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嗌外賣 睇表演 藝術速食有得諗

文章日期:2023年02月26日

【明報專訊】肚餓了,打開外賣App邊滑邊揀,64公里外有間評分9.7的「藝術外賣F'art for u」,評論區有人讚好吃得連叫3次,有人稱是年度最佳外賣,有人說服務好又準時。但相中不見食物,而是家門前的琵琶演奏者、客廳中的印度舞者、大三巴牌坊的戲曲演員、天台的小提琴手、停車場的魔術師。再看菜單,飲品主菜輕食齊全。要不要點一份?藝術可不可以醫肚?或者更兩難的是,當表演者送來熱辣辣的外賣:趁熱食定睇表演先?這是個由澳門疫下日常轉化而成的表演實驗。

背景

項目:﹁藝術外賣」1.0版本由食客在外賣App下單;2.0版本的觀眾變成外賣員,送外賣給表演者並令演出圓滿

目的:利用因疫情興起的叫外賣習慣,反思藝術與速食文化間、觀與演間的關係

人物:澳門破藝術工作室、澳門和香港表演者、觀眾

試玩《藝術外賣2.0》

1. 在WhatsApp報名成為外送專員

跟系統確認接單後,系統會安排外賣單,準備好後會告知外賣編號

2. 到大館取餐點領取外賣

工作人員把外賣袋交給外賣員,簡單解說後囑咐:「可以開始你的步兵生涯啦!」單據上印有顧客名稱、地點和外賣項目。紙袋輕身,已用膠紙封好,較難偷看。

3. 搵路

這次外賣目的地是前中央裁判司署LG層拘留室,要穿過舊囚室等不同空間前往,途中有點迷路。如外賣員送餐超過時限,會被取消訂單。LG層縱橫交錯,拘留室原來在走廊尾,裏面有個安靜坐着的男人。

4. 送上外賣

顧客是「非主流uncle」,一見面就笑說:「好肚餓,等咗好耐啦。」然後將外賣放在格柵窗下,開始介紹面前的科拉琴,並憶述玩非洲樂器的起點,再用不同年代的流行曲展現它的音色,在這半封閉的空間尤為空靈動人。之後他邊彈奏,邊說起音樂路上的失意,例如被誤解,但仍然為了團員收下演出費支票;又曾有觀眾送上一份比支票更珍貴的禮物。表演約為10分鐘,其間有些路人圍觀又散去。

5. 打開外賣

顧客打開外賣,拿出一張支票和一支筆,他邀請外賣員為剛才的演出和故事標價,「10萬或10元都可以,不是數字、價錢都可以」。

6. 傳回照片

外賣員給系統傳回照片,證明完成訂單。顧客真名是Halen,他沒打開支票,收結說:「剛才你們全神貫注聽我說話,那種交流對於我們表演者來說,已經是無價,那種尊重和欣賞。」

7. 尋覓其他外賣員

在回程時,可能會見到其他提着紙袋的外賣員,或可到地圖中其餘7個外賣地點,如果碰巧遇見人送外賣,可在旁觀賞演出。

疫下應運而生 衝擊觀賞習慣

疫情期間的澳門跟香港一樣曾禁止堂食,民眾開始習慣用手機App叫外賣。同一時間,很多劇場演出取消,有的表演者甚至為生計轉行做外賣步兵。澳門破藝術工作室成員梁順裕(Sam) 跟另一成員古英元有晚在排練後到茶記食消夜,聽見侍應邊工作邊唱歌,於是想到外賣員亦大可以是表演者。他們在2021年參加澳門城市藝穗節,把餐廳樓面常聽到的說話化成節目名稱「老細!藝術有人叫外賣呀~」顧客可用電話、WhatsApp或外賣平台下單,菜單有3間食店的麵包、西餅、飲品和熱食,包括辣魚包、岩鹽酥炸雞塊、老婆餅和檸檬茶等,再加不多於5分鐘的戲劇、音樂、舞蹈或戲曲演出。具體演出內容由表演者決定,送到客人面前才揭盅,過往有古箏、雜耍、默劇、粵劇、皮影戲或劇本獨白等。一方面,這些現場表演衝擊疫情下大家於網上觀賞作品的習慣;另一方面,疫情令人們停下工作和上學,但唯獨外賣沒有停步,反而更加普及,成為這個世代熟悉的事物,Sam說:「(用外賣)想說藝術和價值、即食文化這件事。藝術要送過來給你看,好像很卑微、很即食或很輕易得到。」

點餐加錢 表演送上門

「澳覓」是於2019年開始流行的外賣App,在聽過破藝術的提案後,答允合作讓他們將「藝術上架」。它的界面跟港人慣用的外賣應用程式相近,食物和演出可配送至全澳門,諸如住宅、辦公室、街頭、酒店房,樓梯或酒樓都試過。Sam解說一趟外賣非由表演者獨力完成,除了安排人手派單,亦要有取餐員在餐廳附近,接到外賣後交給表演者,再由車手送表演者到目的地。別看澳門不大,Sam說如果要送完離島再送市區,要花1小時,既考觀眾耐性,也考外賣員的心理質素,需在奔走後快速進入表演狀態。保險起見,每單外賣都會寫明要等一至兩小時。澳覓上的客人多留下好評和附上照片,比傳統表演更直接地收到觀眾反應,「平時看演出很少會這樣,但飲食的生態是一定會點評、說好不好吃,在觀眾的生活裏很熟悉」。

打破界限?藝術商品化?

首次做藝術外賣時,顧客訂餐只需加19澳門元就可看到演出,「(想知)觀眾對3至5分鐘的演出,在即食文化裏,到底價值多少?」這定價引發討論,既有藝術圈中人說這演出能走進生活、打破界限,也有前輩質疑這樣令藝術變得低俗,或令藝術變成商品。在去年的澳門藝術節,他們想推進這些思考,由以前只標明演出類型,改成直接將表演者「上架」,可以見到各個表演者的訂單量和評語,同時要求他們以酸、甜、苦、辣、鹹、澀為題,看看在流水作業和劃一框架下,表演者能否保留自己的特色。地點同樣由觀眾自定,食物則是按味道主題而設計的糕餅,表演連食物的定價為99澳門元,且看觀眾能否接受,結果依然大受歡迎。至今,他們在港澳兩地舉辦過6次藝術外賣,「直到現在,它都需要政府,無論文化局或旅遊局都好,要資助才可以發生。單靠觀眾支持都不行」。除上面提及的人手,前期亦有服裝設計等工夫。在其中一幀活動花絮照片中,可見到站在住宅前空地的表演者,環境昏暗,旁邊另有人負責打燈。Sam解釋他是電單車手,也是「移動劇場」,除了接送,還要打燈、放音樂、維持現場秩序,身兼多職。

2.0版本移師香港 既做觀眾又做步兵

這兩個周末,破藝術來港參與香港藝術節,在大館試驗2.0版本,請參加者做外賣員。這念頭一直在他們腦海,早期跟外賣員和澳覓做資料蒐集、了解行業流程和生態時,他們已覺得這職業能走進不同人的生活或情境。第一次做藝術外賣時,表演者遇過許多奇怪場合,例如阿媽打仔、情侶吵架、送外賣給獨居老人或長者中心。有表演者爬五六層樓梯後,發現這家人特意清空天台,準備看演出。Sam想讓觀眾親歷這些奇遇和感受。外賣員不能揀客,觀眾這次都一樣,事前不知道表演類型,袋中物品也是個謎。破藝術與8個香港表演者合作,演出長約10分鐘,除表演外,表演者要願意傾談,交出自己的故事,如藝術生涯的所得或見聞。團隊再按他們的故事和表演特點編排,例如沙畫畫家海潮點的是「沙茶海帶不走地雞」,用始終要抹掉重來的藝術來探討遺憾,由於需要較私密的空間與觀眾交流,團隊安排一般訪客不能內進的藍閘,沙畫更可投影至磚牆上。各表演者的話語半虛半實,衣著怪誕,Sam說他們的角色啟發自16世紀葡萄牙探險家平托所寫的《遠遊記》,帶海盜、占卜師和詩人等的影子,整個項目的概念也與大航海時代的遠遊經歷呼應。

港澳表演者關注大不同

根據在兩地策劃藝術外賣的經驗,Sam認為香港表演者較關注社會議題和主動參與討論,面對的競爭較澳門大,需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他接觸的澳門表演者一半有正職或兼職,重視藉平台推廣藝術。湊巧的是,香港團體「藝術在野」也曾受疫情影響,推行過名為「藝術外賣」的計劃,以陶藝、插畫和裝置藝術等視覺藝術或體驗為主。Sam說最初兩個團體互不認識,之後開始交流:「大家都在問藝術或表演藝術的形式,是否只限於劇場這件事。」譬如會否有一日,看演出可以變成生活習慣,如叫外賣般平常,也不用局限在某個地方,散場就離去,可以隨時隨地出現。

令Sam最記得的一次,是團隊連續收到多張來自同一地址的訂單,均指定要戲曲表演。他們向顧客了解,看要不要轉換表演,才知道顧客家中有位行動不便的長者,家人特意替她安排多點戲曲節目。在溝通過後,團隊安排了其他種類的表演,那一晚上,幾乎所有表演者都到過這個地址。「一開始以為是玩電話或是下錯單,後來發覺其實有點窩心……真的有人有實際需要,想要外賣一個表演。」這個項目開初帶着批判、想人反思速食文化,「有時形容創作要像一拳打進觀眾心臟,令他震撼或反思」,但現在他覺得,純然帶來情感抒發、喜悅時刻或讓藝術普及,也未嘗不是好事。

《藝術外賣 2.0》

日期:今日下午12︰15至4︰45

地點:大館各處

詳情:免費活動,當日現場登記

查詢:bit.ly/3kpivBj

文˙ 梁雅婷

{ 圖 } 曾憲宗、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