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宗教政治窺探「粉絲」潛力 狂迷文化牽動國際關係

文章日期:2023年01月13日

【明報專訊】粉絲的力量,近年有目共睹,MIRROR 粉絲(鏡粉)屢屢聚集在尖沙嘴海旁為教主(Anson Lo)大型廣告牌吶喊助威,或在銅鑼灣紛紛追逐印着姜濤肖像的電車,叫人嘖嘖稱奇。粉絲文化藏着龐大能量,但其實這種潛能還有什麼用處?策展人鄭家醇藉15名來自東南亞及東亞的參展藝術家之作品,與觀衆思考粉絲文化箇中的政治潛力,一同書寫這本「狂迷日記」。

「599G(《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聚集)規例》)不讓人集會,但為什麼他們(粉絲)在銅鑼灣追着姜濤電車就沒有事呢?其實他們是不是已經突破了一些事呢?你就會發覺用一些貼地的行為,就已經做了一些實際的事,去抵抗一些事。」鄭家醇說。他洞悉到香港近年新一股粉絲文化箇中的政治潛力,認為與其純粹批判狂迷的行為和意識形態,倒不如「用一個狂迷的角度重新去看社會政治或者議題,可能給我們一些契機」。

泰國應用於民主運動

展覽「狂迷日記」聚焦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展出15名分別來自香港、菲律賓、日本、泰國、韓國、新加坡、越南和中國大陸各地藝術家的作品,「每一個作品都希望令你意會到狂迷背後的政治潛能。政治不是指政治事件,而是一種論述,並且逼使我們思考如何重奪這種權力審視這一個世界」。展覽所指涉的粉絲文化亦更為廣義,不單指流行文化的偶像,更包括宗教、政治崇拜等。

然而每一個地方的粉絲文化都有其獨特脈絡,不盡相同,何以展覽集中講述東亞及東南亞地區?鄭家醇解釋:「香港有好多自己獨特的脈絡,但近年來面對愈來愈多難題。我們可否以其他國家或地區發生的事作借鏡呢?其實你看日美關係,會聯想起香港與跟英國的關係;你看泰國,她又可否給我們一些行動上的契機?你看越南,一個經歷那麼多歷史創傷的國家,她透過什麼方法去構建自身的希望,用什麼方法塑造自己的政治主體呢?」亞洲不同地方面對相似命運,香港或可從中學習,迎接未來更多困難。

鄭家醇建議以逆時針方向參觀展覽,從藝術家單慧乾的作品It's Always You開始,用變裝(drag)男團的方式直接地討論粉絲文化。爾後慢慢經歷亞洲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如Haneyl Choi、阮心藍和金斗真等。譬如莫育權的《絲絲(導演版)》透過過氣天后、天后控制狂母親、變裝成天后的變裝皇后,以酷兒角度探討香港身分;或如玉里坎薩庫的《民主狂熱》透視泰國政治人物差察(Chadchart Sittipunt)的政治粉絲力量,亦反映出泰國應用粉絲文化到民主運動上。終以藝術家陸揚的影像作品《電磁腦神教!腦制御士!》作結,論述科技或解構粉絲文化中的權力關係。而以下會提及菲律賓及日本的藝術作品。

西班牙奠定菲審美標準

當中4名菲律賓藝術家都來自菲律賓移工藝術家組織Guhit Kulay,部分人正職為家庭傭工,作品透過粉絲文化講回菲律賓國家文化或議題,並非在香港的掙扎,力圖呈現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另一面。菲律賓經歷過三重殖民——西班牙、美國及日本,其中以西班牙最為長久,殖民影響最為深遠,特別為菲律賓帶來天主教信仰。

Marilyn Lopez的裝置作品《黑拿撒勒人瞻禮日》指涉馬尼拉The Feast of the Black Nazarene,當地人認為只要摸到這個西班牙在17世紀帶來的黑色耶穌像就能醫百病,並帶來祝福。於是黑色耶穌像每年都會巡遊,供大量信徒觸摸。然而當地政府為了雕像不被摸爛,刻意將雕像一分為二—— 一個裝置原物的頭和手,另一裝置原物的軀幹,藝術家就質疑「分體」雕像實質的超自然能量,甚至質疑宗教信徒的狂熱崇拜。而Jonalyn Molina有着類近的批判,其繪畫作品《五月花節選美》則指涉五月花節其中選美比賽。該選美比賽以裝扮得最像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倫娜為勝。有趣的是,這個多年前由西班牙傳入來的選美比賽仍然決定菲律賓對美的標準。藝術家在畫作以菲律賓知名西菲混血女星及其兒子代替王后海倫娜及君士坦丁一世,藉此揭示歐美的審美意識形態仍然纏繞菲律賓。

殖民者剝奪殖民地文化

與此同時, Maria Anire在畫作《巴巴蘭——巫醫》描繪稱為「巴巴蘭」的薩滿師在滿佈天教教象徵的家作薩滿療癒儀式,講述即使許多菲律賓人受殖民影響而信奉天主教,但仍以原住民薩滿信仰的草藥治療來治病。鄭家醇闡釋道:「他們在宗教的角度是耶穌的粉絲,但他們本身也是薩滿文化的粉絲。兩種不同粉絲文化撞在一起,好多時塑造了菲律賓人的整個身分。」最後一名菲律賓藝術家Cristina Cayat是唯一仍保留原住民姓氏,透過作品《迷失於遺忘之間》撕開家鄉本格特(Benguet)布料,並用柯根紗繡上支離破碎的金色人形圖案——家鄉傳統紋身的設計,講述家鄉的真實故事,因盲目相信區內一名男士而選擇搬村,導致許多傳統都消失。「因為好多時我們聚焦講殖民者、被殖民的關係,殖民者剝奪被殖民的文化。(即使不在殖民狀態)但發覺原來將(殖民的)意識形態放在原居民文化的設定裏面,只要仍然盲目膜拜當權者,其實都會導致相同的後果。」鄭家醇續解釋。

3名日本藝術家的作品主要講述日美關係,不單講述日本和美國自身的流行文化,「而是日本怎樣成為美國的粉絲」——闡釋日本國內複雜的崇美情意,文化、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緊密關係。

森村泰昌在上世紀90年代的「自拍像/女演員」系列,藝術家變裝成柯德莉夏萍、葛麗泰嘉寶、碧姬芭鐸、瑪麗蓮夢露、英格烈褒曼、瑪琳黛德麗等荷李活女星,就算日本在二戰時兩度受美國原子彈轟炸,仍在二戰後模仿和追捧美國文化。但同時,森村泰昌模仿三島由紀夫在1970年發表政變宣言的錄像作品《熱情季/鎮魂曲:三島》,意味着日本亦出現過民族主義的聲音,排斥指向美國對日本的干預,以期重建國家文化自信。而森村泰昌的《自拍像/模仿若尾文子》則變裝成日本上世紀60、70年代著名女演員若尾文子,提出第三種論述。她曾在1966年演出一部電影《刺青》,飾演被賣到妓院的藝妓,當她紋上蜘蛛紋身後,就不斷向一些曾經暴力對待她的男士報復。

美日關係如媒妁婚姻

二戰後,美國用盡全力剝奪日本,先是廢除天皇神格,後再有不同政治、經濟改革,鄭家醇形容為將日本女性化(feminine),如同若尾文子的角色般淪為藝妓。但即使受美國箝制,日本戰後發展亦像若尾文子的藝妓角色纏繞西方。透過3個日美關係的不同論述,鄭家醇反問:「『一個國家是另一個國家的粉絲』是不是一個完整的敘述呢?入面會不會有一些你看不到的敘述被這個洪流遮蓋了?」

另外兩名日本藝術家布布.哆.拉.瑪德蓮娜和嶋田美子在1998年創作的「據日製造」系列,利用變裝戲謔美日之間的權力關係。系列中的作品《1945》分別變裝成日本昭和天皇和美國主責佔領日本和制度改革的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其中任務恰恰包括圖廢除天皇。鄭家醇笑言,她們政治不正確地為相片加上一個心形外框,諷刺美日關係像一場媒妁婚姻(arranged marriage)。在另一作品《肖像》,兩名藝術家則扮演美國駐日軍人和日本 軍妓,甚至進一步將美日關係附上性暗示。鄭家醇指出該系列作品難以在日本國內展出,原因可想而知。但透過海外展出作品,或能將聲音回饋到日本國內。

■狂迷日記

日期︰即日至2月26日(周三至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榮華工業大廈22樓)

網址︰bit.ly/3I6fa3i

文:嚴嘉栢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