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舊片 發掘前衛作品 M+戲院重構香港電影史

文章日期:2023年09月01日

【明報專訊】M+戲院轉眼開幕已逾一年,作為一間博物館裏的戲院,CHANEL流動影像主策展人蘇筱琪(Silke Schmickl)怎麼看過去一年的M+戲院?新一年度新氣象,時尚品牌CHANEL自今年7月與M+展開3年伙伴合作,除了支持既有的精選節目,更籌備兩個新項目——修復香港電影,以及研究和收藏亞洲的前衛電影。

一個戲院林立的海港城市,岸邊有座簡約而偌大的博物館,在裏頭閒逛,舉頭三尺卻 有「戲院」招牌,走進去,名副其實來到M+戲院。相較一般院線,博物館裏的戲院應有何不同?摒除商業考量,它應有空間讓香港觀衆認識更廣闊的電影種類,並縱深挖掘電影文化。蘇筱琪回顧M+戲院過往一年,認為它已實踐其闊度,接下來就需發掘其深度,但同時,「第一年總是嘗試和犯錯的一年,你需要先認識你的觀衆」。

邀影人解說 擴觀眾視野

她一整年來接待香港觀衆,觀察到香港觀衆傾向觀賞熟悉產地的電影,「當它(放映電影)是日本電影時,觀衆更願意來,當然香港電影非常受歡迎」。單單提供選擇仍不夠,需要邀請相關電影製作人,或讓策展人解釋該電影的重要,引起觀衆對其他電影的好奇心。

CHANEL支持的項目之一「殘像.留影」主要放映實驗電影,今年7月放映《屋前鄰居》(The Neighbor Before the House)時就邀請到創作者——印度孟買藝術家工作室CAMP的成員來港跟觀衆見面。《屋前鄰居》由8個在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家庭屋前閉路電視畫面組成,涉及以巴衝突背後獨特的歷史語境。雖然電影手法或背景跟香港觀衆距離較遠,但有創作者在場,蘇筱琪回憶映後談時觀衆反應不俗。另一獲支持的項目「鈎沉與遺珠」就將影壇滄海遺珠和世界各地新修復電影重新帶到大銀幕上,例如2010年羅卓瑤導演由吳彥祖主演的短片《赤地》,拍攝手法結合硬照和流動影像,講述環保和末世的故事。

近年修復香港電影亦漸見蓬勃,不過往往限於商業電影,新項目「M+修復」的優先修復目標反而是未為人熟悉,但具備藝術價值的香港電影。蘇筱琪指,因仍在籌備項目,暫未有確切修復目標。無論如何,修復各式各樣的香港電影,其實是在慢慢建構香港電影文化歷史的脈絡,同時也補足亞洲電影史。她猶記得從前在新加坡生活,從新加坡人身上發掘到香港電影的魅力,「他們跟香港電影一起長大,(香港電影)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都非常有影響力,每人都可以進入香港電影和明星的文化,我認為它們塑造了什麼是電影、什麼是亞洲電影的想像」。

修復港產片 盼帶到世界各地

電影修復後亦會在M+戲院上映,「一起在電影院欣賞電影意味着一個完整的電影文化,這與過去的電影歷史有關。許多人只是打開Netflix,在家裏用手機觀賞電影。我們有戲院,因為電影是一種物理媒介,同時(戲院)也是欣賞這種藝術的方式」。她也期盼將修復好的香港電影帶到世界各地的電影機構和電影節,「這是我們分享電影的方式,以及我們作為一個機構如何支持香港電影遺緒」。

主流以外的鏡頭實驗

觀衆腦海中往往有一個電影的理型,但總有些創作人劍走偏鋒,拍攝前衛電影——以實驗為本質,通常是短片或只有幾個鏡頭,拓寬電影想像。他們的突破值得嘉許,但亞洲卻未有系統的研究和收藏計劃,大多由電影研究者默默耕耘,因此另一個新項目「亞洲前衛電影交流庫」專攻亞洲前衛電影的空缺。

歐美不乏藝術家在自家地下工作室製作前衛電影,例如Man Ray和Andy Warhol,蘇筱琪相信「亞洲有自己製作的同類型電影,但它們只是不太為人所知,因為未有全面的收藏,所以這是M+確實可做到的重要歷史工作」。亞洲在過去50年處身動盪之中,不難想像在主流以外藏着地下的鏡頭實驗。蘇筱琪舉例台灣攝影師張照堂在台灣戒嚴時期,白天在電影台工作,晚上就拿着攝影機跟朋友拍電影,例如《剎那間容顏》捕捉張照堂自身的臉部表情,《王船祭典》則拍攝台南村落的祭典,透視戒嚴時期的社會情緒以及身分認同的思緒。

「很多這些電影也只是躺在人們的家、工作室或檔案館裏。」蘇筱琪說。即使是收藏在檔案館的前衛電影,無可否認檔案館會優先處理長片,未必有餘力推廣該地的前衛電影。交流庫將研究人員和前衛電影檔案聚集、整合,嘗試講述完整的亞洲前衛電影脈絡。

M+ 戲院

網址:bit.ly/3OQCwNk

文:嚴嘉栢

編輯:文顥孜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