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金手指》:一場改朝換代的尋租遊戲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14日

【明報專訊】電影《金手指》把觀眾帶回1970/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前的ground zero,導演莊文強口中的「國際金融中心原址」。令人眩目的包裝、服飾、道具,重塑一個看似單憑信口雌黃就能飛黃騰達的黃金年代。英雄或梟雄總是時勢所造,一宗世紀空前的跨國經濟罪案,就是在特定的經濟條件下產生「百年一遇」的契機始能肇事。

電影以1977年警廉衝突拉開序幕,而非主人公「程一言」(梁朝偉飾)來港的第一視點,或許令人不解,實則非常點題。有論電影的主題是謊言與詐偽,又或是金主與財技,從宏觀角度出發,故事的語境脈絡(context)就是3個「i」:internalising externalities(內化界外效應)、information asymmetry(資訊不對稱)及intermediation(中介化)。

1.一切因產權而起

1970年代環繞香港的主題是發展與改革,既是新界的全面開發,也是社會制度的全面改革。沒有新市鎮的大興木土,就沒有大量鋼材建材的需求,也不會令程一言萌生來港東山再起的念頭。然而開山填海、農地買賣又與界外效應有何相干?

一切得從1971年履新的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說起。成長於「獅子山下」年代的香港人,對麥理浩主政10年的「德政」早已耳熟能詳,曾經對香港的「制度優勢」引以為傲,把公共行政的理性、科學、廉潔視為理所當然。近年解密的英國政府檔案顯示,英國防衛及海外政策委員會(Defence and Overseas Policy Committee)早於1969年已意識到1997年新界拓展條約期滿,屆時中國必然會收回主權[1],翌年一份名為《香港:長遠研究》的機密報告更預期,香港會在1980年代出現信心危機、人才外流、外資撤資等風險[2]。甫上任的麥理浩已在思考未來與中國政府談判的策略,1972年致函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的電報中,便勾畫了長遠的「香港本地策略」(domestic strategy for Hong Kong),致力「房屋及市區重建、中學及高等教育、交通、社會服務、文化發展、市區及鄉郊環境改善」[3],以提升香港的工業實力、公民自豪感,以及對中國的經濟價值,藉此增加英方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廉政公署的成立,一改香港開埠以來所奉行間接管治(indirect rule,詳見第十四任港督盧吉所著The Dual Mandate in British Tropical Africa一書)方針,將本地人自行管治基層生活與地下秩序的權力收回,重新整頓因政策失效而產生的界外成本。套用《金手指》裏頭的資本市場世界觀,港英政府厲行廉政就像一公司準備上市前「執靚盤數」,重新實施有效管治,好讓在未來「買家」面前提高叫價。

另一方面,港英政府透過開發新市鎮,全面整合和收集了鄉郊的土地產權,屯門、沙田等地的填海則近乎無中生有地創造大量土地,同時帶挈了農地的持有者和投機者。賣地收益令庫房收入大增,令政府得以公共房屋向基層市民變相轉讓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而非土地業權),促成戰後最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收買人心之餘也讓利大眾,輔之9年免費教育、公共醫療等福利政策,十餘年間創造了極大的positive externalities(正面界外效益),為經濟騰起的1980年代奠下鞏固基礎。

程一言依靠土木工程的老本行,1970年代已搭上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順風車,尚在綠水青山之間收集土地,還未戴上「白手套」點石成金之際,一盤格局更大、影響數代人的「大棋」已經悄悄在外交舞台上搭建,相比之下,戲中的各方金主充其量都只是過場的跑龍套而已。

2.資訊不對稱的年代

《金手指》來到中段,程一言搭上一班「藍血」富二代之後,接連在股票市場「搭棚」,再配合金牌「莊家」推波助瀾,將「嘉文集團」股價不斷炒高,令小股民趨之若鶩,靠的就是資本市場裏的資訊不對稱。香港地少人多,向來都是流言蜚語的溫牀,在那個傳訊還是依靠「撥個輪」analogue模式的年代,小道消息、內幕貼士就是散戶搵快錢的不二捷徑。

電影中嘉文集團的參照藍本——佳寧置業的股價,在1979至80年期間屢創高峰,股價從借殼交易前的1.5元升至頂峰時的17.9元,如此升幅固然源自案中主腦的連串虛假交易,然而一家名不經傳的企業橫空出現,創辦人以往全無track records仍能撐起股價,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然而回顧當年財經要聞,不難發現那時市場氣氛熾熱,企業併購此起彼落,華資新貴接連狙擊傳統英資大行,正值中英兩國千里之外密談,一場又一場財富爭奪戰同時在中環街頭上演。程一言這類角色不過就是因利乘便,搭上一架由熱錢驅動的順風車。

佳寧案中的關鍵事件,是1980年1月該公司從老牌洋行怡和系置地公司手上,以近10億港元購入金鐘核心地段的金門大廈,猶如戲中所謂在股票市場投下的一顆「原子彈」。不過數個月之前,原來另一顆原子彈早已在中環引爆。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宣布,長江實業從匯豐銀行手上購入和記黃埔9000萬股普通股(佔已發行股分22.4%),成為和黃最大單一股東[4],及後於10月出任和黃執行董事,成為首次入主英資洋行之華商。金門大廈易手後3個月,1980年4月,號稱「世界船王」的包玉剛爵士又與怡和系爭奪另一間英資大行——九龍倉的控制權。及至6月22日,包玉剛宣布動用逾20億元,以增持九龍倉股份至49%,翌日成功收集所需股份成為九龍倉最大單一股東,完成籌備多年的「棄舟登陸」策略,並且成就華資首次在資本市場上擊敗英資的收購勝利[5]。短短兩年之間,兩間曾經掌握香港經濟命脈的英資大行相繼落入華資手中,一個新財富世代儼然揭開序幕。程一言式的旋風崛起,放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絕非稀奇荒誕,倘非市况突變,或許神話得以延續亦屬未知之數。

華商新貴相繼在資本市場上高奏凱歌,除了本身果斷精明之外,站在歷史時刻,成功搭通天地線,快人一步得知改變大勢的消息,自然能夠在資訊不對稱下取得unfair advantages,打響心中算盤,開出「an offer one can't refuse」。《金手指》戲中,程一言在新界農地交易中舞高弄低,看似胡鬧兒嬉,然而從事土木工程多年的他,能夠從各種渠道探聽到小道消息,就是因為掌握了「資訊不對稱」的內幕消息。

那個行將變天的時刻,到底是未來新貴眼光獨到還是被時代選中,答案可能只有天知道。1977/78年間,「四人幫」下台不久而鄧小平剛剛第三度復出,中英關係慢慢解凍,港英政府仍在努力尋求對話途徑之際,一眾英資大行如怡和、和黃則繼續其海外擴張策略,以多元化策略(diversification)分散其投資風險(同時亦種下日後過度借貸和大幅虧蝕的伏線),本地華資卻逐步以企業併購來取得稀有的工業土地,藉着改變土地途以釋放當中的潛在價值。華資地位上升與中國開放改革的機遇重疊,產生的能量就如在雪廠街釋放數枚經濟原子彈一樣。

港英當局歷經多次非正式接觸,直到1979年3月麥理浩方才獲邀前赴北京正式拜會鄧小平。會上鄧小平首次直接提出香港前途問題,強調香港主權屬於中國,不管將來的政治方案如何都會視為一個特殊地區,並請「投資者放心」[6]。 自上任以來已將新界租約問題視為重任的麥理浩,試圖就新界新批土地期限向中方取得明確的答覆不得了領,鄧小平只表示1997年中國可能收回香港,亦有可能維持現狀(此說法只見諸英方檔案而未見中方記錄)[7]。香港前途談判於1983年正式開始之前,當時的500萬香港市民,除了政府高層及接近行政會議的少數權力核心成員以外,大部分仍然如在夢中。然而早於1978年11月,包玉剛已跟復出不久的鄧小平秘密會面,[8] 而李嘉誠亦於同年獲邀參與十一國慶香港觀禮團而首度踏足北京。[9]香港華商秉承多年長袖善舞的作風,向來善於把握轉瞬即逝的機遇。反之英商雖然同樣擁有高層聯繫(怡和大班乃行政局「當然」成員),礙於文化差異或偏見,可能傾向英方當時以「主權換治權」或以「管理合同」等形式[10]延續管治的主觀意願,所作的商業決定難免有偏失或延誤。無論是程一言這類的巧取豪奪,抑或是改朝換代的「大刁」,「資訊不對稱」往往成為影響勝負天秤的關鍵。

3.中介的森林 尋租的冒險

21世紀快將完結四分之一,地球早已是平的,一切交易幾乎都能在虛擬平台上完成,貨幣也愈來愈電子化。上世紀末互聯網革命引發各行各業的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讓供應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或是再中介化(re-enter mediation)出現了各種新的平台來配對需求與供應,消費者早已習慣在網上搜尋the best deal或獲取資訊,傳統中介(intermediaries)如銀行、大眾媒介、百貨公司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把關者(gatekeeper)也不再壟斷資金、信息、物流的來源。再者,2007/08年金融海嘯後的全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各地充斥廉價資金,銀行的中介化作用早已今非昔比,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s)累積蒐集小存戶的零散資金再拆出大筆貸款以賺取息差的生意模式,早已是無利可圖的雞肋。對於渴求融資的投資者而言,透過銀行借貸亦是過於迂迴而且限制太多。初創企業直接問諸PE/VC(私募/風險基金),幾輪募集資金後包裝上市,既可跳過中介而又能不斷提升企業估值,「金手指」印股票的過程早在前期融資回合已經下了暗盤,傳統銀行家的角色幾近可有可無。

可是1970/80年代交界,資訊科技遠不如今日發達,銀行仍是大型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今天的一眾所謂「地產霸權」,當天猶如start-up規模,開發新樓盤都得靠銀行借貸,而且無論住宅、工廠、寫字樓都傾向盡快全數放售,以期貨如輪轉回籠資金,鮮有囤積存貨或留為收租之用。那時莫說銀行大班,就連一個負責審批商業借貸的credit officer也甚受商家尊重,蓋因一份信貸報告就能決定批出貸款金額和利息成本。

正正是在這種供應方主導的行業環境下,把關者控制了資金的流動,也造就了程一言這類角色,利用各種或明或暗的放利以至賄賂手法來尋租(rent seeking),無論是競爭對手的高層,以至頂級知名的銀行家、會計師、律師、證券分析師等,紛紛搖身一變「搭棚大師」,利益驅使之下將自身的名氣、信譽,甚至是impartiality(公正性)都押上了那道金色大門,那管之後會身陷囹圄甚至魂斷泳池。當時一間全球知名號稱「日不落」的證券行 Vickers, da Costa在1982年10月(即該公司宣布派發每股12仙中期息後不足1個月)發表了以下的投資分析,便可見這場尋租冒險的利益如何蒙蔽了市場參與者:

「1980/81年股票和房地產牛市的結束,以及其間的普遍低迷狀况,對於佳寧集團的利益影響不大。過去的12個月對於佳寧投資而言是一個鞏固期,特別是1981年下半年收購的兩家附屬公司——維達航運和其昌人壽。儘管經營條件不佳,公司仍然與香港置地成立合資公司,持有價值10億港元的豪宅樓盤,以及傳言與香港置地合作參與後者收購香港電燈的主要利益,成功吸引媒體關注。……接下來的兩年對許多香港公司來說可能是一段艱難時期,尤其是像佳寧投資這樣的房地產和航運公司。儘管如此,我們有信心佳寧擁有足夠的管理能力以把握其強大的資產基礎和穩健的財務狀况,在未來幾年實現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增長。

推薦理由:雖然目前很難準確估計佳寧投資的未來利潤,但我們有理由確信該公司本財政年度的收入足以涵蓋全年預期派發每股股息36仙。……此外,我們有信心,公司可以持續保持盈利,特別是來自於房地產、運輸和保險的收入。……一旦信心回歸香港的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加上整體經濟條件改善,我們相信佳寧將在市場中享受到超出平均水平的重新評價。」[11](節譯)

值得一提的是,戲中將英資「怡記行」一眾高層描繪得「熱愛祖國」,誓要一雪「嘉文集團」奪取「金山大廈」之恥。現實中,置地公司從出售金門大廈獲利甚豐,面對當時現金不甚鬆裕的環境,兼且要迎接華資接二連三的收購狙擊,可謂及時之雨[12],豈有報讎之意,不然之後又豈有上述投資報告所述的合作項目。讀者如有與英人交易經驗,當知其表面保守寡言,倘有理想提價兼是現金full pay呈於桌上,大當「倒屣相迎」take the money and run。就如電影Crazy Rich Asians開首一幕,楊紫瓊飾演的富豪在倫敦雨夜入住豪華酒店被拒,轉頭「撥個輪」就把整個物業買下,酒店管家前倨後恭的「變臉」猶勝四川國寶。英人即便吃虧不服,大概就是冷嘲熱諷,充其量是毒舌一番。昔年初出茅蘆,嘗在老牌英資大行權充初級練習生,只見大班在聖誕晚會譏笑當時的民主派立法局議員,聊博一笑便是,豈會慷慨激昂高唱我皇。

尾聲

1970/80年代交界,猶如珠江河口鹹淡水交界一樣,看似平靜實則暗湧處處,幾年過後《中英聯合聲明》簽訂,英資雖然進據交易廣場,保全海岸線一隅,然而城中雖未易幟,但權杖早已默默移交。一場又一場因制度轉變、產權未定、信息混亂而產生的尋租遊戲暫告一段落,過渡期內每年賣地50公頃的限制,變成全港最貴重資產的單邊大挾倉,開啟了一台全民資產升值的快車,所有人都never look back again。《金手指》呈現的確實就是「國際金融中心原址」,是那個雲霧未散,土地業權未明前夕的蒙昧不明,讓投機分子乘虛而入。然而真正的世紀交易,卻在中環千里之外成交,白手套裏的黑咖啡早已無關旨要,結局就讓一切隨風便是。

[1] The National Archives(TNA), FCO 40/79,見張家偉(2022),《英國檔案中的香港前途問題》,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頁3。

[2]TNA, FCO 40/160,見張家偉(2022),頁3。

[3]TNA, FCO 21/1023,見張家偉(2022),頁7。

[4]《工商晚報》(1979),〈長實收購有如投下炸彈 股市今晨狂升 和黃計劃邀請李嘉誠入董事局〉1979年9月26日,頁1。

[5]《工商晚報》(1980),〈船王火速趕返 連夜宣佈大計 廿三億現金反收購 力阻置地吞九龍倉〉1980年6月23日,頁8。

[6]張家偉(2022),頁18-19。

[7]張家偉(2022),頁20。

[8]馮邦彥(2019),頁248。

[9]趙文剛(2009),國慶觀禮之五:觀禮台上的特殊面孔,中國新聞網,見搜狐新聞,2009年9月27日 news.sohu.com/20090927/n267029841.shtml

[10]張家偉(2022),頁49-50。

[11]Raymonde M. Sacklyn (2015). A Short History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and of Its (important) People. Historic Publishing House of Hong Kong. www.tolfin.com//tolweb/finstory/fin_book_c10s1.html

[12]《工商日報》(1980),〈置地出售「金門大廈」 近十億元成交 賺得二億餘元〉1980年1月11日,頁8。

文˙奇夫

編輯•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