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像導演列尼.史葛(Ridley Scott)執導的《拿破崙》,於11月23日(上周三)在法國公映,法國有不少拿破崙迷爭先蜂擁觀看,入場滿心期待,離場罵聲不絕。正所謂「期望愈大,失望愈大」,這部耗資2億美元的大片在法國皇帝的故鄉,票房雖然優異,但評價卻慘不忍賭。有網民用「失望(déception)」、「垃圾(nul)」、「可恥(scandaleux)」這些字眼來評價這電影,社交媒體上更是怨聲載道。有法國網民嘲諷,「我們能對英國導演執導的拿破崙電影有什麼期望?」
事實上,不少法國人對拿破崙的狂熱程度不亞於一般歌迷或球迷;拿破崙迷有着自己的群組討論,也有各種迷因圖,甚至有拿破崙迷重演滑鐵盧戰役的大型活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Reconstitution du bicentenaire de Waterloo」)。面對史葛此作,法國媒體和網民均以一句與拿破崙歷史軼事有關的迷因術語來形容:c'est la Bérézina!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猶如別列津納河戰役再現」,泛指種種「災難級事情」。術語出處可追溯至拿破崙軍隊在今天白俄羅斯的別列津納河戰役中落荒而逃的尷尬場境,想當年,拿破崙於逆天氣候中苦戰,在沙皇軍隊連番痛擊下,法軍死傷慘重。倘若大家到維基百科中文頁查看,會得出「拿破崙小勝」這答案;然而,對法國人來說,那場戰爭乃大敗且輸得極之難看,整場戰役猶如「災難」般,所謂「小勝」也僅僅是拿破崙撿回了小命而已。
法國影評圈不分立場一致不滿
在法國著名電影評論網站Allociné上,普羅大眾對《拿破崙》的評價均很糟,只有2.5顆星(滿分為5顆星,而一般合格的電影平均都有3星),影評圈中無分政治立場均對這電影十分不滿。屬保守派的《費加羅報》(Le Figaro)嘲諷指「這部電影根本可以稱為『帝國下的芭比和肯恩(Barbie et Ken sous l'mpire)』」;而立場偏右的Le Point周刊更直斥它反法親英;就連一向不大喜歡拿破崙史的左翼報章《解放報》(La Libération)也用「炒車(crash)」來形容這電影,更抨擊它為一部粗製濫造的傳記片,批判它對這號「神話人物」的描寫過於表面和刻板化。此外,立埸傾左的L'Obs周刊在稱讚影片對戰場上的畫面處理同時,卻批評它是一部「略有遺漏的偉人簡述」劇情片。法國電台的節目主持人露西.歌莫奧(Lucile Commeaux)在節目中提到,「史葛在意的似乎是把戰爭的大場面刻劃得活靈活現;至於其餘的,就是說政治方面,他選擇用一種浮誇的手法去表達,不過這種方式也相當有趣」。
上述評價似乎均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看法,為此筆者特意訪問了法國歷史學家文森.海格勒(Vincent Haegele),以及拿破崙學院(l'Institut Napoléon)的歷史學家大衛.尚特拉納(David Chanteranne),希望從歷史學角度更深入分析這部電影。海格勒表示史葛的電影只着重抽取了「反拿破崙派」的一些偏頗說法,將其描繪成一名嗜血暴君。不過,海格勒認為,電影又未至於淪為「恐法」或「反法」如此誇張;他指出,史葛成功地展示出19世紀初英國報章描繪拿破崙的諷刺漫畫形象,當時英國媒體能肆無忌憚地將鄰國元首嘲笑為「穿著約瑟芬襯裙的小矮人」,可算是完美地折射出當時英國在歐洲諸國中較獨特的新聞自由風氣。這部電影的主線,就是以皇帝與他生命中的女人約瑟芬.博阿爾奈(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之間激情澎湃、跌宕起伏的關係而展開。這名女子善於社交,幫助不善社交的拿破崙融入法國上流社會。上述提過的電台主持歌莫奧在節目中也稱讚導演對於約瑟芬在戲中的形象處理,她認為電影中突出了約瑟芬人性的一面,更刻劃出她現代女性的形象。尚特拉納(Chanteranne)則向筆者表示,這部電影非常成功的地方,在於它通過訴說拿破崙面對約瑟芬時的脆弱,去刻劃這個傳奇人物人性的一面。
「我覺得史葛可以去拍《拿破崙大戰喪屍》」
然而,史葛的作品中亦充斥着不少歷史謬誤。海格勒便批評,電影從戰役到個人的描述均錯漏百出,例如導演編造了拿破崙時期大炮轟擊埃及金字塔的場景,以及把這個法國皇帝的戰爭說成只是為與愛人團聚而戰,這一切均與史實不符。他又指出,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既不是史葛所選擇展示的歷史角度,亦不是其細節有多符合史實,「我覺得史葛甚至可以去拍一部《拿破崙大戰喪屍》,這是他藝術創作的權利。可是,這部電影對拿破崙的政治策略以及對當時的政治狀况詮釋有欠公允,此舉會令觀眾對拿破崙的政治及其對後世意義的理解產生極大偏差」。尤其片末,史葛指出這名法國皇帝要為他戰爭造成的300萬人之死負責;的確,當時法國征服了不少土地,且被視為推崇帝國主義的霸權(德語區數個大國對法國尤其不滿),但實情是拿破崙在戰爭中常站於被動和防禦狀態,甚至在大部分戰爭中,他都沒有主動出擊。
學者:專制但非獨裁 拿破崙提倡人權
在這名君主去世200多年後的今天,法國人仍然對他既敬佩又憎惡,有部分人看法和電影所描繪的「暴虐拿破崙」不謀而合。法國左翼一般認為拿破崙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獨裁統治的先驅,奠定後來獨裁的基礎,身為拿破崙學院的學者尚特拉納則認為這說法並不妥當,「拿破崙政權可被界定為『專制政權』,但它絕非現代意義上的獨裁,因為它並不鼓吹種族主義或極權主義意識形態,而且這個政權更為第一帝國奠下了制衡機制」。拿破崙既支持大革命又會提倡人權,在當時的眼光來看,思想十分前衛,尚特拉納指出,「當時歐洲的君主國給予貴族特權,而拿破崙則倡導自由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的價值觀,因而得罪了歐洲貴族和其他既得利益者。拿破崙就是法國大革命精神和共和國自由思想的載體,象徵着改革和創新,其他君主制國家根本不希望一個高舉自由主義的法國在歐洲佔主導地位。雖然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和俄羅斯無疑是 『個人野心膨脹 』的表現,但大家別忘記,拿破崙總共要抵禦對抗至少七個由歐洲各國所組成的聯盟」。
刻板印象或致大眾誤解法國
若單單說拿破崙是名霸主,或嗜血兇殘的暴君,恐怕並不恰當。法國大眾,尤以右翼為主,多讚頌拿破崙留下的大量政治和文化遺產;事實上,現今的法國仍受惠於當時拿破崙所實施的各種改革:從宗教自由的確立,到法治精神的推崇(例如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法典〉,以及負責核實法律合憲性的國務委員會等),以至文化遺產的傳承(例如他所建造的凱旋門,以及他所訂立的街道編號制度等)。
指爭議屬英法文化戰爭 未免偏頗簡化
法國人對拿破崙的愛恨交纏絕不限於圖騰式崇拜。有見部分香港評論人將這部電影的爭論描繪成單純的英法文化戰爭,這樣的說法未免有失偏頗,把問題簡化。從上述可見,法國人也會欣賞片中優秀的部分,但更多人會擔心,一旦不諳歷史的普羅大眾只吸收了史葛留下的刻板印象,就會對法國產生許多誤解。海格勒不忘提醒我們,「拿破崙在今天的法國仍然受到議論,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但這說明這名法國皇帝的形象在今天仍然具有實質意義,證明他具有劃時代的影響。無法理解這道理的人,不會有辦法去理解整個法國的法制,以至文化。遺憾的是,史葛的電影完全沒有意欲去探討這層深遠的意義」。
文˙PHAM Quang(法國記者,主攻法國和亞洲政治社會新聞)、黃懿欣(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博士研究生,同時為 CNRS 旗下 IIAC 研究所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