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旅遊:為土瓜灣逼爆取經 遊澳門睇景點成敗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23日

【明報專訊】「我記得有台灣朋友來,我每天帶他們去歷史城區,行得很開心,後來他們自己去議事亭前地,聽到旁邊內地客說,澳門半個小時就逛完了。」當「探索號文化旅遊」創辦人胡玉沛耕耘澳門深度遊10年,聽起來是個拓荒的故事,《隱形澳門》作者、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李展鵬則回憶起約在2000年間,澳門並非沒有吸引過願意尋覓與感受更多的旅客,只是賭權開放後從此不一樣。究竟疫情有沒有為澳門帶來新轉機?香港能否借鏡?在大三巴能否為土瓜灣尋得解方?胡玉沛與李展鵬各有心水路線,展現一城兩面,帶我們來個澳門主題旅遊,主題就是「旅遊」本身。

1•酒店有個葡磚工作坊

只要去過澳門,一定對葡磚有印象,四處可見的藍白瓷磚街牌便是。以為工作坊會在工廈裏頭,誰知胡玉沛帶我們走進路氹一間酒店。這得由特首賀一誠推行「一加四」方針說起,「四」是大健康、現代金融、科創及會展商貿文體四大產業;「一」是促進旅遊業多元發展,目標是將來博彩業佔GDP四成,非博彩業佔六成。去年政府向六大博企批出10年新賭牌,就出招在合約寫明博企要與藝術及文創界合作,這就是我們在酒店找到文藝活動的背景。

在佈置得充滿童趣的場地,孫嘉鳴(James)出來迎接,他介紹「心在澳」文創品牌,其中一套商品是把葡磚製成填色套裝。葡萄牙瓷磚畫(Azulejo)是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磚是從15世紀由西班牙進口到葡萄牙,主要有4種顏色:黃色、綠色、藍色、白色,後來受中國青花瓷影響,藍白色就變得流行」。「心在澳」項目主打推廣「土生文化」,James解釋「葡萄牙人400年前來到澳門定居並落地生根,他們的後代有中葡混血兒,也有與印度人、馬來西亞人混血,形成獨有文化,包括夾雜不同語言的土生語Patu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言;另一項產品骨感傳導棒棒糖,可邊吃邊聽土生語歌曲。以創新保留澳門文化交融的獨特,項目得到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資助,他指品牌成長需時,補貼與其2年就停,建議不如攤長逐步減少。

2•賽車館化盛事為日常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在1993年啟用,2021年疫情期間擴建後重開,胡玉沛說:「我覺得它是抵讚的,有文化的附加值。」「很多旅遊已漸漸脫離第一階段,尤其疫情之後,旅客所追求嚮往的不是鴨仔式純觀光旅遊,而是希望中間能夠有所領會、啟發,能夠開拓讓旅客感動的活動,才會第二、第三次重遊,口耳相傳也重要,會向身邊親友推廣。我不是要hard sell這個景點,但作為本地人,它感動到我,因為賽車本是一年一度,4天過後一場show就完結了,而它能把這歷史悠久的活動轉化為一種文化體驗。」他最推介是長廊上的海報展,以AR技術令電話對準就會播放當年賽事片段;又提我們必玩模擬駕駛器體驗東望洋賽事。入場費是80澳門元,不過職員指指排行榜上一個名字,說有學生每天都來挑戰,皆因長者小童與學生免費。

3•大三巴旅遊警察

我們當天即興加入訪大三巴的行程,不過其中一個發現卻不在遺蹟上,而是旁邊穿制服的人,胡玉沛介紹是旅遊警察,多選年輕聰明者擔任,「他們比一般警察語言能力好些,英語和普通話更流利」。他更曾「實測」詢問巴士線,這些警察都答得上,「他們除了提升旅遊形象之外,最重要是和承載力有關,如見到來的人太多,會即時實施人潮管制,通報給即時新聞讓社會知道」。提及土瓜灣被廉價旅行團逼爆,他認為與大三巴一樣,涉及管理方式。「它們的管理某程度上缺乏了一種期待感,如在日本要脫鞋進寺廟、輕語不能喧嘩,旅客未進去已被氛圍洗滌心靈。其實重要景點是不是應該需提早預約,有人數限制,超過就不好意思了,要等候補才能進?不是說要買門票才可參觀, 但若想爭取更多文化旅客,就要透過管理增加期待感。」

澳門就是土瓜灣?

澳門學者李展鵬收到推介路線的邀請,則反其道而行,建議幾個「失敗」景點。他聽到胡玉沛開拓文化旅遊,認為是好事,並且相信能在市場上找到經營空間,但恐怕現時的發展規模不足以扭轉大局。「說起來很久遠了,大概2000年,我曾帶廣州朋友逛舊西洋墳場,他們很喜歡,留了幾個小時,但後來我們失去了這些客源。還記得澳門那時很清靜悠閒,到2003、2004年很多大型賭場開幕,之後已是擠爆,他們後來仍有來,但說過關花超過1小時,真的受不了。我經常說他們就是我們需要的遊客,會來看話劇、買文創產品。」他坦言想不到開關何以會帶來新元素改變局面,細看數字,博彩稅收增長更與旅客量增長不成正比。「即是來的人花在賭場的錢少了,這也和賭業被整治有關,現在民間有一個憂慮,既然賭方面收少了,但又想賺回這麼多錢,會否更專注提升旅客量,才能補足以前的稅收狀况呢?」

李展鵬提及疫情前澳門不時討論旅客承載量問題,政府當時也委託學術機關做研究,「接着疫情餓了幾年,有些人就說很難再檢討,因為大家覺得有得賺就賺。同時日本說要開賭場,周邊不少地區國家都在醞釀這件事。澳門經濟形態很有趣,其實我們自己都知道在賺快錢,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賭場卻不是,一下子就有個地方可取代你,不會知道這快錢幾時突然賺不到」。有錢就要賺,客又無得揀,李展鵬說當香港人為土瓜灣煩惱,「香港始終比較大,某些區域受影響,如果你住其他區,只當是一則新聞,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但在澳門則牽一髮動全身」。這樣說來,把澳門看成土瓜灣就明白了?「沒錯!」

1.望德堂靜英英的文青區

走進望德堂旁邊的創意園,是標準文青必到景點,咖啡店、特色手信店、建築師工作室……李展鵬說它即使距離大三巴只有10分鐘路程,仍人流疏落,因為內地文化旅遊客源少。其實外頭瘋堂斜巷是影迷熟悉的港產片場景,建築保持得完整,不過胡玉沛亦不諱言,「在我們心目中(此處保育活化)不算成功,因為早年起步起得不好,批給團體使用,成績沒作中期檢討,有些進駐的藝團感覺上有些孤芳自賞,這麼漂亮的建築物(非使用者)是進不去的;有些又已空置,例如我看中這裏想做精品酒店,入則也不容易」。他認為相較香港制度與行政「總是白紙黑字」般清晰,澳門雖在2013年已公布城市規劃法,「但只是原則,未夠細緻」,要善用舊建築都沒明確準則可依循。「如香港的摩天輪在澳門就不會出現,這裏無法批准興建臨時的機動設施,原因是沒有法例。然而為何民間想做嘉年華就不可以,博企又能建水上樂園?」

2.亞婆井前地民居能偏安?

李展鵬住在這一帶,他讓我們去留意古蹟鄭家大屋,在2020年曾作修繕工程再重開,他說居民都擔心過會否引來人潮,結果沒有。胡玉沛倒欣賞去年在此進行的夜間沉浸式劇場《鄭家夜宴》,認為是世遺結合本地文藝團體的好例子,「一般旅行團不會去,背包客才會去這些活動」,是值得恆常舉行的文化旅遊活動。平日的亞婆井前地,有種古舊而恬靜的美,問李展鵬澳門遊客不是全聚集在大三巴、新馬路,只要鑽進小巷就能得到寧靜嗎?他以「澳門就是土瓜灣」去解釋,「這邊很清靜,不代表我們沒有受到旅遊業影響,例如舖租會貴很多,叫的士又難很多,因為車仍是會經過景點附近,這一區沒直接因旅客而受惠,帶動社區經濟;與此同時旅遊業帶來的不好影響又輻射到這個區域」。又因澳門沒有大眾運輸系統,巴士、的士塞車避不了,他說日前寧願走25分鐘路到醫院看醫生都不坐巴士,長者又怎捱得住?

3.雅文湖畔得本地人歎咖啡

看2016年開放的「文創休閒旅遊項目」雅文湖畔簡介,難以想像最後還是搞不起,「由文化局、體育局、旅遊局及旅遊學院共同合作,結合水上遊樂設施、特色餐飲及文創產品銷售項目」。至少李展鵬會把電腦帶來湖邊咖啡店chill住工作,不過遊客蹤影就不多見了,而這裏距議事堂前地僅10幾分鐘路程。澳門政府構思了不少計仔分流旅客,除興建新景點之外,今年年初一起又由文化局牽頭推出幾天步行區試行計劃「新馬路任我行」,胡玉沛說是不錯的試點。「因為新馬路近噴水池的頭段十分旺,但愈往內港十六浦那邊走去就愈不旺,人流輻射不到那邊,就試一試這樣可否增加舊城區承載力。」他說澳門人雀躍,政府亦似有意捲土重來,「保育界覺得很棒,新馬路長期大巴塞車塞到瘋狂,從沒機會站在街上欣賞兩旁受保護建築,很多建築師去拍照」。不過李展鵬覺得當作節慶推行可以,「初開時看建築是很有趣,但澳門人行兩次乜都夠,如果恆常變成行人專用區,很阻礙那邊的交通要道,會有二三十條巴士線受影響」。

李展鵬續稱,「平心而論,旅遊局是積極的,澳門人常抱怨地方逼爆,他們就搞個『論區行賞』」,.設計8條步行路線鼓勵遊客深入各區遊覽,亦記得到日本時也見澳門旅遊局在車廂大賣廣告,但他形容旅客逼爆是「結構性問題」。「日韓旅客的確有增長,但比起內地客仍是小巫見大巫,他們裏面有多少會對文化旅遊有興趣?去完大三巴、媽閣廟、賭場都玩完了。」政府計着疫後復蘇能吸引多少遊客,李展鵬盤數則這樣計:「澳門是歐洲小城的結構,過去20年人口由40幾萬膨脹到60幾萬,與此同時每年接待4000萬遊客,平均1日就有10萬,我們怎樣能夠負荷到那麼多人、那麼多交通工具呢?」

文˙ 曾曉玲

{ 圖 } 蘇智鑫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