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元荃」易明 「乾隆」一頭霧水 尋找香港百條隱世古道

文章日期:2024年02月04日

【明報專訊】一級一級,沿石蹬古道拾級而上,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偶然遇上村民搭訕幾句,便知古道網絡如蜘蛛網般編織得細密,跨區連接不同村落,他們通婚趁墟都靠古道往來。資深行山者郭志標花半生研究古道,把他的所見所聞著成《香港古道行樂》,雖不是百科全書,但整合了百多條古道資料作紀錄,讓它們的存在免於被水泥路取締。

問路石辨方向 貫穿鄉市

在鄉郊地區很少會見到路牌,石屎路也不多,那麼村落之間如何互通?這得詳細說說古道了。稱得上「古」道,至少得有逾百年歷史。正所謂路是人行出來的,郭志標解釋,古道是早在香港開埠前,村民為了來往不同鄉村活動,例如上山採藥、通婚嫁娶、貨物運輸等,利用石塊砌成石級,鋪設成路。他說這些路除了連接鄉村,也是山徑網絡的一部分。如今不少古道隨社會發展被破壞,或改建作馬路,有些則因村落荒廢而無人打理,被野草淹沒,縱然郭志標四圍行山數十載,他自覺「一條路行幾次也未必發現」,要確定他走的是古道、通往何處,往往要來來回回走幾次。

硬要定義古道的話,也許可說是歷史悠久的道路,或者迂迴曲折的鄉村石砌路,但郭志標笑言以前沒有「古道」這個term,他引述《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對道路的闡釋,古道是村莊和墟市間的路,其十字路口會設立標示方向的石樁,即路碑、問路石或認路石。

原來有顆「雄獅拉屎石」

一貫鄉村的「野性」,古道原本沒有名字,郭志標說按《新安縣志》記錄有關山路的部分,多數用「凹(音坳)」和「逕」稱呼,「逕」通「徑」,有小路之意,「坳」則意為兩山之間凹下去的低窪之地,可指山與山之間的道路。譬如說「城門凹」是往來大埔和淺灣(現稱荃灣)的主要古道,至城門水塘建成後,「城門凹」改稱為「鉛礦凹」。古道有長有短,有些方便途人清楚道路的起點和終點,以複合地名命名,例如「元荃古道」,取自元朗和荃灣地名首字。但古道的叫法因人而異,他說古道通常會有一個土名(地名稱呼),是鄉村村民對該處的叫法,還會有行山者因旅途所歷而約定俗成的稱呼,故古道定名眾說紛紜。例如黃大仙龍翔道翠竹花園近九龍坳古道間的山脊上,即獅子山下,有一巨石的土名為「大水浪」谷之「神仙石」,卻被行山者戲稱作「雄獅拉屎石」(文雅一點稱為雄獅拉矢石)。

雄獅聽上去很厲害似的,但以此命名無助行山者辨認路向。郭志標想起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的「乾隆古道」,它其實跟滿清乾隆帝沒什麼關係。「乾隆古道」橫跨九龍和沙田,是昔日沙田村民往返九龍做買賣的主要道路,話說以前在瀝源種植土沉香的農民會將香木經此古道攀山越嶺運到九龍,再經舢舨轉運到港島。郭志標說該古道在1792年(即乾隆57年)由村民捐錢修葺,卻用上乾隆年號起名,作為路名未能讓人辨清方向。如此,他又想到內地的梅關古道,由716年(即開元4年)唐代左拾遺(宰相)張九齡開鑿,也沒用上年號稱之。郭志標笑言本地沒一個法定機構列明古道的正確名稱,有時難分孰是孰非,但認為古道命名「最重要是能突出(古道通往何處)方向,還有地方名」。

由大埔行去沙頭角

有時走上古道,左右皆樹,又或雜草叢生,分不清該向左走、向右走?不妨問問「問路石」。鳳馬古道上有問路石,寫着「左往沙頭角,右往平山仔」,郭志標說在大埔鳳園路,經過墓群入沙螺洞,這段路昔日統稱牛路,路的左邊是對面峒,遠處則有黃嶺和屏風山,走到分岔口就見到上文的問路石,若往左邊向鶴藪水塘前行,便會見到另一塊問路石,指示途人左往船灣,右往大埔,向左行會走上抵達船灣鴉山村的鴉山古道,向右行便是行山人士常用的鳳馬古道。他說一路上看山林風景,目光穿過樹冠,偶然望見對面由屏風山向北伸展的「獅子嘔血」和釣神山等山景,走着走着古道的路逐漸下行,經過苗竹澗、雞公田、刻有「六約路」的界石、石逕咀,抵鶴藪至馬尾下,沿禾徑山廟徑、打鼓嶺坪洋、東風坳行走,此時離沙頭角墟之路不遠矣。由此可見,有鳳馬古道和鴉山古道的沙螺洞,應是通往沙頭角的重要通道,但郭志標說此事現時甚少被談及。

被劃為邊境禁區的沙頭角,今年初再放寬開放,此前記者一直覺得沙頭角接壤內地深圳市鹽田區,地理位置偏遠,又要預先申請禁區證方可進入,難以通達,不曾想會有可以步行過去沙頭角的古道。郭志標翻查資料,發現早於上世紀日軍侵華時,日軍進入沙頭角,途經沙螺洞到大埔。他另於書中引述1941年12月初日軍進攻香港,其步兵第229聯隊第三大隊於12月8日上午進入沙頭角,取道亞媽笏和梅子林之間的山徑、坪輋和沙螺洞前往大埔。他引述《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記載,那時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派遣部隊進駐香港,在沙頭角烏蛟騰村和三椏村、大埔沙螺洞、船灣和九龍坑一帶建立了農民自衛隊和新兵訓練隊對抗日軍。

聽村民口述歷史「好過癮」

提及沙螺洞的歷史,郭志標把他查過的資料倒背如流,沙螺洞村民昔日以農耕為生,主要種植水稻,亦會在砂質土地種甘蔗,至1960年代的沙螺洞仍梯田處處。他說300多年前沙螺洞已是客家村落,包括有張屋村和李屋村兩大村聚居。至1892年太和市建立,出現大埔七約,其中集和約為沙螺洞,7條村落結成聯盟做買賣,古道是村民趁墟的「工具」。

走過的路,通常行完就算,沒想過看似平平無奇的古道背後有深遠歷史。郭志標憶及他自1970年代開始行山,見山路有些是泥路,有些是草披路,有些則是石砌路,覺得有趣,「石砌路的石頭有大有細」,想到古人把石塊搬來搬去鋪路不易,佩服之餘也勾起他對古道周邊村落文化的興趣。他不時與村民打牙骱,細聽村民的口述歷史,「覺得同村民講嘢好過癮」。往往他遇見年長的村民,傾談下發現村民多數少時離鄉別井出外謀生,晚年回來,有些早忘記鄉村周邊的地名,有些講起舊時就勾起童年回憶,跟他分享時難掩興奮之情。對他而言古道不僅是行走的路,還是一個「歷史證明,證明前人來往的要道」,需要保育。

自發保育 整合製作參考書

問郭志標哪條是他首次踏足的古道、哪條古道最難行、哪條最喜歡?他一概回答:「很難說。」因為有些古道他可能早已行過幾遍,但那時還未知那些山徑是昔日古道,難再說回是什麼古道,「(至於哪條古道最難行)其實視乎你的狀態和體能」。不過他建議新手可先試馬鞍山的茅坪古道,「(這條古道)很平緩,走得頗舒服」,該古道的石階整齊平滑,左右嫩葉環繞,景色幽美。他續說,有一些古道的行走難易度時移世易,例如西貢古道「現時因為多了人行,野草生長得沒那麼茂密,道路變得更寬闊」。

「不塗鴉摘花果,不製造垃圾」

說起西貢古道,郭志標又講起古,說西貢古道又名蠔涌古徑,從蠔涌通往大藍湖、百花林和飛鵝山茶寮坳等地,終到達九龍牛池灣。他指這條古道以前很少人行,直到一次山火,野草燒盡後見問路石,方知此路右通蠔涌、西貢,左通界咸、大腦。他續說,西貢古道是以前西貢和蠔涌村民到九龍進行貿易的主要幹道,例如會曬鹽的南圍村民,他們會挑着一擔擔鹽經西貢古道到九龍城賈炳達道市集出售。此外,古道途經的大藍湖和百花林,據說大藍湖居民昔日從事藍布漂染,使湖水變藍,大藍湖由此命名;百花林則有孫中山母親楊氏的墓地。人文價值外,他再講到西貢古道的歷史意義,那處是日佔時期作為游擊隊其中一個抗日據點。

喜歡行山的人,相信對郭志標提及的古道和地名不陌生。他整合了逾百條古道作列表,笑指列表「僅供參考」,因古道之多未能盡錄,但說數量不止古蹟辦於2014年委託顧問完成《香港古道研究報告》中提及的20條。他有感前人開村闢路不易,希望古道能得政府和大眾關注和保護,特別是行山人士應自律:「不隨處塗鴉,不擅摘花果,不製造垃圾」。

出門行古道注意幾件事

.結伴而行,但要衡量同行者人數,避免沿途難顧及他人

.勿輕視短途行程,裝備要輕便,衣着鞋履須符合戶外活動要求,並帶適量糧食和水

.行山要帶手機、地圖和指南針,可於手機安裝載有行山資訊的應用程式

.行經綠樹成蔭的古道時,要留意石砌路面,當心青苔和枯枝枯葉,免被跣倒

資料來源:郭志標

文˙ 姚超雯

{ 圖 } 受訪者、出版社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