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戰爭往往推動科技加速發展——當然這不一定是好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坦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子彈。多年後回望烏克蘭戰爭,這場戰爭最特別的是什麼科技?答案可能不是個別武器,而是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這個本來旨在為缺乏基建的地方提供互聯網的衛星陣成為烏克蘭出奇制勝的王牌,打出一場網絡化戰爭跟俄羅斯拉成均勢。不過,這個對烏克蘭至為關鍵的基建卻是由一個喜怒無常的美國科企大亨控制,這又揭示了一個怎樣的未來世界?
多得社交網站,烏克蘭戰爭差不多是實時在世人眼前發生,俄羅斯的軍事部署既可以用商業衛星圖和社交網站的蛛絲馬迹拼湊,OSINT的威力廣為世人認識;總統澤連斯基在開戰後善用社交網絡來維繫國民士氣,並展開外交,爭取各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不過,這些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關鍵是互聯網。俄羅斯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官員銳意保護互聯網,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是年輕的數碼轉型部長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他看中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鏈。
終端機分散 不易被攻擊
星鏈擁有3200多個近地軌道衛星,距離地球僅550公里,數據傳輸因此較一般衛星互聯網迅速。星鏈的目標市場是偏遠欠缺基建的地區,以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作招徠,月費110美元,還要支付一次硬件費用599美元。使用服務便要安裝連接衛星的流動網絡終端機,雖然網絡覆蓋只限衛星天線的90米範圍,但這個分散的通訊網絡卻是優點,不像發射塔這類固定裝置般容易被摧毀或干擾,而且接收器安裝快捷,又方便移動,敵人難以一舉摧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兩日,即2月26日,費多羅夫在Twitter上要求馬斯克為烏克蘭提供星鏈,並陳情:「當你試圖殖民火星時,俄羅斯試圖佔據烏克蘭!當你的火箭成功自太空着陸,俄羅斯的火箭正襲擊烏克蘭平民!」馬斯克很快應機,數小時後在Twitter回應費多羅夫說,星鏈已為烏克蘭服務,終端機亦陸續付運。不消數日,碟型接收器陸續抵達波蘭。費多羅夫在Twitter感謝馬斯克,立即將星鏈接收器送到醫院、鐵路、政府部門等關鍵基建設施,保持戰時烏克蘭通訊無阻。
星鏈也令烏克蘭得以發揮網絡技術優勢,跟規模龐大得多的俄軍周旋。《金融時報》的特約編輯Gillian Tett去年7月便詳細記述烏克蘭一班年輕科企創業者、黑客及工程師如何科技救國,協助軍方解決問題、抵抗俄羅斯黑客、入侵俄軍無人機,以及偵察等,彌補烏軍在戰場上的劣勢。Gillian Tett認為烏克蘭以橫向網絡組織抗俄,一如矽谷的小企業以靈活敏捷的速度及由下而上的創新,顛覆傳統企業。Google前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 )便說,俄羅斯的戰爭是等級森嚴的縱向系統,將領計劃好後便下令前線作相應調動,但烏克蘭打的是一場網絡化的戰爭(Networked war),跟俄羅斯的作戰方式迥異。
當然,這並非說傳統意義的戰爭和常規軍備已不再重要,近月澤連斯基加緊向西方要求提供坦克及戰機,便反映常規軍備仍然舉足輕重。但網絡化戰爭的確令本來捉襟見肘的烏克蘭更靈活運用資源,跟巨人俄羅斯拉成均勢。而星鏈在網絡化戰爭的重要性亦可以說是不言而喻:若烏克蘭的通訊網絡一早在戰爭之初被俄羅斯摧毁,戰爭的發展可能早已改寫。行軍最重要的便是情報蒐集及可將有關情報及時傳達給有需要的地方,星鏈則確保了烏克蘭軍隊這點,提升效率。《經濟學人》今年1月關於星鏈的專題報道更形容,星鏈令烏克蘭軍隊擁有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
星鏈亦增加了烏克蘭軍隊攻擊能力。烏克蘭戰場其中一個特色便是無人機的大量使用,而在星鏈配合下,無人機戰略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早在去年3月,英國《泰晤士報》便報道,烏克蘭的空中偵察組Aerorozvidka利用星鏈將無人機團隊跟炮兵團聯繫起來,無人機在黑夜偵察俄羅斯軍隊調動,然後將情報傳送給炮兵團,便可以瞄準俄軍攻擊。
仲裁者的「和平方案」
烏克蘭的星鏈服務並非完全由馬斯克無償供應,大部分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捐助,也有烏克蘭的眾籌。星鏈的重要也令馬斯克的一舉一動受注視。馬斯克一向喜怒無常,興趣廣泛,也有商業考慮。星鏈的關鍵角色似乎令他夢想扮演戰爭仲裁者。去年9月,馬斯克突然在Twitter說:「星鏈只限和平用途。」到了10月初,他突然化身政治評論家,提出烏俄和平方案,建議將克里米亞正式歸給俄羅斯,並確保克里米亞供水;至於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領土則在聯合國監管下再進行公投,以人民意願決定留烏還是入俄;烏克蘭則保持中立。他更為此舉行網上投票(結果是反對佔多數),又悲天憫人說,這其實是俄烏之戰最有可能的結局,問題只在於結局之前還有多少人死,而另一個可能的結局便是核戰。
馬斯克此舉惹來不少人側目,烏克蘭官員更大怒,叫他閉嘴。馬斯克反擊,稱自俄羅斯入侵以來,他花了8000萬美元維持烏克蘭的星鏈服務,又要對抗俄羅斯干擾,聲言不再繼續,但不久又回心轉意。不過,據《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等報道,當烏軍去年9月試圖反攻克里米亞時,馬斯克拒絕讓烏克蘭在克里米亞使用星鏈。去年10月,《金融時報》亦引述烏克蘭軍方消息說,烏軍重奪部分遭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東部及南部土地,但SpaceX亦繼續限制烏克蘭在當地使用星鏈,這當然亦令烏軍的戰略大受掣肘。烏克蘭官員未有公開評論此事,但一間商業機構可以擁有這樣的權力左右一個國家的軍事行動,可以說是非常罕見。
今年2月8日,SpaceX主席Gwynne Shotwell說,樂意為烏克蘭提供互聯網連接,並幫助他們為自由而戰,但強調星鏈從不打算「武器化」(weaponized)。她指烏克蘭對星鏈的運用有部分非星鏈所願,亦非在協議之內,因此要處理。她提到去年3月《泰晤士報》有關烏克蘭使用星鏈控制無人機的報道。美國太空人Scott Kelly在Twitter促馬斯克不應限制星鏈在烏克蘭的功能,稱烏克蘭只是出於防衛,為了生存要擊退侵略者,並不算「攻擊性」。馬斯克只說,星鏈是烏克蘭通訊的骨幹,說SpaceX不會讓「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衝突升級」,又補充說:「我們沒有行使我們的權利關閉它們。」這句話也反映殘酷的現實,烏克蘭的網絡其實牢牢握在馬斯克的手中。
多國加強低軌衛星網絡部署
或者你會說,既然各國領袖對烏克蘭戰爭束手,戰爭此時此刻亦看不到盡頭,如果有人真的能提供和平方案,而且有辦法左右局勢,甚至迫使交戰雙方議和,這不是一件美事嗎?不過,你知道馬斯克的意圖嗎?
一個富翁以太空科技向一個受侵略的國家提供援手,這恍如科幻小說的情節已成事實。其他國家也意識到風險,為免網絡這樣關鍵的基建要仰人鼻息,多國都加強低軌衛星網絡部署——如歐盟去年便推動IRIS²計劃,發展自主和安全的通訊基建——相信太空將不會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