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食事:京都風狐狸烏冬 味覺體驗藝伎生活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被質疑剝削受訪少女,受訪者自白引發輿論壓力,電影暫時取消公映。另一邊廂,日本名導是枝裕和有份編導的電視劇集《舞伎家的料理人》(舞妓さんちのまかないさん),上月中在Netflix播出,講述兩位16歲少女堇和季代離鄉別井,從青森遠赴京都成為舞伎備選,發現各有所長,互相扶持,用美食訴說友情和鄉愁,也貫徹是枝裕和電影母題,探討同一屋簷下無血緣的「親人」關係。劇集備受好評,同時也被指隱惡揚善,忽視藝伎、舞伎這日本傳統產業對未成年人的勞動剝削。

藝伎練習生

去年6月,一位前舞伎在Twitter揭露在職期間遭受客人性騷擾和迫使未成年人喝酒,日媒《週刊文春》線上版搶在影集上架的一個月前,訪問了數位前舞伎,她們坦白現實中常吃發霉的冷飯剩菜,不斷被「媽媽」語言暴力嘲笑身材像豬,使其厭食。有受訪的前舞伎表示,劇集和原著漫畫中描述溫馨的用膳情景,每天能享用熱騰騰飯餸,或許真實地存在於祇園一隅,只是她們沒這麼幸運遇到關心未成年人健康的「媽媽」和料理人。

住置屋過集體生活

劇集推出後,是枝裕和也不是只留意到少女成長的青春美好,為現實的醜陋塗脂抹粉,為了令情節更立體,團隊在改編《舞伎家的料理人》時,加入數個漫畫原著沒有的新角色,如「媽媽」的高中女兒涼子冷眼旁觀這個「家」發生的一切,以及由松岡茉優飾演為逃避婚姻失敗、請求回復藝伎資格的吉乃。舞伎等於正式成為藝伎的練習生,在日本現時至少要完成15歲的義務教育後,經面試才能獲挑選加入「置屋」(オキヤ)培訓成為舞伎,一般舞伎年紀為15至20歲,無法出道成為藝伎的必須離開置屋,主角季代因太笨拙,還未正式成為舞伎,就被舞蹈老師要求回鄉,又巧合地成為了宿舍的廚師。置屋在劇中譯為「屋形」,即舞伎的宿舍,也設有接待客人的小酒吧。同住的「媽媽」角色如經理人,也像母親督促和打點一切,舞伎出道成為藝伎後就能搬離置屋,但仍透過所屬置屋代為接洽工作。《舞》也描繪出舞伎生活的艱苦,每天日程緊湊,由早到晚要學習跳舞等才藝,還有幫忙打掃置屋,主角堇為了練習而常常忘記購買日用品;加上必須由專人以真髮束髻,要忍耐十天不洗頭,睡覺時不弄亂髮髻;為了保持形象,梳髻後不能隨便到便利店。

伎與妓

日文以「伎」和「妓」來分辨表演者的性別,男生為「歌舞伎」,「藝妓」、「舞妓」則指女表演者,但在中文語境中,「妓」有着性工作者的意味,而「藝妓」、「舞妓」的工作則不涉及性交易,因此翻譯時會用「伎」代替。可是,這產業除了表演外,在宴會上接待客人把酒言歡、玩樂也是工作一部分,不少人視之為高級的聲色場所。就像堇的父親希望女兒能繼承衣缽,長大後成為醫生,喝斥「媽媽們」要未成年的女兒「陪酒」是不道德,直至看到女兒用心練舞才心軟,反映社會大眾對這行業的偏見,以及表演者把這職業視為傳統藝術分歧。

京都曾是美食沙漠

無緣成為舞伎的季代,聽從前任料理人的提醒,每天烹調出各種「不怎麼樣」的美味,以中庸的味道來平衡舞伎家各人來自不同地區的口味偏好,如年糕湯在京都用上白味噌作湯底,有別於季代家鄉青森的醬油風味。《舞》用食物隱喻藝伎表演,同一劇目由不同人、不同心情,都帶出不同風味和變化,像堇的直屬師姊百子演出《黑髮》一舞,表明拒絕男友求婚、希望繼續以藝伎身分表演的決心,有別於《黑髮》本來的離情別緒。

京都在古時是美食沙漠,江戶時代(1603-1867年)的諺語「京の着倒れ」,指京都人為和服揮金如土,而大阪人、江戶(東京)人則為美食美酒揮霍。京都人不追求口腹之慾,令當時作家瀧澤馬琴(筆名曲亭馬琴)在遊記《羇旅漫錄》寫道:「京都好物有三:女子、加茂川的水、寺社。壞物有三:吝嗇、料理、船遊。」但京都在江戶時代已是旅遊勝地,以寺廟和水質佳而聞名,令寺廟料理中的豆腐脫穎而出,成為代表食材。

狐狸烏冬與狸貓蕎麥麵

京都飲食文化至今仍深受藝伎文化影響,不同種類的食物製成一口大小,以免藝伎進食時沾到唇膏。除了堇為了獎勵自己正式出道成為舞伎時才吃的迷你三文治,祇園有些名店主打弄成小球形的豆壽司、一口天麩羅等,令旅客可以嘗鮮,由味覺體驗藝伎生活。因此京都的狐狸(きつね)和狸貓(たぬき)烏冬與關東、大阪也有不同,關東地區用狐狸、狸貓分別代表付味油揚(油炸的日本甜腐皮)和天麩羅碎作麵食配料的分別,可以各與烏冬、蕎麥麵組合;大阪則以狐狸代表油揚烏冬,狸貓代表油揚蕎麥麵,因此不會有狸貓烏冬和狐狸蕎麥麵;京都則以湯來區分,狐狸烏冬指油揚切成方便藝伎的一口大小,加入九條葱(如台灣的三星葱,口感較一般青葱幼嫩),直接以鰹魚昆布清湯烹煮,狸貓烏冬配料一樣,改以片栗粉勾芡,令熱湯在寒冬保持溫度,但勾芡後不像清湯冒出蒸氣,如狸貓狡猾而得名。

京都人病中吃烏冬

劇集中在堇生病時,「媽媽」向季代說京都人生病時不吃粥,習慣吃烏冬,有別於漫畫是「媽媽」生病時,季代向前料理人索食譜,電視劇的季代是逐一向京都商販取經學習烹調京都風味的狐狸烏冬,由鰹魚片到昆布,都是這城市對味道的記憶和傳承。我也試着在香港尋找京都出產的鰹魚片、昆布和烏冬,但只找到京都產混合了小魚乾碎的厚削鰹魚片,其實口味上差異不大,但用心熬出清澈的高湯,費功似茶道,每一步都在感受京都歷史的韻味,以薄口醬油(淡豉油)調和清雅的口味,與葱段的辛香矛盾,可能這種矛盾一直深植在京都骨子裏,特別是美麗又哀愁的藝、舞伎文化。

【材料】

•昆布……15克

•鰹魚片(厚削)……50克

•日本甜腐皮(付味油揚)……2片

•葱……2把

•薑蓉……2茶匙

【調味料】

•淡豉油(薄口醬油)……2湯匙

•味醂……1湯匙

•糖……1茶匙

•鹽……少許

【做法】

1.把甜腐皮浸泡在熱水一至兩分鐘,去除油分,用廚房紙輕壓擠走多餘水分。

2.在短邊對半切開甜腐皮,再切成2厘米寬的條狀備用;取葱綠部分斜切成段。

3.將昆布與1.4公升水以中小火加熱,滾沸後取出昆布。

4.加鰹魚片煮約15分鐘後關火,撈走鰹魚片,把高湯倒進墊了廚房紙的濾網過篩。

5.高湯加調味料後,放甜腐皮煮約5分鐘;另鍋焯熟烏冬瀝水備用。

6.加葱段轉小火,煮1分鐘,與烏冬盛起上碟後,每碗放1茶匙薑蓉。

文、圖˙ 呂晞頌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