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流行文化普遍被定義為環繞歌影視而衍生,在本報一系列流行文化的專題報道中,在早前章節探討了這三個界別不同崗位人員的看法,如電影的美術和服裝指導、電視編劇及獨立音樂人等。若要縱覽三者,除了明星藝人外,還有負責其形象、造型設計的時尚造型師。造型師這角色在幕後、幕前間游走,一直穿梭在香港流行文化史中,近年不時有新名字出現,且讓主流觀眾留下印象,就如這次專訪的80後Lok Fong和90後QQBarry,二人分別為組合ERROR和唱作歌手Serrini等設計造型而為人熟悉,從他們在行內的經歷和角度出發,了解新一代造型師如何觀察香港流行文化和創意產業的發展。
為明星設計造型 有利有弊
港府早前舉辦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聚焦在1980至1990年代、所謂的「香港黃金時期巨星經典」,而說起那個時期的造型師,自不然想起與梅艷芳、張國榮合作無間的劉培基、余家安,還有近日傳出死訊的張學潤(Nel Nel)。又如國際知名、在3月宣布退出造型行業的Law Roach,此前屬美國荷李活女星Zendaya的御用造型師,以「Stylist and Image Architect」(造型師及形象建築師)自居。無論是外國或香港「黃金年代」,造型師這銜頭總伴隨某某明星藝人的名字,在工作上是關係密切的伙伴,像梅艷芳與劉培基甚至稱為戰友。
在名氣而言,固然是好事,但着眼於這人與人的關係之外,每一個造型也是作品集的一頁,因此對創作來說,有時會有一道無形的框架。回想10年前入行當潮流雜誌記者,Lok在近兩年為ERROR設計造型而多了人認識,人們亦因而有興趣去了解他以往的作品。他從設計學院畢業後,輾轉成為雜誌體育組記者,因對時裝的熱情和適逢運動穿搭熱潮,向別組同事取經偷師,學借衫、安排拍攝等,如「摸着石頭過河」般把時尚內容加添進體育版面。數年後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在記者工作積累一些人脈和經驗,轉至公關公司工作,也曾創業售賣潮牌飾品,慢慢涉獵造型設計工作,跟大部分創作者一樣,他害怕自己被定型,「太掛鈎又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做得好,好像是因為ERROR(本身好),但假設當我做得不好時,(會被認為)就是連ERROR你也做不好,即是有利有弊的」。
嘆本地造型師屬「執行者非決策者」
雖然在大眾目光下,造型師須承受一定的壓力,Lok亦感恩獲一些藝人和前輩賞識,例如Do姐(鄭裕玲)覺得他為ERROR成員193(郭嘉駿)配襯得不錯,而找他合作。Lok最初是協助獨立音樂人(Indie)做形象設計,現在較多與主流明星(Mass)合作,兩者要求的風格迥異,他認為不同的合作單位有不一樣的可能性,「Indie那班人有自己的態度,很明顯就是很不同的,mass那班又有自己的風格……你能兼顧到所有東西就是你的能力,就是別人會定位你」,Indie因受眾與主流有別,化妝以至服裝上可以大膽破格,而主流藝人則要顧及較多條件和要求,發揮空間有所局限。一些國際知名的造型師如Law Roach或G-Dragon的造型師,名氣如明星,Lok最嚮往的反而是外國的合作模式,如出席Met Gala等場合,造型師花數月時間準備,由化妝、髮型設計,以至與大品牌設計師一起討論訂製服裝,「這才是決策者,現在(在香港)是執行者,只可以去執行一些東西,這個就是分別」。回看香港造型產業,依附在歌影視急速的步伐中,無時間、無預算是經年累月、每日恆常發生的狀况,如妝髮般被分割成行業的一個齒輪,因此現時做到的僅為向品牌借用衣飾配搭造型,而非真正的「造型設計」。他在近期籌備新項目時,與香港著名攝影師夏永康(Wing Shya)合作,從前輩身上感受到這份憧憬已久、創作上的平等,「我很欣賞他(夏永康)會用自己的價值,把所有新的人帶上來」。
受惠「造星」時代 作品為人關注
同樣從indie造型起步的QQBarry,今年初參演ViuTV真人騷節目《Fashion Killer》,以「人間薰衣草」的形象成功入屋,除了一身紫色造型突顯出強烈個人風格外,性格隨和,跟節目其他參加者打成一片,也打破主流觀眾的刻板印象——外表時尚的人說話不一定是尖酸刻薄,他強調造型師應「保持開放,用平常心面對一切,相信自己眼光,同時要保持有禮貌」,造型師是與各單位、各工作人員的溝通橋樑,在審美上應擇善固執,但亦要適時妥協和讓步,令合作更順暢。怕悶的個性使然踏上造型師之路,QQBarry在2019年從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針織時裝設計及科技)畢業前,實習期間他已發現自己無法適應辦公室朝九晚五的生活,而該科畢業生主要出路是在針織品廠房工作,負責開款或接外國訂單生產。他又指造型師入行門檻不高,主要依賴人脈,有些商業製作如廣告拍攝,有時則會由藝術總監(Art director)或幕後工作人員如場務(PA)兼任,因廣告要求大多較為生活化。
QQBarry在學時已為一些indie的MV負責造型設計,畢業之際剛好遇上市道景氣不佳,因此開始自由業的工作模式。他在2017年一個活動中,在Serrini推出專輯《Don't Text Him》前認識了她,「她當時還是幾千人追蹤,也喜歡她的音樂,所以有聽和去看,那時互動性比較高,她開live(直播)我會去留言,所以慢慢就認識了」。漸變熟絡後,Serrini在工作上剛好有機會找他合作,從一次半次變為一整年的長期合作。承接上周獨立音樂人的訪問提及,香港主流與非主流歌手的界線漸變模糊。如Serrini從非主流歌手中崛起,躍現至主流觀眾眼前,華麗轉身成今日外形美艷的「有錢嘅女人」,連帶團隊亦有更多曝光,QQBarry的作品亦因此受惠被人注意,他認為現時「造星」機會較以往大,門檻較低,相對令明星周邊的人員也較易受關注。有才華的人能在社交平台發表作品,與受眾直接互動,不受傳統傳播媒介或大型歌片公司掣肘。
明星產業碎片化反映大眾現時更着重個人喜好的風格和審美觀,從傳統被動接收資訊的角色,轉化為主動尋求和主觀介入資訊的產生。明星效應在商業上的效果最為直接,故QQBarry認為香港創意產業政策不應行精英化路線,要漁翁撒網般投入資源讓更多人加入,他以韓國為例,「K-POP紅了,連帶有很多韓國潮牌令人留意,那些韓國明星如(BLACKPINK成員)Jennie,有時用Chanel,有時候會揹一下自己的牌子、韓國的牌子……那些人就直接去買,或者留意多了那個牌子,對fashion來說,其實就是這麼直接」。他建議香港能由練習生培訓開始「造星」,以及為本地時裝設計師提供更多硬件上的支援,如減輕租金壓力等,創意產業發展及整體風氣才會更進一步改善。
整體政策統籌欠多元
Lok與QQBarry以斜槓族(Slasher)身分兼顧造型師工作,一來是創作者想多嘗試新事物;二來回歸現實層面,Lok認為香港現時主流歌手、明星在國際間影響力不足,較難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大部分造型師難以穩定和足夠收入兼顧開支,造型師闖出名堂實為少數,這行業付出時間、勞動力與收入不成正比,往往需要用上一筆收入預支下一項工作的支出,他目前靠經營KOL公關公司及做一些art directing等工作平衡收入。談及提升大眾審美水平,他認為天橋上展示的高端時裝從來只為滿足小眾,「普通人一般去Uniqlo、GU買衫,這樣很難要求他們理解high fashion在表達些什麼」,因此在構思造型時與藝人達成共識,大家想追求什麼效果和風格,比起迎合主流品味更重要。跟QQBarry對審美應為多元的看法相近,Lok指出,審美難以訂立標準,因此不認同能通過教育改善審美觀,他認為審美觀與經濟掛鈎,如整體環境較差,沒餘裕消費購買時裝及奢侈品,自然較少接觸時尚相關資訊。
要捧出一隊BLACKPINK,韓國「文化建國」的政策由培訓幕前幕後人才開始,大量投入資金與商界合作,這種模式在香港或難以實行。但反觀港府自2009年推動的「創意香港」項目,以機構、組織自行提案再申請撥款資助,據今年2月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文件,「創意香港」轄下的「創意智優計劃」推行至今 ,獲注資30億元,而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會向計劃再注資5億元,主力推動與影視產業的中外交流。時裝設計隸屬「創意香港」八大範疇的設計之中,惟項目較多是時裝比賽及時裝周,有少數跨界科技的比賽,但若以宏觀而言,「創意香港」最欠缺的是整體統籌眾多範疇、推動香港文化發展的大型項目。而造型師工作涉足當中5個範疇,如整體創意產業發展理想,自然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推廣流行文化篇之六】
文˙ 呂晞頌
{ 圖 } 鄧宗弘、黃志東、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