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形象 別番想像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03日

【明報專訊】佛教藝術無遠弗屆。今期美藝客廳由本地藝術家石家豪坐鎮,他推介的展品是《釋迦牟尼佛立像》,這類早期佛像在香港少見。這尊展於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的佛像源自犍陀羅貴霜王朝,高175厘米,輪廓分明,身披通肩袈裟,形貌如同常人。

就算不是佛教徒,總會見過佛像。佛像沒有既定造型,地域和時代造就多變形態。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佛像時地跨度廣闊,翻查官網,除了犍陀羅貴霜王朝,還有出自中國北齊南宋明清、印度帕拉王朝、柬埔寨吉蔑王朝、日本江戶時期等,不勝枚舉。石家豪介紹的《釋迦牟尼佛立像》源自3至4世紀,據說犍陀羅是佛像發源地。犍陀羅是古代印度十六國之一,位於古印度西北部,即現今巴基斯坦北部與阿富汗東部一帶。該國曾遭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希臘雕塑藝術傳入當地,後來這種較寫實的技法應用於佛像製作。

佛教最初傳播時沒有實體形象,多用符號如佛足印象徵,直至犍陀羅製以人像呈現。石家豪指出,不同地方會根據當地人的臉,或憑想像製作佛像。他形容《釋迦牟尼佛立像》不似中國人想像的佛像,形貌較像印度人,「甚至乎有點歐亞混血的感覺」。認真細看,這尊佛像髮絲蜷曲,肉髻圓隆,臉形長圓,眼大鼻挺,衣褶立體,赤足站立,神態自然,極具古希臘神像色彩。

佛像其實不止具宗教功能,石家豪認為,大眾較少從藝術歷史角度理解佛教藝術,然而這是東亞的重要文化傳統。不過,他留意到近年本地文化風氣逐漸轉變,「香港雖然不是文化古城,但現時多了人去看歷史,譬如對舊香港很懷念」;博物館辦文物展多了教育角落和互動等配套,形式較以往活潑。文物歷史看似高深,但他說只要多看,大概會分辨到不同時地文物的風格特色,從中可發掘到小趣味。適逢本月15日迎來佛誕,不妨以另一番眼光觀賞佛像,寂靜中領悟。

(美藝客廳‧十三)

「客席策展人」簡介

石家豪,香港藝術家,畢業於中大藝術系。創作以中國工筆技法為基礎,發展出素描、油畫及拼貼等形式,內容涵蓋性別、人物、服飾等,反映本土文化。作品獲香港藝術館、M+等收藏。

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開放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1:00 下午2:00至5:00(周一休館)

地址:大埔普門路88號

網址:www.tszshanmuseum.org

註:須網上登記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