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埋呢度先:從想像到現實 M+探秘境

文章日期:2023年06月25日

【明報專訊】「道別?其實一直都沒想着要與香港道別。」哲學講師楊德立(阿立)這趟從德國回來兩個月,是一次久違的旅程,在2019年後首次回港。自赴德讀博士,在當地留着已約10年時間,太太Conny這次列過清單,想去訪他們不認識的地方,提到西九文化區也是其一,正中黃宇軒(Sampson)近來發現的散步hidden gem。

簡介:《香港散步學》作者黃宇軒每次約一位即將離開這座城市的香港人,了解其性情、喜好,設計一趟旅程,做幾粒鐘朋友、情留香港半天。「我一直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到了這年代,不論是否別離,都似在跟香港進行一場漫長的告別。如果離開前,有許多地方想去埋先,一直去一直去,會否永不離開?」

日期:2023年6月10日

行程:九龍站及圓方商場→M+「香港:此地彼方」展覽→M+小舖對出海傍→天台花園→大台階平台

公共空間令人念念不忘/文˙ 黃宇軒

來到第六回,這次再有「半認識」的朋友報名。阿立是過去港台廣為人知的電視節目《哲學有偈傾》開首幾季的主持之一,我曾受他邀請上節目,對談公共藝術,可能因為持續在網上見到他活躍在公共領域推廣知識,一直想認識他更多。

沒料到,上月有天他在本欄刊出後聯絡,「不如我都跟你去行吓」?一問之下才得悉,原來阿立生活與活動的「基地」,已經不是香港了。之前只知他在柏林修讀博士學位,原來在疫情中,他漸漸決定了今後暫時會在柏林生活。

於是,這次的「報名」很獨特,一方面是一個朋友告知「離港」的決定;另一方面,也再一次發現,來到2023年的當下,去留往往不是那樣非此即彼的決定,阿立跟太太Conny長居柏林的決定,是「漸漸落實」的,與其說是「離開」,不如說更屬決定「不回來」。

4年後回港看新地標

阿立「滯留」柏林完成博士論文,4年沒回香港,在此之前沒想過離開,所以也沒特別多四處探索,也還有許多香港「新誕生」的地方沒去過。苦惱了一陣該帶他去什麼地方之際,他忽然跟我說,M+也沒去過,我就想,是這兒了!

自從M+開館後,我有幾次機會帶中大的學生前往參觀,而我自己也反覆前往,「去M+」漸漸成了我心目中,香港最不可錯過的美好體驗之一。那原因有很多,但我念念不忘向人們推介的,是這座博物館的建築創造出許多新的公共空間,「隱藏」在其中,而絕大部分去參觀的人都會錯過,這次正好跟阿立分享。

是次我送給阿立的「道別禮物」,是博物館書店裏難得有售,我極喜歡的偽童書系列其中一本。藝術家Miriam Elia「惡搞」了平常的童書形式,創造出看來像那種讓小孩學生字的小繪本,但內裏諷刺地談一些很「大人」的課題。系列第一本叫We go to the gallery,就是我約阿立去做的事,我猜他是會很明白那種幽默的人。

……………………………………………………………

穿過名店 走入文化區/文˙ 曾曉玲

我們約在九龍站C出口等,從商場圓方的接駁天橋前往西九文化區,是最直接方便前往M+的路線。走在天橋上,Sampson說這通道必經商場內的名店前往博物館,也是種「很香港」的體驗。橋柱上宣傳着M+主打三大範疇:流動影像、設計與建築、視覺藝術,沒提到的還有館方簡介中「香港視覺文化」一項,「它強調不止是個美術館,雖然明眼人一看就知它以當代藝術為主,但它提出視覺文化,我會覺得是想向公眾介紹什麼是visual culture,知道我們日常眼見的都可以是當中一部分」。

畫展打開時光隧道

進入這園地首先見到的,是拍賣行氣派的總部,落地些還是顧及市場些、「香港啲」還是「國際啲」,Sampson認為看文化區展現這些糾結碰撞也是可堪細看的視角。阿立一邊說起他數月前到倫敦看藝術館,感受一地如何建立文化地標,而想到香港尚欠這塊,我們一邊走到M+展館,問他會否感到興奮?他倒說有種怪異的感覺:「西九文化區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想像空間多於實際空間。」幾年不在港,他沒見着演變過程,腦海勾起對西九的印象是外國人空降做CEO等爭議,一下子便跳到現在,M+對他就如突然平地而起。

我們趕在聚焦香港視覺文化的M+開幕展覽「此地彼方」完結前一天到訪,不過Sampson先帶路到售票大堂中央看館內的空間佈局,「在這裏張望,向上會看到天台花園,也會看到上層展館的走廊,向下又見人來人往,站這個位置可看到博物館所有空間,有種透明、互相看見的效果」。

開始看展,一入門口由曾灶財的墨寶來迎,我們亦進入了阿立的時光隧道。他說起自小學畫畫,「覺得自己注定要做藝術家,但也是最老套的香港故事」,會考最有信心的藝術一科「炒了」,摸透遊戲規則重考奪A,「我反而不快樂,跟老師說唔想再做藝術,唔想再玩喇」。走過呂壽琨的作品,他說下去:大學選修哲學之外,他依然有到藝術系串門子,提到當時有個轉向,開始認為「好嘢」不止外國有,「很多人最愛說呂壽琨作品中西合璧,但我會細味他的視野、用色等」。一路看白雙全作品《等一個朋友》、黃國才的《漂流家室》,Sampson談起他們是在中大讀書的同代人:「那個年代在中大的氣氛是很一致的,會開始睇香港嘢、覺得香港有好多好嘢,看香港電影、香港藝術。」阿立回溯:「懷疑當年因為本土意識開始出現,如皇后碼頭等社會事件,便有了個意識:係喎,我們書寫自己的故事,裏面已非常精彩。」展覽尾聲牆上有句寄語「述說香港故事的方法有千百萬種」,不知這個展覽結束以後,M+會怎樣再說香港故事?

我們離開展場往下層,穿過童書及精品店「M+小舖」到外頭,是Sampson收在口袋的一個看海好地方。「現在兩旁都是圍板,將一路向尖沙嘴海傍方向延展」,可以想像,這個現時如M+自家小後院的休憩處,未來就不是如斯寧靜光景了。與阿立、Conny坐下來談這次回來,問兩口子可有談過回港生活?Conny笑言「無時無刻都在談」,阿立說並無特意與香港道別,經歷2019年運動及疫情封關,「當時無得返嚟,亦不斷有人勸你唔好返嚟,加上觀察着香港很多事像已成定局,不再是之前急切想回港帶來改變。在這滯留的過程中一點點地想,不如留在這裏吧」。

動身步上天台花園,人更稀少,然而視野更開闊,沿着外圍繞步能欣賞環迴海景,Conny說從未用此角度看維港,Sampson介紹這是他最想與二人分享的hidden gem,站在此處亦身處M+的巨大屏幕底下,「巨幕宛如一塊超大billboard」,讓人們強烈感受活在當代就是被各種視覺文化元素籠罩。我們舉機為這對伴侶留影,阿立續說這趟回來,原以為會感覺陌生,誰知「一秒進入香港的世界」,漸漸才體會到好與壞的變化,例如電梯速度普遍調慢了、ifc裏行人衣著隨便了,又例如在此見到新奇的維港景色,「當愈來愈覺得不會回來,愈來愈似一個離開的人,帶着遊客角度去看,反而覺得距離沒我回來前想像的遠」。

天台花園藏維港新視角

信步探至花園另一頭,沒半個人影,卻放着幾個玩味裝置,是M+與紐約野口勇博物館合作完成的遊戲地景。遊過花園,下到M+大台階的一層,建築設計又塑造出另一個承載維港的框架,宛如電影長幕,阿立與Conny同時低呼:「嘩,幾靚呀香港。」俯瞰文化區的片片草地,也許在外國人眼裏毫不稀罕?然而Conny卻說:「在每個博物館都會看到當地人怎樣去架構內容,就如在柏林的藝術館少見畫會這樣擺,空間設置也呈現了香港的文化。隔了幾年回來看,香港經歷近年轉變,我親身來過之後,就好想話畀人知,香港仲係有佢嘅吸引力。」

Sampson說他希望大大力告訴在這裏生活的人,香港仍有很多好地方,阿立同意:「我都會幻想如果回來長時間生活,咁點呢?我想我也會搵番啲細嘢嚟睇,去看還有什麼可以令你覺得呢度同你好connected。可能我的心態已變成是個過客,這裏不是百分之百是我的地方,但我仍然會望着她,是好微妙的轉變。」

【我的私藏】青衣東北公園

阿立介紹:「若不是老街坊,大概不知青衣東北公園原址是舊青衣船廠。打銅打鐵聲傳了幾十年,政府與船廠經歷長達十餘年搬遷協商,最後騰出一片大空地,讓噪音遠離民居。之後建成了設計出色的臨海大公園,延綿了青衣東北岸的海邊步道,能輕鬆欣賞汀九橋景色。」

{ 圖 } 黃宇軒、曾曉玲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