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我們每日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至人工智能、元宇宙,以及近期熱話 ChatGPT,科技為我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很多驚人的改變。
隨着高齡人口增加,如何幫助長者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益處,而不是在數碼浪潮中被邊緣化和孤立,是實現長壽社會的重要環節。
不同群體在資訊科技使用上的差異,統稱為「數碼鴻溝」。數碼鴻溝有3個層面:
‧第一層是指在互聯網覆蓋率、智能設備擁有率,以及資訊科技使用率上的差異
‧第二層是指在數碼技能上的差異
‧第三層是指在從數碼科技的發展中獲益程度的差異
二三十歲以下年輕人出生時,互聯網已經普遍存在,因此他們被稱為「數碼世界的原住民」。而對於年長人士來說,互聯網和智能設備則是相對新鮮的事物。因此,年輕人與年長人士之間,在以上3個層面,均存在數碼鴻溝。
65歲以上 僅七成有用互聯網
第一,年輕人擁有更高的智能設備使用率。2022年5月政府統計處公布數據顯示,儘管65歲以上人士使用互聯網的比例有所提高(70%),但與其他年齡組別,包括10至45歲以下人士(99.8%)和45至64歲人士(98.7%)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
第二,絕大部分年輕人使用資訊科技的技能和熟練程度都高於年長人士,而且他們對智能新科技的適應和學習能力更高,因此他們的使用更為深入和多樣化。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4月公布數據,只有9.4%的65歲及以上人士過去12個月曾使用電子支付功能,遠遠低於年輕群組(15至24歲:62.7%;25至44歲:76.0%,45至64歲:46.1%)。
功能複雜 難從互聯網中獲益
第三,年輕人群更容易在科技發展浪潮中獲益。可以在互聯網紛繁複雜的功能(社交娛樂、尋找資訊、學習進修、網購、網上銀行等)中游刃有餘的長者相對年輕群組較少。數碼技能相對較弱的長者,不僅無法及時和充分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多重便捷;相反,諸多功能在使用上的複雜度可能會造成他們的沮喪感。
為了彌補年齡上的數碼鴻溝,政府和坊間不少社企、NGO推出了很多項目來提升長者的數碼技能。在肯定這些措施的同時,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這些項目的推廣和實行是否跟得上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年齡上的數碼鴻溝是否會愈來愈大?
技能培訓 弱勢長者被拒門外
第二,這些項目是否成功定位到那些最弱勢的長者?目前長者數碼技能培訓服務的參加者,大多已擁有智能設備和一定使用基礎。無智能設備以及數碼技能最薄弱的長者往往被排除在外,而他們反而是最需要數碼科技的群體,例如社會經濟水平較低或行動不便的長者。運用科技力量提升這些弱勢長者的生活質量迫在眉睫。一方面他們可以利用科技與分開居住的家人和朋友更加緊密的互動;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利用互聯網處理日常事物,例如網購、電子支付、線上醫療服務,參與線上工作坊和社區娛樂活動等,彌補由於身體狀况造成的出行不便。
總體而言,智能科技可以令長者與外部世界保持更多的聯繫,減少社會孤立的感覺。
智能產品設計加強「年齡友善」
長者在科技使用方面的劣勢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缺乏硬件設備、經濟和社會資本不足、心理上對科技的恐懼和焦慮等。政府應該多管齊下,關注處於最弱勢的長者群體,增加智能設備覆蓋率,利用家庭和社區的資源提供數碼技能培訓,提升他們對科技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除了要幫助長者適應現有科技之外,要加強智能科技的「年齡友善」程度。目前科技產品的設計往往只將年輕人作為目標群體,忽略了年長人士也是社會重要的一分子。科技發展雖是大勢所趨,但未來智能產品的設計要考慮不同社會群體的使用習慣,增加產品的易用度,考慮多樣化的個人需要和適應程度,才能實現真正的「數碼包容」(digital inclusion)。
在香港,無論大人或孩子,每天都十分忙碌,有時難以抽空與長輩見面。儘管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帶來的親密感,科技依然可以增加家人之間聯繫。除了可以發信息和視頻電話向無法親身見面的家人朋友噓寒問暖互道祝福,家庭內部可以透過網絡作簡單的互動小遊戲、線上旅行,或製作家庭電子賀卡和節日祝福emoji等,增加互動的深度。而社區組織也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為獨居或子女遠在國外的長者增加陪伴,減少孤獨感。年輕一代幫助家中和社區中長者探索科技的魅力和可能,既可以提升長者對數碼科技的認識,減少數碼鴻溝,更可以加深兩代人之間的感情,增添溫暖。
文:李佳(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