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滿東華:放射科、放射治療 各司其職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08日

【明報專訊】梁女士今年43歲,剛剛在婦女普查中接受了第二次乳癌篩查。幾天後,她接到通知,指有需要接受放射科專科醫生諮詢及解釋乳房造影報告。由於梁女士正在上班,草草收線後感到忐忑不安。第一次檢查後,她收到報告顯示結果為良性,之後安排了第二次篩查,但這次情况卻明顯不同。梁女士心想:難道我患上乳癌,所以醫生急着要見我?她與同事們討論她的疑惑,當中有人懷疑放射科和放射治療是同一個專科;之後有人糾正說放射治療是腫瘤科病人接受治療的部門,與放射科是兩碼子的事。

乳房造影發現鈣化點

幸好放射科護士很快再次聯絡她,解釋在乳房造影上看到一些可疑地方,建議抽組織檢查,以排除患癌的可能。梁女士明白現階段並非確診癌症,心情稍為放鬆。

來到與放射科醫生見面的日子,醫生解釋,這次乳房造影報告提及有可疑的鈣化點,屬BI-RADS 4B級別,代表乳房懷疑有病變,根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美國放射學會)的標準,患癌風險約在10%至50%之間,因此建議在乳房造影引導下抽取組織化驗,以排除癌症的可能。

放射科醫生抽組織檢查

抽取組織檢查是介入性小手術,由放射科專科醫生負責,採以微創方式,皮膚傷口小於1厘米。梁女士明白了手術步驟和風險後,決定病向淺中醫,同意抽取組織檢查。

檢查當天,放射師細心地將梁女士安頓在檢查室,替她擺好檢查姿勢,在有問題的鈣化點處局部造影;護士在旁安慰她,確保她的狀態良好;醫生在造影上找到鈣化點位置,注射局部麻醉,在皮膚上開切口,然後抽取組織,最後將金屬標記放進乳房內。整個過程都是在清醒情况下處理。梁女士出乎意料地放鬆,事後說:「抽針這點小事『濕濕碎』,難不倒我!」

在復蘇房裏,梁女士還打趣說:「我平日根本搞不清什麼是放射科,一般做完檢查就離開,懶得分辨你們誰是誰!」護士微笑回答說:「你不認識我們也難怪。雖然我們並不像臨牀團隊一般,直接照顧你們,但我們在幕後默默工作,遇到有需要時,我們就會走出幕前,為你們服務。」

最後,病理報告證實梁女士患上非典型導管增生,屬於高危病變,並非癌症,需要再諮詢外科醫生,接受進一步治療。

文:郭勁明

(東華三院放射診斷科顧問醫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乳房造影 乳癌篩查 放射科 醫學滿東華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