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旅遊節目 製作落後於群眾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14日

【明報專訊】隨便點算一下目前各個免費電視台的旅遊資訊節目,其實是多得驚人。單是跟日本旅遊相關的,便是一個節目接着另一個,不然在差不多同樣時段轉個電視台看看,隨時發現另一個也在播放關於東京,又或者關西的最新旅遊熱點。而這些旅遊節目大部分都頗為相似,吃喝玩樂、打卡、購物……樂此不疲。

重重複複「好好食呀」

當然,公平一點,理論上不同節目主持人有不同風格:有的精通日語,具當地生活經驗;有的多年闖蕩東洋,懂得很多一般旅遊書籍以外的「好路數」;有的早已是坊間KOL,現於熒光幕前現身說法……如果說各個電視台的旅遊節目千篇一律,是有欠公允的。在那日常相當偶然才會發現驚喜的節目表裏,間中是會有旅遊主題、地點上的變化的。不過,話雖如此,我們又不得否認,各個電視台(必須強調,並不限於某一個)在製作手法上,其實相當類似、接近。其中安排女主持穿緊身上衣、半露香肩享受按摩和浸浴,又或者不必要地在鏡頭前跑跑跳跳,近年成為了旅遊節目必備的項目。本人作為男性電視觀眾,明白這是電視台或編導的一番「好意」,給觀眾大派「福利」,意圖提起他們觀看節目的興趣。用舊時的說話來說,此乃「眼睛吃冰淇淋」之噱頭也。我提出這一點並且批評,並非要偽善地政治正確一番,又或者假道學、扮純情,而是想問:這樣的畫面是否有點過多了?來來去去,重重複複,都是那個模樣。難道編導心目中的電視觀眾都是「宅男」、「鹹濕伯父」之流?

同樣,旅遊節目重視推介當地美食。可是,節目主持人所用的詞彙不多,又是來來去去,重重複複,調高嗓子大叫「鮮甜!真係好食!」、「入口融化!」、「平日在香港吃不到這個味道!」……不然,就是「好抵!」、「咁抵食!」、「邊度搵得到?」……鏡頭所見到的,總是桌面上擺得滿滿,填滿整個畫面。但究竟那些菜式有何特別之處?跟當地文化、地理環境、氣候有何關連?跟季節又有何關係?一般只會略過或隻字不提,能夠簡單說兩句就已經是較好的了。對!我想說的是,其實沒有什麼深度可言。

又或者倒過來說,在電視台眼中,這就是香港式的深度旅遊了!但這個假設正確嗎?這正是當前本地電視台製作的最大問題——它們落後於群眾!香港人熱愛到日本、台灣、泰國(主要是曼谷)等地旅行,隱於民間的旅遊達人何其多。而這裏所講的達人,不限於富貴一族、豪遊人士,而是由背包客到那些一年四季都「返鄉下」去日本的一群,他們不一定代表什麼品味,但肯定「玩得好細(緻)」,擁有具體、實際的資訊,甚至有一番見解。節目未有系統地發掘民間旅遊達人的智慧,是有點浪費。

離不開「玩」為主題

我不會期望本地電視台會炮製出如英國製作的鐵道遊,又或者尋找消失的鐵道那種主題很強的旅遊節目,事關它們從來不重視旅遊經驗中的知性維度。對它們而言,旅遊很大程度上主要在於觀光、吃喝玩樂,核心在於一個「玩」字。好玩?玩乜?點玩法?值得去玩?抵玩?這一連串提問帶領着電視旅遊節目的製作,長期以來走不出那個框框。更可悲的是,這樣的一個框框在短期內仍然是主流框架,就算部分觀眾開始發悶,節目依舊繼續,畫面仍按既有的方程式表現在觀眾面前——或者由接受按摩的裸背代替一下穿上小背心、跳上跳落的女主持。

文:趙東尼

相關字詞﹕電視台 旅遊節目 趙東尼 沙發薯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