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人才有建築——人有需求,建築便提供服務。戰後社會急需重建,實而不華、不加修飾的粗獷主義建築席捲西歐,後來更蔓延至香港在內的亞洲多地。然而世界普遍重返太平盛世,粗獷主義建築應否功成身退?建築師彭展華(Bob Pang)跟研究團隊卻要發掘粗獷主義的美感——即使建築外觀純粹,但透過結構能表現出建築師美學。香港建築保育多講集體回憶,建築美學能否也是值得保育的原因?對Bob來說,粗獷主義建築研究就是給下一輪保育的備忘錄。
粗獷主義(Brutalism)率先在1950年代的英國興起,因英國社會在戰後急需重建,粗獷主義建築選用混凝土,造價便宜利於大量興建,如公共房屋、議事廳等大型公共建築均有採用。價廉物美也許是粗獷主義建築最貼切的形容詞。它講求物料「如實」,呈現混凝土物料的質感,不加修飾;它又刻意外露建築結構,通過結構來建構建築的美感。物料和結構本身也可以是美。
多為民用 港着重通風採光
外國建築師和留學歐美的華人建築師將粗獷主義帶到香港,回應香港社會自1960年代起急速發展的需求。Bob留意到,香港找到的粗獷主義建築多為民用,譬如學校和教堂,「是比較純粹的建築師作品,少一點商業味道」,亦給予建築師較大的設計空間。
以中大校園為例,許多建築均出自建築師司徒惠手筆,採用粗獷主義風格。其中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原先毫不掩飾,混凝土表層一覽無遺,建築頂上突出結構異常顯眼。回到市區,油麻地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也由司徒惠設計,十字架圖案堆砌形成教堂採光通風位置,如同許多粗獷主義建築利用純粹的幾何圖形來設計,亦貼合教堂主題。
另一方面,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等亞洲地區的粗獷主義建築獨具特色,着重通風和採光。Bob比較香港跟歐美的粗獷主義建築,「香港的粗獷建築會比較通透,沒外國的那麼少窗。因為外國的天氣環境比較惡劣,所以他們開很少窗,建築的感覺比較封閉」。
保育不止談集體回憶
不過無論香港和外國,粗獷主義建築美學價值尚未獲社會大眾普遍認可,德國學者Oliver Elser才在2017年首辦#SOSBRUTALISM展覽,引起世界各地關注粗獷主義建築。香港部分粗獷主義建築已遭拆卸,譬如建築師林杉設計的尖沙嘴海員俱樂部和跑馬地山光道馬房;或遭加建、改建,失去粗獷主義的韻味。Bob並不主張建築一定要「原裝正版」,但公眾至少認識建築風格後,業權擁有者才決定如何改動。他亦稱,粗獷主義建築研究目標並非保育,而是「保育前的工作」。
Bob形容香港建築保育多為「碎片式」,因建築即將拆卸的消息傳出才開始論述和研究,檢討應否保留。然而外國建築保育順着時間線研究不同時代的建築物,「還未被拆卸之前,已經做了一些比較完整的研究,令公眾知道那個時期的建築設計、文化價值和社會背景是怎樣,所以都是一些保育前的準備工作」。
香港建築保育多聚焦集體回憶,粗獷主義建築多為地區裏的學校和教堂,若單從集體回憶層面來看,保育價值絕對欠奉。可是,香港具集體回憶的建築,保育已七七八八,「下一輪保育該用什麼角度去看?」Bob不禁問道,而外國的保育制度有因應建築師的地位、美學設計或社會貢獻而保留其早期建築或代表作,建築美學能否也是香港建築值得保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