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跟國際標準翻新增建場地 鋪砌跑道 讓板仔飛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18日

【明報專訊】「板仔」踩着滑板在空中翻騰看上去好有型,但不少人覺得動作危險而不敢嘗試,現有滑板場地配套夠安全嗎?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提出為「城市運動」如滑板提供適合場地,研究把官涌市政大廈部分未善用樓層改建成首個室內滑板場。但是,有份參與滑板場地設計建議的「香港滑板教父」Warren Stuart稱,官涌新場計劃未定,「是至少好幾年的事」,無望趕及下年奧運前啟用。

想深一層,有了新場地,本地滑板運動便能有更好發展嗎?再說,現時康文署轄下已有5個極限運動場和8個滑板場,為何還要興建新場地?目標是推動運動,還是推廣滑板運動項目發展?

原來不少現有場地建於滑板被納入奧運項目之前,未符合國際標準,或存設計失當、設施失修問題,其中於2011年興建的粉嶺安福街遊樂場專為花式小輪車(BMX)玩家而設,場內的U形台設置約4呎高,Warren直言:「單車(人士)自己都玩唔到,滑板都無可能玩到,我嚟過兩次,呢個場係玩唔到。」

元老級板佬當年周街踩

踩滑板逾30年的Warren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流行街頭花式滑板,他在灣仔街頭看到一堆「板仔(滑板玩家)」,他心生好奇,「即刻去修頓球場附近的單車舖買塊滑板同佢哋玩」。那時基本上街上所有東西都是他們的「玩具」,石壆、樓梯、扶手……又或是自己拾木就地搭台,不過香港的街道多數是柏油路,「香港啲街係玩唔到滑板」。經過那段三五成群的街滑時光,現時他偶然看到上環信德中心停車場外的一小段斜路,時常還會引發自己踩着滑板滑上去再衝下來的想像。

周街都是「滑板遊樂場」的回憶已成過去,現在基本上要到康文署轄下的極限運動場和滑板場才能踩板。兩者到底有何分別?「其實一開始只分為滑板場同單車場」,香港滾軸運動總會特技直排及花式滑板車項目委員會負責人、香港極限運動聯會副主席麥詠倫解釋,那時粉嶺安福街遊樂場和安樂門街遊樂場於2011年同步興建,安福街的為單車專用,安樂門街的則為滑板專用,康文署曾就場地設計諮詢中國香港單車總會、香港滾軸運動總會及香港極限運動聯會,惟最後成品未按香港滾軸運動總會及香港極限運動聯會的意見呈現。安福街遊樂場的U形台直位本應是1呎高,最後建成1米,麥詠倫指,「咁高好危險,BMX玩家自己都唔玩,個場彎咗(不能用),好多單車友有自己個場(安福街遊樂場)唔用,嚟安樂門街個場玩」,最後便決定共用場地,更名為極限運動場,兼容多項運動項目包括直排滑輪、花式滑板車、滑板和BMX等。

地爛、斜坡馬虎成隱患

不過安福街遊樂場內U形台過高、石屎凹凸不平、斜坡沒留緩衝位等埋下安全隱患問題,「其實都講咗起碼10年」,問題久未解決,於是今年2月安樂門街遊樂場關閉,玩家轉移陣地到安福街遊樂場,場地設計和失修問題再被重提上北區區議會會議。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指,康文署至今有14次恆常檢查和特定維修,但從未就維修諮詢區議會,他曾到場觀察,除了地面不平如同沙地,更留意到部分位置貼上銀色膠紙就當作維修。康文署回覆表示,據紀錄,安福街遊樂場平均大約1年維修1至2次,以確保場地安全,該14次維修項目包括修理損壞地面、渠蓋、防撞墊及閘門等。

粉嶺上述兩個場地並非康文署首批舊式極限運動場,早在2004年政府已開放可供BMX單車和單線滾軸溜冰使用的荔枝角公園滑板場,過了10年保養期後不少器材「生晒鏽」,康文署打算再購置原款更換,但款式早已不合時宜,作為香港滾軸運動總會滑板項目委員會負責人和香港滑板代表隊總教練的Warren,便於2017年建議康文署按國際標準翻新場地,供港隊訓練使用。新場地於2019年啟用,成為香港首個獲得Street League Skateboarding(SLS)國際比賽認證的極限運動場。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佔地約1600平方米,設有模仿街道障礙物的槓台、梯級、欄杆等,以及碗形池,高手能練習高難度動作如凌空躍起,大顯身手,是目前最受滑板玩家歡迎的場地。美中不足的是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沒有空間設置觀眾席,Warren嘆道:「無觀眾席?點搞比賽?」其實康文署現有的滑板場地都沒有觀眾席。

無海綿池點「練飛」?

有安福街遊樂場設計失當的前車之鑑,加上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發展城市運動,無論是興建新場還是翻新場地,康文署常諮詢香港滾軸運動總會意見,Warren笑稱:「開頭起嘅場係差啲,撞過板(之後)就好啲。」政府打算改建官涌市政大廈部分未善用的樓層,用作適合滑板及攀登等城巿運動的室內場地,原來康文署早已就此詢問Warren意見,「到時地下同1樓個街市同熟食街市會整約樓高7米嘅滑板場,會設觀眾席」,屆時或考慮收費,租場予團體使用,但「有排搞,至少要好幾年」。他說需時清場叫租戶遷出。

花公帑興建的滑板場地當然要耐用,政府場地暫未見有海綿池和氣墊場等易消耗設備,但想完成翻騰、飛躍等吸引眼球的高難度動作,「要有個海綿池畀你撻落去(練習)」,Warren說他正爭取官涌市政大廈的新場地添置海綿池。「有咗(海綿池)一定會試玩!」麥詠倫和Warren興奮得異口同聲說。「好記得有次去外地,我十字韌帶斷咗,行路拐吓拐吓都要試(海綿池)。」麥詠倫仍記憶猶新。

期待2026無敵海景場

新滑板場接踵而至,Warren透露,政府亦正研究利用其他空置率高的室內場地改建滑板場,例如黃竹坑體育館,「打算成幢拆咗再起個新」,料將建約3000平方米的滑板場,他和康文署亦有討論在觀塘志明橋下的大業街花園建滑板場的可行性。現有場地也會同步翻新,如葵涌葵順街遊樂場會按國際比賽標準,改建成有觀眾席的迷你版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冀能舉辦比賽;另計劃重新設計失修的荃灣國瑞路公園滑板場。荃灣區議會於去年6月,曾向康文署提出國瑞路公園滑板場台階損壞、地台有裂縫等問題,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回覆指,該滑板場由2008年啟用至今,康文署進行了兩次重鋪地面工程,而上述問題署方已即時跟進,如修補地面裂縫,建築署建築師亦多次到場觀察,設計新圖則。

現有滑板場集中在九龍和新界,不過2026年港島料將有全港外觀最美的滑板場地。炮台山東岸公園第二期會設有蓋極限運動場,「對住咁靚嘅維港,曬又有瓦遮頭,落雨又有得玩,一定會爆(多人)」。 Warren認為東岸公園的滑板設施適合不同程度的玩家,或取代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成打卡熱點,更可能成為地標。

規矩限制了技術

香港未來似乎將有不少具質素的滑板場地,這便能推動本地滑板發展嗎?其實不然,要培訓滑板精英,場地固然重要,不過看到菲律賓東南亞錦標賽金牌滑板女選手Margielyn Didal,便知道「態度決定高度」。Margielyn Didal出身貧寒,沒有正規練習場地,靠刻苦訓練踩進奧運。麥詠倫感慨:「不少𡃁仔入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只為打卡。」這不單是場地設計問題,而是場地管理和本地滑板文化的問題。

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雖可作專業訓練場地,但使用者魚龍混雜,有親子同樂、有遊人打卡、有未學會躍過障礙物的新手,「有時啲家長坐喺個場度」,十分危險。Warren想起他受傷後3個月不能踩板的慘痛經歷,當時他於場內樓梯做凌空跳躍動作,有小朋友突從身下滑過,他只好「自己炒落地」。他坦言已甚少再到該場地踩板,「去都會揀朝早7點嗰啲時間避開人流」。麥詠倫深有同感,稱自上屆奧運掀起滑板熱潮,本地人一窩蜂去玩,多數玩家「湊熱鬧轆吓」,甚少人有系統地訓練。也許不是人人都有奧運夢,也許是場地使用規定限制了他們發夢的空間。

「𠵱家香港無人識飛(空中花式)!」Warren無奈地說。奧運滑板項目分為街頭賽(street)和公園賽(park),街頭賽選手需使用全場街頭障礙物表演花式技巧,公園賽選手則需在碗形池(bowl)中表演花式。在有一定弧度的碗池上滑行,能憑衝力做出「飛來飛去」的空中花式。但「學飛」的碗池被康文署以危險為由封閉,例如將軍澳單車館公園內深度約12呎的碗池,使用前須事先申請,並需有香港滾軸運動總會註冊教練在場看管。即使有場地有資源,場地的使用規定限制了滑板玩家的練習空間,就如「畀人打斷咗隻腳,全世界無一個地方唔開放碗池畀人玩」。

現時已有配套不俗的滑板場地,Warren相信未來落成的新場地會更好,但要進一步發展滑板運動,應先從學校培訓入手,「最想見到學校有滑板學會同滑板隊」。

【滑板運動場篇】

文˙ 姚超雯、嚴嘉栢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