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空置校舍改用途 長幼可共託? 小學校長:複雜難回頭

文章日期:2023年09月10日

【明報專訊】雨後清晨,跟着一個身高只到成人小腹位置的小妹妹,走過幾段石階,來到險遭「殺校」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錦江小學),光是走樓梯已略感氣喘,就如讀書不易,才開學4天,那小妹妹背着沉甸甸的書包而行已駕輕就熟。「那(走樓梯)也算是一種鍛煉。如果家長不放心子女自己上學,或是照顧小朋友的長者行動不便,可由教職員和高年級學生擔任的『陽光大使』接送他們上學放學。」剛接任錦江小學校長一職不久的葉昌銳笑言「個別照顧做得好」是學校的亮點,「不怕貨比貨,只怕唔識貨」,他對下學年小一派位結果感樂觀,倘將來因收生不足而殺校也是「光榮結業」,但期盼校舍空間屆時可被善用。

「入學統籌」獲派0班 校長:仍收到小一入學申請

一下渡輪,只見長洲街上擺有多個宣傳用的易拉架,其中幾個屬於錦江小學,學校正招收下學年小一新生和各級插班生。甫走入錦江小學教員室,便有老師打趣道:「校長,誰是你(在錦小)最好的朋友?」「你啊,所有人皆是我的好朋友。」葉昌銳低聲附和。他於直資和津貼小學任教逾廿載,第一次做小學校長,作為新手校長,一來便任職差點殺校的錦江小學,外界或認為他接了一個燙手山芋,他卻不以為然,「我沒覺得我們學校有什麼不一樣,只是剛好面對收生困難,每間學校都有其難處」。辦學團體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的資金只足夠私辦3年小一,意味未來幾年能否復辦資助小一成學校存亡的關鍵,問他會否壓力很大,他連眉頭也沒皺一下,輕描淡寫道:「我們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包括統一派位、自行分配學位)中只差一人才收夠學生」,學校獲「派0班」後仍收到小一入學申請,他堅定不移地相信錦江小學的教學質素和校風能吸引不少家長。 為了對外宣傳學校,他特別開通校長熱線供外界聯繫,也供家長查詢及約定參觀時間。

上周一的開學日並非葉昌銳第一個上班日,他記得有一日暑假,學校舉辦足球班,他特意返校觀課,當時學生還不認識這位新校長,對他感好奇之餘,亦不忘認真上課。酷暑之下,小朋友們大汗淋漓,衣服都濕透,卻專心聽外聘的足球老師授課,中途喝水稍息,也不肯放過向老師請教足球技巧的機會,葉昌銳說,他看着模樣如古天樂般,皮膚黝黑而高大的導師不遺餘力地教導有心向學的小朋友,「那是我上任後看到第一幀好靚的畫面」。外聘老師的用心讓他感到意外,但錦江小學全職老師的教學熱誠更觸動他,「他們對學生的需要都瞭如指掌,知道跟個別學生溝通時需要什麼表達方式」,與學生父母的關係更有如鄰里,彼此信賴、知根知柢。

人丁單薄有利「個別照顧」

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錦江小學樓高4層,小一至小六均只設一班,平均每班約15人,校內有電腦室、圖書館、音樂室、籃球場和遊戲治療室等,「全校約100多人,人均使用面積多」,葉昌銳不視人丁單薄是缺點,認為這樣反而有利教學,特別是針對學生「個別照顧」,「老師的天職是教導和照顧學生,小朋友不喜歡學習也屬大人的責任」,他笑稱「個別照顧」不會對老師造成額外負擔。學校的遊戲治療室用作學生輔導服務,由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及督導兼駐校社工張姑娘以遊戲的方式跟學生溝通,引導他們表達和處理情緒,是「陽光大使」以外的另一個別照顧服務。

改善人口下降 從源頭入手

儘管葉昌銳對下學年小一收生情况有信心,但適齡學童人口下降始終是不爭的事實,學校仍有收生不足的風險。本地適齡學童減少,人口持續老化,中小學均面對縮班,甚至殺校危機。教育局長蔡若蓮早前出席電視台新聞節目稱,「殺校其實不存在」,收生不足的學校可選擇合併和轉為私立營辦小一的發展方案。倘若兩校合併,相當於其中一間學校或要停辦,校舍該如何分配?是兩個校舍並用,還是空置其中一個?「(人口)結構轉變問題讓老師和學校成為犧牲品」,葉昌銳為具教學質素的學校縮班或殺校感到略有不甘,「(縮班、殺校)問題的源頭是人口(下降)」,他認為最積極的解決方法是吸引移居外地的港人回流和輸入外來居民,不過這並非是短期內能做到的。

台北空置課室改長者中心 家長抗議

既然人口增長非一朝一夕,不如先善用土地資源?其實在美國、日本和台灣等地因應少子化造成的學校縮班和人口老化的問題,正推行「長幼共託」或「長幼共學」等措施,利用學校空置的教室作長者照顧服務。例如台北市的芝山國小計劃將4間教室改成失智或殘障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計劃引發家長抗議,有家長擔心長者和小孩之間會發生衝突。當然,家長的憂慮不難理解,「因孩子身邊突然出現很多陌生人感到擔心,又或是怕他們活蹦亂跳會誤傷長者」,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總幹事黃佳鑫說。

校舍具基礎設施 方便街坊接送長幼

無論是「長幼共託」,還是「長幼共學」,說的都是長幼共融,學校可讓長幼共處同一屋簷下嗎?葉昌銳贊同利用學校閒置空間作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與學童課後託管,「這個理念是好的」,讓孩子自小學習關愛長輩,培養同理心,並得到他們傳授書本知識以外、寶貴的人生智慧,而長者亦能被小朋友的活力感染。就像2012年創立的本地社企「BB醫生」,鼓勵6個月至6歲大的兒童擔任義工探訪長者服務單位,讓長者的心靈能藉由跟孩子相處而被撫慰。黃佳鑫從過往工作經驗發現,長者與小朋友相處會「多點活力,重拾家庭溫暖的感覺」。他感慨「香港寸金尺土」,應善用閒置空間,學校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若利用部分空置教室作兒童或長者託管服務,便不用額外花時間和金錢於基建,而且學校多數毗鄰民居,方便街坊往返接送子女或長者。有小學於初小推行「半留宿」教學,讓學生可留校半日,於課後參與運動訓練、功課輔導和興趣班,方便在職家長下班才接回子女,做法類似課後託管,得到不少家長支持。葉昌銳並非沒考慮此做法,指若有家庭要求,平日也能讓學生留校至最晚下午5時許,但長期留校或影響學童的心理健康,「平日已經要早睡早起,這麼晚才回家會影響作息,而且長期逗留在學校,不能接觸校外,生活更痛苦」。

島上廢校 緊鎖堆廢鐵

將已殺校或縮班後騰出的校園空間改作社會福利用途固然有可取之處,惟葉銳昌擔心那些空間的用途改變後,短期內難以逆轉,一旦未來人口結構改變,學童人口增加,「到時沒有校舍空間、或者因殺校裁撤一批老師,師生比例失衡」,資源便錯配。黃佳鑫所屬機構過往倡議善用社區閒置空間作託兒或護老服務,空置校舍或教室是他們考慮地點之一,他曾接觸多間學校,有學校反映在課後安排這些服務除了須負擔額外行政費用,亦憂發生意外難追究責任。

校友感慨「就這樣荒廢」

長洲目前有兩間已停辦小學校舍正在閒置。走上幾乎每步都是樓梯、不能稱作路的學校路,左側是長洲官立中學(接收了已停辦的長洲順德公立學校校舍),右側則是滿地落葉、校門雜草叢生的長洲公立學校,東門豎起4字篆書石匾,寫着「緝雅雥成」,據說是蒐集雅事之意。石匾篆書經不起歲月蹉跎已然掉漆,雨後的空氣攙雜泥濘味,更顯蒼涼,與順德公立學校校舍的命運截然不同。有趣的是,長洲公立學校的校舍也曾被長洲官立中學借用,惋惜之際,一名順德公立學校校友恰好路過,嘆了一句:「對面的(長洲公立學校)就這樣荒廢了」。

從長洲渡輪碼頭起步,向東灣路直走,見打卡熱點愛情鎖牆一旁印着色彩繽紛的腳印,好奇心使然下跟着足印而行,眼前是校門緊鎖的長洲漁會公學,裏面堆了廢鐵,學校外牆破舊不堪,跟長洲公立學校一樣已成廢校,晚上到訪大抵會感到陰森恐怖。不知這些校舍長期閒置,是否早已成為歷奇探險之地?時間久遠,有誰記得清它們原本的模樣?腦海只浮現適才離開錦江小學時,小朋友熱情地打招呼、興奮雀躍的樣子。

若然往後連續兩個學年,錦江小學於「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仍未收足學生,或會面臨殺校。當那刻真的來臨,原本充滿人情味和滿載溫馨笑聲的錦江小學校舍會如何?葉昌銳說這是最壞打算,「至少我們的學生現仍能享受錦江優質教育」。至於殺校後校舍的運用「是一個複雜問題」,要視乎辦學團體的想法,有諸多考量,不能妄下定論,「最理想當然是能按地區人口需要善用資源」。

【殺校篇】

文、圖˙ 姚超雯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