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福水養魚,宣傳多於科學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18日

【明報專訊】日本計劃將核廢水排海30年,為釋除疑慮,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網上直播以經過濾除氚(tritium)的核廢水養比目魚,證明安全。本港海洋生物專家梁美儀教授應本報邀請於周五(16日)早上一同觀測實驗情况,雖然未見比目魚爛身、反肚、生病,「相反我又不覺得它很健康,看不到它很活躍」,教授說。

實驗分別用普通海水和用多核素去除儀器(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ALPS)過濾的核廢水,飼養鮑魚和比目魚。東電稱ALPS能夠過濾除氚(tritium)以外60多種放射性同位素,檢測鮑魚和比目魚的氚含量,可證過濾後的核廢水安全。

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教授細閱網上資料後指出,實驗其實缺乏其他測試健康的數據、長時間暴露和模擬海洋生態環境。首先單憑肉眼很難判斷比目魚是否健康,而且比目魚僅是短時間暴露於核廢水,未能得知長時間下會否影響其生長及生育;透過實驗也無法了解核廢水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譬如海底泥——其中一個重要的污染物傳播介面——的暴露情况。可見與其說是實驗,更多是一場宣傳策略。

撇開這些,假設ALPS有效,含氚的海水對人有沒有害?「人體的話需要有暴露途徑,除非整個人浸在水裏或者喝了海水,(否則)對人的影響就很微。」梁美儀說,氚不至於使人患癌或產生基因突變,但仍有研究指出,喝下含氚的水可能會引致嘔吐。海洋生物則是直接暴露在海洋裏,雖然氚的輻射穿透力有限,未能穿透魚皮,但海洋生物幼體、軟體生物和浮游生物等,由於細胞膜較薄,容易被輻射穿透,氚濃度就會過高。

日方的打算是以海水稀釋核廢水,對海洋生態影響便不大,但梁美儀絕不認同,「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如果稀釋是可以解決污染問題的話,人人把污水倒進海裏就可以了,海幫你稀釋」。他指,海洋的環境承載能力(carrying capacity)有限,當污染排放到一個地步,海洋亦未能承受,生態就會出事。譬如氚的半衰期約12年,雖然約12年後化學反應相對沒那麼活躍,但也不會驟然消失,「就等於你把10顆波子放在一個(小)杯子裏,然後我就找一個1公升的容器,放回10顆波子,現在我說我稀釋了。但你想一下,那些波子是不會走的」。

而且當污染物經過地心吸力和水流,又會在海洋中聚集,濃度就會變高,「這個是日本沒有去做研究,也沒有去釐清」。儘管日方常言含氚海水的輻射性低,「但是他沒有說出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你30年天天排(核廢水),即使濃度低,也會有一些慢性毒性可能會產生」。長遠下去,食物鏈中其他海洋生物進食氚濃度高的小型海洋生物,也會造成自身氚濃度過高,持續影響海洋生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些詳盡的研究去看一個這麼長遠的慢性暴露情况,對不同海洋生物的影響,是沒有數據的,這個是我們要正視的問題。」

如何確保ALPS可應付30年排放?

不過大眾最大擔憂還是在於ALPS能否完全過濾。梁美儀留意到日方未有交代如何應對過濾器飽和、機件故障、系統停電等特殊情况,以及該等特殊情况會帶來什麼後果,出事後又會否有後備系統應急切換。他續提到,曾有專家發現,經ALPS過濾的海水,除氚以外,還有碳-14(carbon-14),「一些未能完全處理好的放射性元素都有可能在裏面,因為系統不是100%」。

「因此最後排放指標都提到,其他放射性元素都要低於標準才能排放。他們亦強調要稀釋,可能要稀釋至100倍。視乎氚的濃度、處理完的水是否稀釋到達至排放標準。但這些都是理論,誰去監察呢?」第三方監察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只靠一年一度的檢查報告和監察,要確保系統可靠視乎日本的自律和決心,所以梁美儀建議,同時找周邊國家的專家作第三方評核,也讓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公信力更大。新系統固然容易達標,通過IAEA檢測,「 但是你要運作30年,30年機件會老化、損耗,也會有人為出錯等,這些要日久才能見到問題」。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到預防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仍有未知之數時,尤其未有數據支持,就應該盡量避免執行該方案。「如果日本真的對自己的污水處理這麼有信心,也肯定處理完的水只有氚,沒有其他的東西,其實它是否可以像我們環境及生態局長所說,到12年後就可以當普通水這樣用。」因此梁美儀建議,較好做法是繼續儲存ALPS過濾後的核廢水。他計算過30年內,每年只需要建造17個標準泳池面積的儲存庫,12年後就可以取出使用;惟會佔用福島縣大量土地,並且牽涉昂貴的建造支出,影響到福島縣復蘇經濟,當下就明顯看到日本政府如何取捨。

梁美儀身兼食物及環境衛生諮詢委員會主席,他透露過去12年抽查日本進口食品,檢驗了約78萬個樣本,最多輻射含量的產品不是海產,反而是山區種植的茶葉和米,「原來當發生事故,那些已經有輻射的塵埃就飄到山邊,那些農作物也受到感染」。接下來仍要觀察日本是否妥善處理核廢水,預計首先會加强檢驗日本進口食物。若有數據支持進口食物輻射量達標,方才逐步放寬管制。

文˙嚴嘉栢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