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年前我去英國利物浦,到處是Beatles的東西,這裏有個博物館,那邊有個故居,又有主題餐廳,會覺得流行文化在城市無處不在。」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李展鵬說,他喝着香港流行文化奶水長大,不禁想像香港流行文化亦有一天與城市景觀同行。「過去不論是電影、流行音樂、電視明星,像我這樣30歲或以上的人都喝香港文化奶水長大,日本等地的旅客對其亦有很多文化想像,不用特別宣傳,香港依然有這個老本」。他覺得應好好把握,「文化產業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澳門可能較難開拓這一塊」。官方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不失為一個起點,「起碼用公共資源去搞,以前即使是港英時代,都不會用公共資源去推流行文化」。香港流行文化節2023昨日正式開幕,早前「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正是前奏節目之一。眼見節目主打1980、9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產物,但官方主導就等於風再起時?抑或只是風繼續吹,大衆不忍遠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特別職務)區玉芳一一解畫。
追憶巨星 寄望傳承
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談及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時,提出為推廣香港流行文化,將每年舉辦香港流行文化節,可謂給予香港流行文化極大重視。乘着紀念張國榮逝世20周年,首屆流行文化節在4月出籠,以1960年代為起點計,首屆主打最輝煌的1980、90年代。區玉芳說:「1980、90年代,香港在歌影視有很多巨星,電影和Canton-pop都影響周邊國家,現在仍受周邊國家或歐美華人歡迎。因為今年也是那個年代的代表——張國榮、梅艷芳逝世20周年,所以我們拿了當年的巨星去做一些主題。」不過,她不排除日後或以當下流行文化為主題,甚或是功夫片。
年輕歌手演繹經典 帶出新體驗
巨星已逝,追憶背後附帶着傳承的寄望,「我們希望可以由一些經典,帶到傳承和創新的概念」,畢竟工藝是一代接一代人累積經驗而成,區玉芳認為跨代合作,或讓新生代重新演繹上一代經典也不失為美事。前奏節目《流行原音》音樂會,音樂人Johnny Yim(嚴勵行)為經典廣東歌重新編曲,再由新一代歌手演唱,「當下的年輕人可以用他們的角度,去看經典的流行文化」;今日也有戶外《聲.影馬拉松》,讓殿堂級歌手和新生代歌手合作,如夏韶聲、岑寧兒,「他們合作會產生一些化學作用,給觀眾和他們自身帶來新的體驗」。她認為可從另一面來看「翻炒經典」,讓年輕人重新演繹並帶來新意,從而讓更多人認識。她舉例,無伴奏合唱團SENZA和銅管樂隊Lucky 6將重新演繹過往的廣東歌或電影歌曲,「我們希望用不同的演繹方法,講一些大家以為是重複的東西,它有一個新的視點」。
節目安排則按照康文署恆常機制,先經由節目與發展委員會討論,據演出者的專業水平和經驗、對觀衆是否吸引、價錢等決定,最重要是符合主題,同時亦諮詢業界包括星光大道、音樂人Johnny Yim和趙增熹。「通關才不久,我們接下來希望邀請內地或周邊國家的藝人和香港藝人演出」。今屆也有「韓國十月文化節2023——韓劇歌曲音樂會」壓軸,記者受同事所託詢問會否請來萬人迷BTS,她稱尚在計劃,先不說定,但「如果商業做到的話,他們已經有在做,就不需要動用政府資源」。
擬建「流行文化館」 長遠作景點
流行文化節做下去,目標就不止香港,區玉芳也留意到內地或東南亞國家「其實有一大班很熟悉香港、也有興趣這方面文化的遊客,他們應該是一個主力」。目前已聯同旅遊事務署、旅發局和經貿處對外推廣,亦有向歐美地區的華人宣傳。而遊客也不限於某年齡層,「現在張國榮展覽開了,我們看到不全然是那個年代的人來看,都有幾多年輕觀衆。可能近年多了(有關)以前巨星的活動,多了人留意」。
「1980、90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產業最好的時期,某程度就是展示我們最好的,藉此帶熱仍在做這件事的從業者。」即使面對韓國和歐美等勁敵,她覺得「我們一直有很好的基礎,因為我們以前真是黃金年代」。
若要更進一步以公共資源推廣流行文化,過去不少人,譬如多年前歌星黃耀明說香港應該有個流行文化博物館,區玉芳透露,流行文化館雖未成型,已在計劃和研究階段,「有一點像hall of fame的概念」,「因為由香港1960年代講到現在,真的很多經典作品。電影也好,音樂也好,很多巨匠影響我們,也可能(影響)世界周邊,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資產和歷史。」
參考海外,流行文化館或電影館「都是儲存他們自己的流行文化」。不過香港文化博物館本有「瞧潮香港60+」展覽,「我們就想可否再做深入一點、再包攬多一點,將香港歌影視或流行文化放進去,長遠做一個地標、遊客勝地」。她透露目前仍在研究流行文化館的主題和範疇,並需要累積一定數量館藏,「現在還是聽一下大家的意見,業界也好、市民也好,譬如有什麼最有代表性的可放在那裏」。
節目「電影叮叮」──港片場景導賞
作為觀眾的香港流行文化迷,李展鵬不止期待流行文化館,「又如我(喜歡香港流行文化的旅客)來到,會否很容易就參加到一個梅艷芳導賞團,告訴你這是利舞台、這裏以前是荔園?」流行文化節與本地遊企業「活現香港」亦有參與今屆節目「電影叮叮」——由導賞員帶領步行港島區的電影場景,另有電影人分享拍攝的幕後故事。
「活現香港」執行董事鄧彥心透露,今年初知道公開招標,才開始構思節目,「我們已做了好幾年電影的導賞團」,「所以這次合作是一個變奏,將已有的東西redesign,再加上電車這部分」。
此前,參與電影導賞團的以華語地區遊客為主,非華語地區則較少見,除了少數研究香港電影的美國學生。她認同流行文化是宣傳城市的絕佳工具,香港本身有豐富的食買玩資源,但現今旅客追求更高層次的價值,流行文化正是適合的切入點去了解香港文化和歷史。「即使《歲月神偷》未必在國際上很受歡迎,但你去永利街看着那堆唐樓,然後給你一些電影照片,講述電影的故事,大家就會有一個很立體的感覺——就是香港1960、70年代,一個家庭是怎樣熬過來。」
惜「電影叮叮」因時間倉卒而未能向電影公司索取足夠的電影劇照或片段,只能夠聽導賞員講解。她希望當流行文化節更為電影公司認識後,更容易處理版權問題;且活動暫只為時3周,「未必招攬到很多遊客」,希望開個好頭,吸引其他業界延續。
深度遊企業:吸引力減 可與外國歌手合作
張國榮展成功吸引內地年輕觀衆進場,深度遊企業GLO Travel創辦人陳成軍卻認為是少數,「他們(內地年輕旅客)常看小紅書,小紅書介紹的香港景點很少用上流行文化,通常都是網紅(作賣點),內地KOL經常吃的餐廳」。他認同香港上世紀80、90年代的流行文化能吸引部分旅客,但單用懷舊很難成為大部分人訪港的主因。香港流行文化在東南亞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譬如泰國、越南有自身的男團、女團,「大家對香港流行文化的記憶都停留在1980、90年代,通常是上一輩記得多點」。
若要流行文化活在當下,「(政府)對內對外,對創意產業都要提供由上而下的支持」。「我相信活在1980、90年代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活在一個盛世,因為我們說的盛世是回頭看。但是活在1980、90年代,就是overall有一個創意風氣和對創意產業的尊重。」」
除了用全新編曲包裝廣東歌、讓新世代歌手參與外,他建議亦可與其他國家年輕歌手合作,「這才有機會走出去,否則香港年輕歌手都只是香港人(認識)」。他認同東南亞地區相較有合作機會,因為其流行文化未如韓國般強勢,「東南亞也想合作去做多些image,尤其是有華人的地方,更加容易(洽商合作)」。
外國大片取景地 吸引戲迷「打卡」
全世界城市都會爭取外國電影到訪拍攝,「香港本身是有潛力的, 因為香港景觀真的很獨特,可以拍一些cyber的東西、拍一些英雄片」,但最終未見太多外國製作團隊來港取景。他舉例美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曾在克羅地亞古城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取景,招徠一衆劇迷遊覽古城,「我去到每一個walking tour,都是用Game of Thrones做主題,甚至有當日一起陪着拍攝的克羅地亞人講當時的事」。克羅地亞會向外來拍攝團隊提供稅務優惠,拍攝過後,克羅地亞人也會自發組織旅行團,「做生意的人有機會就會做」。
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發展文化的10年計劃總是叫人津津樂道,然而香港又有否長達10年的視野?「可能現在開始規劃,我們是預了去到2030年,才有第一套港劇是真正受到環球歡迎,但去到2038年才有第一套在Netflix的(大熱)電影。如果我們所有東西都用1至2年計,一個budget去計,其實不可能預期我們會很長遠做到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