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新棚仔入伙 預視深水埗重建難題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19日

【明報專訊】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上月關閉,有人喚它「棚仔」、有人叫「棚仔屋」、「最後的布市場」,檔主和熟客則稱作「棚(音:paang2)仔」。本月初,16個檔主正式遷到約300米外、位於通州街天橋底的「深水埗布藝市場」,又稱「新棚仔」。翻開新一頁之際,新棚仔對面的設計及時裝基地(基地)將近落成,深水埗地區則擬研究重建。「棚仔未執笠,需要您規劃」是2016年的口號,檔主代表何應說今天仍然適切,望大家一同了解和構想新棚仔的未來。

棚仔模式 國外少見

棚仔遷到新址,加上設計及時裝基地項目的規劃,也許會迎來香港布料市場的轉型時機。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院長廖泳新回想自己在法國和英國等地所見,也請教業界朋友,卻說外國似乎未有同樣的轉型案例。他早於1980年代於紐約求學,第七大道的布商店舖比棚仔光潔明亮,較似香港的寶靈街或利源東西街;巴黎的買布去處則是蒙馬特,但都是獨立商舖。他觀乎外國朋友認識棚仔時的反應,「印象中(他們)這樣驚訝,應該是因為沒有這樣的經歷」。較可比的,或許是首爾的東大門,它與棚仔一樣亂中有序,例如有用木架背着布疋的人穿梭其中;待寄送的貨物統統堆在地面,但不會寄失寄錯;商戶自有買賣的行規。政府也說過深水埗要學東大門,但他的想法是,每個地方或時裝市場都有自己的特色,棚仔不用盲目複製。棚仔亂得不一樣,似個遊樂場,讓人沿途發現驚喜,他年輕時也在棚仔買過特別的布料,或是某名牌新系列的布。「當然深水埗附近有很多布行,但那感覺不同、太正規,也要訂比較大量。」在紐約或巴黎,要找不同質料和圖案的布、由一間到另一間,或花上半日時間,「在棚仔花一個早上,其實已經有豐富的設計資源」。

棚仔掣肘 難吸高消費、長期客

他見近年更多學生在網上買布料,「要非常有經驗、很專業才想像到那個手感,所以摸上手、親身去選是不同的」。棚仔檔口距離甚近,買布時可以拿着布料,走幾步到別檔試拼看效果,檔主甚至會介紹其他有合適布料的檔口。曾任欽州街布販市場商販關注組主席的何應說過,棚仔想要針對「下游」例如學生、婦女和車衣女工等,也見過本地和亞洲設計學院學生特意來尋寶。但這些設計師出身以後,似乎總離棚仔而去,沒法繼續支撐棚仔發展。棚仔能否轉型,吸納較高消費能力和長期顧客?廖泳新解釋棚仔的掣肘:「比如上次一批布好看,但再訂已經沒有了,檔主都忘記在哪來的。」設計師具備一定名氣和財力後,總想委託布廠按自己的設計印布,追求獨一無二,又可應付大訂單,棚仔確較難滿足。「自己都算是這圈子的一分子,我對這群檔主都是感激的。如果你做這一行,去到見到這麼多布,很開心。尤其是剛起步的學生,找到一塊布,然後看電視又見到類似的,會覺得自己有眼光。」

清拆後辦講座 討論未來走向

棚仔清拆後的周末有兩場相關講座,其中一場的主講者是棚仔建築記錄組,探討棚仔公共空間的產生過程。成員生豪現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就讀,他說棚仔關門前幾天,市民一窩蜂去買特價布料和打卡,他覺得可藉講座深化思考,「大家不是因要拆、回憶而來,而要理解當中的規劃缺陷,帶來什麼問題……以後的學生或居民,可想像一個更加美好的城市」。另一成員Wu Yan說以往多講棚仔特色和文化,現在轉而講地區面貌,「可能大家只知以後去別處買布,其實整個區的全局在默默加入新元素」。過往他們着重記錄棚仔的建築特點和1978年至2015年的歷史,現在更多看2015年後,棚仔怎樣成為匯集社工、義工、藝術家等各方的公共空間,再經多輪民間規劃工作坊,終在2016年擬備社企計劃書,提議於今天新棚仔(通州街臨時街市第一至第三座)旁,即第四及第五座設立社區布藝時裝中心。生豪當時並未參與其中,但事隔7年回看,他覺得這始終是最完備的方案:「你看當年還想到布料資料庫、布業歷史展覽館,想得太完美了。很完善、充足,但是沒有機會實踐,所以答不到方案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第四及第五座空置至今,直至去年年底,官方仍未有確切答覆用途。Wu Yan往新方向想,「既然政府一直沒接受方案,可能只可降低自己要求」。例如不一定要有布藝工作坊或市集,但能讓一家大小、低收人人士來到時,不用付錢,都能夠享用這個空間,「撇除一些生意、金錢交易。其他地方像中環街市,很多時變成商場一樣。如果消費不到的人,只能打張卡」。在新棚仔四周,經常見到鰥寡老弱,有的等派飯,有的在輪候免費物資,鐵絲網像阻隔開兩個世界。有年輕的新棚仔檔主則打算按年輕市場需求,日後多提供成品,又期望第四和第五座參考整潔的新式街市,吸引咖啡店或食肆進駐。

棚仔是深水埗縮影

廖泳新則提出新棚仔的發展方向,可以參考它所身處的深水埗,他說整區的魅力在於驚喜處處:有較文青的地方,轉角會見到古著店,再轉角有家素食,再轉角又會有家士多。這個面貌有賴社區創造,而非按政府的規劃或目標推行。他比喻規劃像舉重訓練,政府應像在背後輕輕施力的教練,只給個方向或扶持,出力的是設計師和社區。舉例說,傳統T台天橋時裝秀予人千篇一律之感,他記得舊棚仔曾搞過「棚仔時裝展」,建議新棚仔可延續,多辦設計活動。同時,社會可擴闊目光,參考韓國創意工業,例如演藝與設計及紡織業界的交流,韓劇明星會穿上本地設計師的新作,然後民眾可以跟隨購買。「我們講太多規矩,對於這新地點,創意工業可多想一些。」

另一方面,生豪和Wu Yan覺得棚仔在40多年內兩度搬遷,由臨時市場搬到臨時街市,「為什麼過了40年,只是用石屎去改善空間?」以小見大,棚仔可以是深水埗的縮影,揭示將來重建的難題,例如缺乏事前民間參與,「討論一去就去到賠償,賠多少,前期不會討論」。生豪設想,重建帶來樓價和租金上漲,很多商戶要遷到商場,棚仔常客如習慣自己車衣的少數族裔婦女,會遷到別區居住,「中產人士不會買疋布,寧願買名牌衫」。將落成的基地位於新樓盤低層,旁邊亦是新建私樓,與天橋底形成對比。何應較樂觀,認為重建不會改動天橋位置,且眼見基地快建好,反而更有信心,望兩邊可互補。Wu Yan說:「有個有趣的發展,拆走農田去建農業園。深水埗會做時裝基地,但其實它本身不是時裝基地嗎?究竟加了什麼令它升級?拆了它又要建一樣的東西。」

新舊棚仔大不同

通州街臨時街市建於1990年代初,本用來安置舊深水埗街市檔主及路邊濕貨小販,空間設計不盡然符合布販所需。記錄組、何應和其他檔販分享了一些新棚仔待改善之處。

1.部分通道關閉

第一至三座沿天橋底鋪展,兩側有鐵絲網,除非從第一座的正門進入,不然從其他位置內進,都要先經兩重閘門。每座雖有兩條通道貫穿,但有的通道仍然鎖起。Wu Yan覺得檔與檔間有較大距離,檔主間未必能似以前熟絡,格局也沒有舊棚仔般四通八達。

2.缺公共空間 噪音滋擾

舊棚仔有共用區域,可放張枱讓檔主聊天飲茶,而且有樹蔭阻隔噪音。新棚仔緊鄰馬路,頭頂的天橋不時隆隆響。各座的前後雖有不少空間,但現在放置垃圾桶和雜物,期望他日可闢作辦活動和講座的地方。

3.檔口縮水 布疋層層疊

從前棚仔檔主可將貨物放在停車場空位,現在貨物都擠在檔口,Wu Yan見有檔主將貨疊至3米多高,像圍牆一樣。何應說以前他的檔口有600呎,現在街市最大的檔口只有270呎,最小的約100呎。有的檔主唯有先佔用空置檔位。臨時街市旁從前是露宿者聚居地,現在被圍封丟空,何應想爭取這位置作存貨空間。

4.租金大增 須按機制調整

檔主們都說這邊環境比以前透光通風,食環署也按要求在每檔加設地台,他們不用像以前般用磚頭和木板墊高布料。信昌疋頭的年輕檔主正加裝落地玻璃趟門和冷氣機,打算售賣日本布和卡通布。何應說現時是「用錢買舒服」,租金由年租數千元升至現在月租數千元,日後續約還要按街市機制調整和參加公開競投。

5.指定熄燈時間 影響運作

何應不習慣要跟街市規矩工作,例如店舖休息多天時需預先申請;晚上10時後燈會自動關掉。他解釋布販作息似超市,晚上要花時間整理和點算布疋,希望似舊棚仔那樣,燈光長開會更方便。

文˙ 梁雅婷

{ 圖 } 曾憲宗、梁雅婷、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