,但我同個仔關係都ok呀」。
如何表達愛與愛心沒有固定方程式,重點是讓家庭成員能在安全的空間表達心聲,就算打打鬧鬧,關係也充滿愛。除了愛、關心、安全、接納,Anita說家長和孩子也需要互相理解對方,願意每人讓一步。「我覺得領養過程是功課,是學習、謙卑、放下自我的經驗,尤其是我有一個女,去到阿仔,其實好多嘢都要重新去諗,原來好多嘢都不同。」
有人說被領養的孩子很幸運,但Diana說家長也很幸運,孩子拓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我自己基因裏面沒有creativity,我們家都沒有,但我個女係好creative,她跳舞、唱歌方面啟發了我們」,豐富了她的人生,豐富了她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