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1夜 黃昏之約+清早導賞 米埔小住 盡享觀鳥良辰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明報專訊】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大量候鳥南遷,米埔自然保護區是牠們的中轉站之一,黑臉琵鷺、琵嘴鴨、赤頸鴨、針尾鴨、青腳鷸、紅腳鷸等有機會途經,是觀鳥的最佳時機。以往由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辦的米埔公眾導賞團,多為歷時4、5小時的體驗活動,對大自然愛好者來說或有點意猶未盡。最近保護區完成多項設施升級工程,新增2日1夜住宿體驗,讓大家晨早起來聽着鳥鳴吃早餐,把握每分每秒投入大自然之中,感受米埔的日與夜。

由昔日斯科特野外研習中心重建而成的斯科特訪客中心,除設有多個學習及活動區域如餐廳、禮品店、天台花園等,還新推出「米埔的日與夜」住宿體驗。中心設有9間配有露台及獨立浴室的雙牀房間,房間設備跟一般酒店相若,包括免費無線網絡、電視、迷你雪櫃、電風筒、電熱水煲等,但為了減少垃圾,中心建議住客自備牙刷等個人用品,避免使用即棄用具。

想於斯科特訪客中心留宿,可參加2日1夜「米埔的日與夜」活動。參加者以2人1房為單位,入住當天於元朗集合,乘專車往米埔保護區後,先參加約1小時的黃昏之旅,在淡水沼澤欣賞日落景色。晚上在餐廳享用簡單中式晚餐,之後可進房休息。翌日享用簡單西式早餐後,便有約4小時生態導賞活動,由專業導賞員講解米埔各種濕地生境,包括:魚塘、基圍、蘆葦叢、紅樹林及淡水塘,並於全新觀鳥屋及木棧道上觀察野生動物。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料指出,原來大部分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於黃昏及清晨都較活躍。這個2日1夜活動正好讓大家一次過體驗米埔的日與夜,比以往的半天導賞更能深入了解米埔濕地生物的多樣特質。

新建1公里無障礙木棧道

除了訪客中心,觀鳥屋及教育中心亦換上一番新景象。首先是新建長約1公里的木棧道,讓大家舒適地在保護區漫步欣賞自然風貌,路面按無障礙設施的標準設計,闊度最少達1.65米,讓輪椅使用者也能暢通無阻。

此外,木棧道架設在原有的水泥小徑上,並在水泥路和木棧道之間預留了最少6厘米的空隙,這樣做除了配合保護區的自然風貌,亦能減少對野生生物的影響,令細小的哺乳類動物及無脊椎動物如歐亞水獺和蛇類等容易通過。

全新觀鳥屋大三成 自然通風

另外,兩座全新觀鳥屋亦相繼建成。「賽馬會翠鳥觀鳥屋」主要讓公眾及學校團體使用,另一座3層觀鳥屋「賽馬會魚鷹觀鳥屋」則專為專業研究人員及觀鳥人士而設,除了有無障礙路面通往觀鳥屋下層,更採用自然通風設計,加入百葉簾及太陽能發電風扇,面積亦比原有觀鳥屋大三成,讓更多遊客同時觀鳥。●

■米埔的日與夜(住宿體驗)

對象:8歲或以上;8至17歲參加者必須由成年人陪同。每團上限16人

價錢:$2600/2人(包1晚住宿,晚餐、翌日早餐及導賞團)

預約網站:shorturl.at/iEWX2

查詢:2526 1011(辦公時間)

文:顏燕雯

模特兒:Pamela、Karlie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好去處]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