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飯:南瓜炒米粉 把台灣味道帶回家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29日

【明報專訊】10月初抽空跑了一轉台灣,因着颱風「小犬」作伴,沿路風光都大打折扣,幸好腸胃被好好善待。有天我在飯桌前吃着吃着,按捺不住跟旅伴說:「我從未試過旅行可以吃這麼好!」他一臉詫異:「旅行不就該這樣嗎?」說是「吃得好」,並非有多闊綽奢華,而是得以嘗到在地食材的原有風味,只要用料新鮮,即使是平凡的食材,簡單烹調也就足夠好吃。我們在台南巷子一家小店,點了幾道台式小菜,其中一道「南瓜炒米粉」,軟腍的南瓜蓉融入米粉當中,每一口盡是金黃,吃下順滑爽口。舌尖還在躍動之際,我的腦袋已在盤算,南瓜、五花肉、蝦米、米粉……就這幾種食材,在香港也能做到吧,回到家裏廚房,捲起衣袖試做看看。

在地食材 吃出鮮味

這趟台灣之旅,我們一路由台東、台南吃到高雄。其實我們並非刻意打造美食之旅,旅伴跟我平日甚少四出吃喝,不會跟着食評去「搵食」,也不愛揮霍在餐廳帳單上,畢竟在香港即使花上百元吃碗麵,換來的可能是味精湯底,鋪上凋零的肉片和半邊雪藏蝦。來到台灣,吃什麼都覺得很划算,幾個銅板便可換來足料實在的料理,除了物價差異,跟食材來源、新鮮度也有莫大關係。

我們在台東的酒店吃火鍋,看上去只是一般的鴛鴦鍋,但配料是當地關山牧場的梅花豬、在鹿野放山跑的玉米雞,侍應特地逐一介紹蔬菜品種,着我們嘗嘗當地野菜。美食當前,我們不善形容有多美味,不禁庸俗地讚歎:「豬有豬味,雞有雞味,菜有菜味。」乍聽像是廢話,但細想上次嘗到如此突出的食材鮮味是何時了?已經想不起來,最後我們把湯底喝清光。

初嘗原住民香料蕨類

另一晚,我們預訂了一家小餐廳的「無菜單料理」,餐廳位於花東海岸公路旁一座小房子裏頭,每晚只接待數枱客人,菜單按時令食材轉換,不忘融入在地農產和海產。開首的手工麵包配上混入馬告的特製牛油,馬告是泰雅族語的稱呼,又名山胡椒,帶黑胡椒和檸檬香茅香氣;前菜沙律加入一種名為「過貓」的蕨類,原住民視之為滋補健康的蔬菜,夏天颱風季正好當造;主食絲瓜海鮮燉飯,像是絲瓜海鮮湯的變奏,把鮮味都濃縮在飯粒裏頭;一直到甜品都是誠意十足,用香米做的焦糖布丁是來自不遠處的長濱鄉,每口也富有米香。雖然這段行程遇上壞天氣,看不見「台東藍」,但餐桌上的風景卻令人留下深刻的台東印象。

老派「手路菜」

在台灣各地嘗到的料理,不論是用料、調味和煮法也不盡相同。來到台南,嘗到牛肉湯、肉圓、碗粿、白糖粿等經典小吃,但讓我念念不忘的是一家巷子小餐館,餐館裝修看來簇新,該是年輕人開的店,賣的卻是老派家常「手路菜」。手路菜(tshiú-lōo-tshài)是閩南語,可理解為拿手好菜,餐單一整列都是台式古早味(kóo-tsá-bī)菜式,大部分菜名於我們也很陌生,隨心地點了魷魚螺肉蒜湯,配上招牌南瓜炒米粉、酸菜三層肉。

魷魚螺肉蒜是用乾魷魚、螺肉、豬肉熬的湯,蒜是指蒜苗,菜名已直截了當道出主要湯料,茶褐色的湯頭盡是海味的鹹香與甘甜,呷一口頓覺暖和舒暢。回來查找,始知這是早年的酒家菜,舊時在節慶宴客才登場,加入進口螺肉罐頭算是矜貴,故取了螺肉,還要用盡罐中殘餘的螺汁熬湯 ,不浪費一點風味。接着上場的是南瓜炒米粉,這碟黃澄澄的米粉讓我們很是好奇,眼見碟中都是我們熟悉的食材,卻從沒想過如此配搭,還誤以為是新派台菜,後來才知道這是台灣媽媽都會做的家常料理,它不似港式炒米粉般乾身,吸飽湯汁依然Q彈,加了肥豬肉特別香口,夾着南瓜卻不覺油膩,我們一口接一口很快便吃清光,接着再添一碗白飯來伴酸菜三層肉,好不滋味。

影像大可用相機記錄,食物的風味只能存在記憶裏,還有就是肚腩多了的那一圈脂肪,恰如這家店名「添厚」,回程時二人身子均添了些厚度,看來要一段時間才消退。下次再到台灣不知是何時,唯有閒時做做台式料理,如這道南瓜炒米粉,重溫一下樸實的「台味」 。

南瓜選水分較多品種

南瓜炒米粉又稱金瓜炒米粉,在網上查找到的食譜大同小異,分別在於煮米粉的前期工夫,還有就是配料和調味。我嘗試根據在台南吃過的,結合不同食譜做法再加以調整。

或許是南瓜品種不同,而且我在醃肉和煸炒配料時也加了一點豉油提味,做出來的炒米粉色澤偏深,呈橙黃色,但口感和味道還算相像。要做到濕潤的口感,煮南瓜時不妨下多一點水,這樣即使油分不夠,米粉也不會乾澀。

做這道炒米粉,建議選用水分較多的南瓜品種,例如本地街市常見、長身的中國南瓜。日本南瓜、栗子南瓜等果肉較綿密,煮起來偏乾身就不太合適了。

南瓜炒米粉。食譜

【材料】(2人份)

‧南瓜……200克

‧五花肉……100克

‧蝦米……1湯匙

‧葱……2至3條(可用芹菜代替)

‧紅葱頭……數粒

‧米粉……半包(130克,我用新竹米粉)

‧豉油……1茶匙

‧米酒……1湯匙

‧白胡椒粉……適量

‧水……300毫升

(包括50毫升蝦米水、250毫升煮米粉剩下的鹽水)

【做法】

1.南瓜用菜刀去皮,再用匙羹刮走瓜籽,切片後切成幼條

2.預備配料:五花肉切條,用鹽、糖、豉油、白胡椒粉先醃好;蝦米洗淨後泡水;紅葱頭切薄片;葱切成葱花

3.燒滾半鍋水,加入1茶匙鹽、少許油,把米粉放入水中煮30秒

小貼士:不同牌子米粉成分、粗幼各異,烹煮方式和時間略有不同,建議參考包裝袋說明

4.撈起米粉,略為瀝乾後放入碗中,加蓋燜着備用(不少食譜均建議這做法,說蒸氣可令米粉更Q彈。起初我擔心這樣會令米粉過熟,豈料翻開時米粉依然乾身,下鍋炒也沒糊掉)

5.燒熱鐵鑊,下多點油(約3至4湯匙),用中火炸香紅葱頭片,看到葱頭色澤開始轉為金黃,調至大火逼出油分,迅即用濾網撈起

6.開中火,用鑊中的葱油炒蝦米,可見蝦米冒出水泡,逐漸聞到蝦香

7.調至中大火,加入五花肉爆炒,逼出豬油

8.加入南瓜條,輕輕拌炒至軟化,加入豉油、米酒炒香,灑上白胡椒粉,再加入蝦米水及米粉水煮滾,至南瓜可輕輕夾斷便可

9.取出米粉,略為剪斷後下鍋翻炒,待米粉充分吸收湯汁,試味看看是否需要加鹽調味

小貼士:用木筷子炒米粉比起用鑊鏟輕易,也不怕弄斷米粉。一隻手拿着一支筷子,重複挑起米粉再撥散,便可將材料和湯汁混入米粉當中

10.最後拌入葱花、炸過的紅葱片

涼拌南瓜片 酸甜開胃

剩下來的南瓜,刮掉瓜籽後便可存放在雪櫃備用,若想換個口味,不妨做一道涼拌菜。這味百香南瓜也是來自台灣,友人在盛夏到訪花蓮,民宿主人用百香果配搭南瓜,於是回來試做。我在她家裏初嘗這種吃法覺得驚喜,用鹽醃過的南瓜片口感爽脆,拌入百香果汁和檸檬汁,酸酸甜甜帶果香,很適合作開胃菜,也可當作為點心零嘴。

百香南瓜。食譜

【材料】

‧南瓜……200克

‧鹽……1茶匙

‧百香果(熱情果)……1個

‧檸檬或青檸……1/4個

‧糖……半茶匙至1茶匙

(可隨個人口味調整)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籽,刨成薄片

2.加鹽後用手拌勻,直至鹽粒融化,南瓜表面出水,靜置半小時左右

3.倒掉鹽水,用冷開水冲洗南瓜片兩至三遍,去除鹽分,再用手榨乾

4.切開百香果頂部,用匙羹刮出果肉果汁,連檸檬汁、糖加進南瓜片拌勻,放雪櫃醃漬數小時至一天便可食用

【廚房裏的碎碎念系列】

文、圖˙ 屈曉彤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