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女建築師達施華比肩巨擘 傳統×現代 建築多「材」多藝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27日

【明報專訊】最近斯里蘭卡科倫坡市(Colombo)的一棟房子——費南度氏宅第(C.H. Fernando House)被拆卸了,意味着建築師明尼特.達施華(Minnette de Silva)在她家鄉的作品又少一幢。達施華一生在斯里蘭卡國內執業,但她曾經走在國際現代建築的前沿。達施華作為亞洲女建築師的身分,讓她對現代建築在亞洲實踐有另一番見解,更因此與香港有過片面之緣。

斯里蘭卡宅第 石磚木建構

費南度氏宅第在1950年代初落成,是樓高兩層的私人宅第,而兩層之間又有夾層。據建築師自述,這棟房子的預算甚低,因此省去了批盪的部分,使建築內外如實地反映了構造的材料——石、磚及木材。這數種材料的配搭,通常在傳統或風土建築中才會找到。建築物的另一大看點,是處於大宅中央的木樓梯。建築師的概念是以樓梯的垂直空間,成為自然的通風槽,配合錯層的橫向對流,令屋內空氣流通。在當時現代建築運動(modern movement)席捲全球下,混凝土成為了建築物的主要物料,不少地區獨有的傳統建築已被取締,像達施華這幢作品中運用不同材料的手法,已買少見少。

然而達施華本人,卻是受教於最前沿現代建築教育。她於二戰後入讀倫敦建築聯盟。該校自1930年代起便以現代建築作為課程重心,戰後的首任校長哥頓布朗(Gordon Brown)也是早年的畢業生,50年代更到香港大學成立建築系。當時年僅29歲的達施華,憑個人獨特的身分及魅力,得以躋身於在英舉辦的第六屆「國際現代建築大會」(Congrès Internationaux d'Architecture Moderne),成為唯一的亞洲女建築師與會代表,與柯比意(Le Corbusier)、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等巨擘比肩。

她擁抱現代建築的倡議之餘,不忘故鄉的傳統建築及生活經驗,遂成為了「地區現代主義」(regional modernism)的始祖之一。50年代,她回到了斯里蘭卡成立個人事務所,並接了不少住宅項目,實踐她的提倡。同時又開始周遊亞洲列國,並萌生書寫「亞洲建築論述」的想法。不過,由於達施華長期四出外遊,加上項目出現施工問題,讓她與一些業主及事務所職員交惡。另一邊廂,同門畢業的鄉里傑弗里.巴瓦(Geoffrey Bawa)學成回來,其個人魅力讓他得到一流的業主以及繪圖員輔助,並漸漸取代達施華在國內的影響力。

結緣港大 教亞洲建築史

此時的達施華萌生去意,於是回到了倫敦。她首先被邀為「弗萊徹建築史」(Sir Banister Fletcher's Global History of Architecture)書寫亞洲的章節,繼而得到了另一個邀請——到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亞洲建築歷史的課程。她的講義圍繞藝術及建築在亞洲現代化的角色,當中包含了東南亞及南亞的建築史。不過當時在港大的學生說,人稱為「銀姐」的她,講義滿滿是亞洲的傳統建築,卻沒有太提到自己在斯里蘭卡的作品。

短短數分鐘 空間轉乘

在港大短暫任教數年後,達施華回到了斯里蘭卡,主理康提藝術中心(Kandy Arts Centre,今Kandian Cultural Center)的擴建項目。這項目盡展達施華將傳統與現代建築糅合的意圖。劇院正門以托拉納(thorana)門廊作為入口,經過摺疊狀的木涼棚大廳,然後進入演奏廳。這段數分鐘步程間的空間轉乘,展現了建築師如何將傳統及現代建築方式共冶一爐——步程終點的演奏廳由斜屋頂覆蓋,木桁架結構讓中央得以成為無柱空間的方法,正正是從現代建築提倡的「自由平面」中演化出來。可惜因建造時缺乏具經驗的結構工程師,屋頂於建築物完工之時倒下,並需要重建,也可能正因如此,康提藝術中心成為了達施華在1998年離世前的最後落成作品。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