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些朋友近日告訴我,他們發現我差不多半年沒有聊過牛肉、豬肉了,覺得我挺喜歡吃海產和禽肉。的確是呢,看來我(在口味方面)是個誠實的人。從前曾聊過白酒蒸比目魚,現在想再聊一聊白酒煨全雞。
全雞上桌的魅力
香港吃雞花樣很多,單是全雞已能蒸、燉、燒、烤、炸、浸、鹵、煨。請客用的雞,還要講究來歷:擺上一碟鮮雞,主客均有面子。海產體型不大,整尾魚、整頭龍蝦上桌的感覺,總不及烤全羊、燒中豬、燉全雞看起來那樣豪華。餐廳的「燒春雞餐」明明是「春雞」,卻強壯於青年,一點也不像童子雞,每次都吃不完要打包。
所謂「拜神唔見雞」,「全雞」在民間信仰文化祭祀牲禮中,又佔一重要角色。東漢《說文解字》中的「牲」本謂「牛完全」,即是全牛,因此是「牛」部,以「生」為發音的聲符;綜合各種文獻可知,「三牲」也只是牛、羊、豬,沒有雞;而「六牲」才包括雞在內。
我不知道全雞為何不是古代禮法祭祀常客,卻是民間信仰的首席成員;今天的話,選全雞肯定是實用為上:燒中豬要預訂,白切雞則可以現成買走。買燒鵝、燒鴨、豉油雞,師傅很少問及「斬唔斬」;但白切雞的話,總會問一下,就是含蓄地問「是不是用來拜神」的意思。我每次想買隻白切全雞用來做手撕雞,喚師傅不用斬雞前,內心難免生出一個小劇場:「要告訴師傅,我不是用來拜神——要告訴他我是信教的?這全雞是不是拜神雞,對他來說重要嗎?」
大火蒸雞 小火煨雞
家常全雞多用隔水蒸的方法來做,大火大鑊,普通重量凡蒸20分鐘就好,或者浸雞亦方便。至於小火煮熟的,可以叫成「煨雞」;所謂的「叫化雞」、「乞衣雞」,即是「煨雞」。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的〈羽族單〉中,記有多種烹雞之法:「蒸小雞」把幼雞整隻放在盤上,配秋油(秋出豉油,類近現在的「頭抽」)、甜酒、菇類、筍尖,在飯鍋上蒸,應為隔水蒸、坐水蒸;而「蘑菇煨雞」則先用甜酒、鹽、冰糖煨雞,不添水,將熟時加入蘑菇。煨雞比蒸雞、浸雞的烹調時間長,約需45分鐘至1小時;但用水較少,調味豐富,卻又比焗爐做的清淡。
不講祈福,只求口福,又想起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的烤肥大公雞。她用泥煨的方法,不去雞毛;用泥包起,直接火烤,順着洪七公的身世,向洪七公稱此泥煨雞為「叫化雞」。韓國電影《危樓深淵》(싱크홀)裏的幾個地陷災民,在天坑內吃的也是泥煨雞:用錫紙包起看來是處理過的急凍雞或冰鮮雞,封上地陷後俯拾皆是的淤泥,然後放入高身金屬鍋中煨熟。跟黃蓉一樣,在四野無人之境,想大火蒸也不成,只有小火煨雞一途。
厚鍋保溫 肉汁、骨頭皆美味
泥煨雞太麻煩,還是用厚鍋來煨,乾手淨腳。「煨雞」須把生肉慢慢煮熟;沒切開的全雞,就更難熟了,所以鍋子的保溫能力必須非常優秀。
每次與別人談到,我至今仍沒有添置中式鑊,對方便一臉疑惑:「沒有中式鑊和那個大鑊蓋,你不就是沒法蒸魚、蒸雞了?」我沒有買中式鑊,但有一個橢圓形的鑄鐵琺瑯高身鍋——正是為了煨雞而買的。偏愛海產和禽肉的人,應都喜歡橢圓形的廚具:唯有橢圓的形狀,可以漂亮地展現一尾魚、一隻雞。魚、蟹、蝦可以用淺鍋,但雞、鴨、鵝則只有高身鍋了。不煮普通大小的全雞,改成數隻春雞,這鍋也很中用。
用鑄鐵鍋來做蒸雞、煨雞,有些人會喚作「無水蒸」,就是不用隔水、坐水的意思;但要避免魚、雞黏底。把食材鋪好後,有幾個烹調方式:
一、不上蓋,直接送入大焗爐,這樣做跟沒有用鑄鐵鍋的效果差不多,可以直接用普通焗盤來做。
二、上蓋後送入大焗爐,這方式的保溫效果最佳,可以在出爐前去蓋,把雞皮烤脆後才上桌。
三、上蓋後用爐頭煮熟,這方式很適合不想用焗爐的人(突然想起已擱在雪櫃頂10年的旋轉烤雞焗爐);如想雞皮的顏色帶焦黃,可在入鍋前先煎一下,或在上桌前用火槍加工。煨好的雞肉較烤雞濕潤,不用另配醬汁。
選根莖類蔬菜同煨
白酒煨雞的做法就是醃肉、切菜、澆酒、上蓋,跟白酒蒸魚沒有分別;但不宜選用快熟、容易軟爛和變色的蔬菜,要用根莖類;西蘭花、番茄、蘆筍之類,並不合用。腹腔不放檸檬、香草的話,可以加倍洗淨,填滿調味熟飯。煨雞跟蒸雞一樣會流出雞汁,與白酒的香氣調和,為蔬菜所吸收。上桌的全雞大可去骨後才分盤,雞骨就可以留下來,好在隔天又熬一鍋清湯。如雞汁有餘,可用來做什菌燴飯。沒有大鍋,只用雞髀、雞全翼也可以。
上桌全雞的賣相,總令我聯想到善信膜拜的姿勢:背部弓起,四肢拘謹。洪七公像是黃蓉要膜拜的武林大仙;而《危樓深淵》中能吃到煨雞的故事人物,最後的確悉數脫險。祈福、占卜沒有我的份兒;有的只是在關燈就寢那一剎,預計明日要買隻怎樣的肥雞之神機妙算。
奉上「肥雞餐」給神明,不曉得會不會給神明產生離職歸故里的念頭?蛋白質、澱粉、蔬菜,一鍋齊全,菜甜肉香;不在鄉郊野嶺,也不在天坑危樓,我實在想不出,這一頓飯還有什麼可以向神明抱怨的理由。
食譜
【材料】(2人份)
.全雞……約600克
.黃檸檬……2個
.洋葱……1個
.甘筍……約300克
.西芹……2支
.番薯……約300克
.月桂葉……4片
.新鮮百里香……數支
.白葡萄酒……300毫升
.橄欖油、鹽、蒜粉、百里香粉、黑胡椒粉、糖、薑粉、醋、乾番荽……適量
【做法】
1.洗淨全雞的皮肉和腹腔,去頭頸、腳爪、內臟。抹上橄欖油、鹽、蒜粉、百里香粉、黑胡椒粉、糖;醃至少3小時。
2.洋葱洗淨,去皮切條。甘筍、番薯洗淨,去皮切塊。
3.西芹洗淨,去筋切段。黃檸檬洗淨,橫向對切備用。
4.全雞醃後,於腹腔填滿黃檸檬、月桂葉、大部分新鮮百里香。
5.用針線或牙籤封起腹腔;用棉線綑起雞腿。
6.雞隻下鍋以油煎至稍金黃。
7.番薯煎至兩面焦黃。
8.全鍋抹油,底部和四周鋪滿洋葱、甘筍和西芹。
9.把雞隻放入鍋內,在雞的四周澆進白葡萄酒,上蓋小火蒸焗30分鐘。
10.加入番薯和餘下的新鮮百里香,在雞皮抹上橄欖油。再次上蓋小火煮20分鐘。以竹籤刺進雞腿,如流出透明汁液,即已熟透。
作者簡介: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終日流連中外飲食書寫,追憶文字食光。著有《食字餐桌》、《小食部》等。臉書專頁:食字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