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浪漫不吸引 愛情非必需 無性戀者一個人盡興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24日

【明報專訊】聽日係咩日子?又到聖誕節,每逢過時過節,少不免會被問一句「約咗邊個?」也會突然被平時無乜兩句的人關心感情狀態。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月初公布《牛津英語大辭典》的年度字「rizz」,取自charisma(魅力)一字,尤指吸引浪漫對象或性伴侶的能力。但在戀愛世界中有一小撮人名副其實如林家謙《一人之境》的歌詞所言「一個人也可以盡興」,更難以從他人感受到浪漫和性吸引力——佢哋係不追求戀愛關係的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者。

無性戀≠無浪漫戀

本月10日舉行的LGBTQIA+社群嘉年華「Pink Dot HK 一點粉紅」跟區選撞期,這可能是一個大眾的關注點,但記者留意到的是首次在嘉年華擺攤的無性或無浪漫戀團體「無性群象」(A-lephants),團體名字中的「A」,代表LGBTQIA+的Asexuality(無性戀),解作極少或感受不到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者,同時亦代表Aromanticism(無浪漫傾向),即對任何人感受不到浪漫吸引力(romantic attraction)。

無性戀跟無浪漫戀是兩個不同的光譜,譬如說一個人可以同時是無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無性戀者可能會經歷多種吸引力,例如浪漫吸引力是與他人建立浪漫關係的渴望;審美吸引力(aesthetic attraction)是對人外表的欣賞;感官吸引力(sensual attraction)是跟一個人進行感官(不是性)接觸的欲望,如擁抱或親吻。

愛情三角理論太狹隘

記得以前的中學通識課通識課中,有教由美國心理學家史登堡(Robert Jeffrey Sternberg)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指愛情主要由3部分組成:「親密」——即伴侶緊密地溝通,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和依靠,彼此信賴和體諒;「激情」——即兩人彼此吸引(包括浪漫吸引和性吸引),產生與對方結合的欲望和經歷感官刺激的動機;「承諾」——是愛情中的理性部分,包括確立短期的戀愛關係和長期的婚姻關係。如此看來,愛似乎離不開浪漫吸引力和性吸引力。「理論出來就是被人推翻的。」「無性群象」成員PK這樣說,這句話旁人聽上去或會覺得是離經叛道,不過她的意思是愛其實有很多種,包含親密和激情要素的浪漫愛(romantic love)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普遍人對「愛」的印象。

不談戀愛很奇怪?不想做愛是性冷感?無性戀者或無浪漫戀者經常面對這些質疑。PK說現代人對愛的詮釋有時會局限於性吸引力或浪漫吸引力,這些吸引力可能源於亮麗的外表、個性的魅力,她不禁想:「美感上的吸引力,可能就是欣賞你的外表,就像欣賞藝術般,並不代表我就一定會想跟你發生性行為。」PK深刻記得在Pink Dot擺攤遇見一對情侶,女方跟疑似是無性戀者的伴侶說:「你不跟我做愛,是否不愛我了?」似乎性跟愛在普遍人眼中是不可分割的。

匯流愛必須經雙方協議

有一種愛是不受「性」定義的,那是由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的匯流愛(confluent love)。 團體成員Yumi解釋,在匯流愛的概念中,愛情是流動的、純粹的關係,不講求佔有,接受開放式和異性戀以外的戀愛關係,強調雙方開誠布公地溝通,毋須削弱身體自主來迎合對方。一說到開放式關係,便會想到那是不專一、不忠貞的行為,PK認為這是關乎consent(同意)的行為,匯流愛提及的開放式關係是經雙方協議,而不是單方面同意的,她笑言「單方面(同意)那些是出軌」。她認識一些無性戀者,其伴侶卻不能滿足其性需要,又或者是情感需求時,雙方會協商,商討一個皆大歡喜的方案,例如容許彼此去外面找第二個。

說回Asexuality無性戀,不是「無性」嗎?為什麼PK提到性需求?重溫一下上文簡略地說了無性戀的定義,無性戀者或會被人的外表吸引,但難以產生性慾,並非必然「零性趣」,在沒有感受到性吸引力下仍可能會出於某些原因,跟他人發生性關係,因此無性戀不等同重視精神交流的「柏拉圖式戀愛」(platonic love)。無性戀分很多種,其中有:

•泛浪漫傾向(Panromantic)

•排除性別和性吸引,對任何人都能感到浪漫吸引

•無浪漫傾向(Aromantic)

•對任何性別的人都感受不到浪漫吸引力

•酷兒拍拉圖式關係(Queerplatonic relationship)

•沒有浪漫及/或性吸引,但超過友誼的親密關係;關係中可有單一伴侶或多個伴侶,也可以是開放式或不開放式關係

•丘比特性戀(Cupiosexual)

•感受不到性吸引,仍會與伴侶進行性行為

無性戀並非新興概念,推廣無性戀議題的網站AVEN(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早在2001年成立,以網路論壇為中心,為無性戀者和有疑問的人及其伴侶、朋友和家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來討論其經歷。LGBTQIA+每個字母代表的不同身分,或是標籤,「其實最終是在講愛,最終如果說是soulful(靈性上)的大同世界,你不需要用任何的標籤去講自己」。Yumi說,這麼多terms(詞彙)是幫助人嘗試形容或認可自己當下的性傾向,而性取向是流動的,也就是有機會隨時間改變。

好奇試芫荽 不代表愛吃

說到性取向未必固定,很多人或者會好奇:「咁即係你未遇到啱嘅人啫?」這就好比跟一個受情緒困擾的人說:「你點解唔開心?你唔好唔開心啦。」假如這樣解釋不夠清楚,用食物來形容或許更中肯。PK說:「就像芫荽一樣,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愛吃的人會很不喜歡。如果有一天我嘗試它的味道,可能是出於好奇,不一定是因為它吸引我,也不關乎我是否遇上一個能把芫荽煮得好食的大廚。」對無性戀者來說,愛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未找到(愛情),是我不需要。」PK很酷地說出這句話。

坊間有不同性取向測試,學術界發表過「無性戀鑑定量表」(asexuality identification scale),卻沒有測試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否無性戀,至少同性戀者還能透過喜歡別人來判斷,那麼Yumi和PK是如何認知到自己是無性或無浪漫戀者?也許不會喜歡上別人,沒意欲建立親密關係,又或是對性沒有興趣,就是鑑定方法。

「大學5件事」令人窒息

Yumi想起大學5件事,就是玩Ocamp(迎新營)、出pool(拍拖)、上莊、住宿舍和做兼職,像是玩Ocamp遊戲中少不免會有skinship(身體接觸),也會聊起「status」(情感狀態):「通過你報status,你說自己是A(available,單身)幾(拍拖次數)時,評估你是否一個值得交往的對象」,那個過程令人窒息,Yumi沒有結識戀愛對象的意欲,感覺自己被迫要跟從這些規範。對於那些遊戲營造的「戀愛氛圍」,她並沒有樂在其中。她後來才知道這種對戀愛的「無感」,原來可以被定義為「無性戀」。

PK回想過往經歷,小中大學只要跟異性走近,同學便起哄,人就像是與生俱來就有拍拖的需求,「(身邊的人)甚至可能有著校服拍拖的情意結」,但她卻無動於中,對談戀愛沒太大欲望,更發現每次對方想要確認關係時,她都只當對方是朋友,「一些身體接觸對我們(無性戀者)來說是表達友善的方式,不一定是浪漫愛」。她抱着求知的態度,上網搜尋「會唔會有人唔鍾意拍拖」,加入了美國和菲律賓等地的無性戀facebook群組交流,接觸不同資訊才了解到自己可被定義為無性戀者,不禁慨嘆:「(香港關於)無性戀的資料是極少。」

容許為自己性取向下定義

「Elephant in a room」(房間裏的大象)是「無性群象」團體的命名起源,意即無性戀的議題很重要,卻被大眾忽視,甚至避而不談,她們成立「無性群象」便是為了提供一個令人安心的空間,討論自己對性的探索。無性戀者跟無浪漫戀者,很多時會被問到:「為什麼你會感受不到性或浪漫吸引力?什麼是浪漫吸引力?」PK直言自己感受不到浪漫吸引力,自然很難具體解釋,這些問題便成了一個loop(循環)。她意識到無性戀的概念仍存在無法詮釋的地方,而對性的困惑有那麼多的時候,或許取「包羅萬象」其意為名也很貼切,也就是容許不同人對自己的性取向下定義。異性戀、同性戀、無性戀,什麼標籤都好,只是對自我性取向的認同,每個人對性的看法都不同,就如日劇《不能相愛的兩個人》提及:「要將戀愛這種流動、變化不停的概念,套用在全人類身上,是絕對不可能的!」

文˙ 姚超雯

{ 圖 }姚超雯、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