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垃圾:試行5年 細分36種回收物 實踐環保好屋苑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05日

【明報專訊】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已開展超過一個月,環保署指不同處所有不同使用率,從一成到七成不等,會按結果再部署。其實自10年前,已陸續有屋苑參與垃圾徵費試點計劃,包括由居民自發運行「不是垃圾站」和「綠綠收」活動至今的荃灣灣景花園。屋苑法團「環保小組」的5個婦女組員由下至上實踐環保,帶動區內回收風氣,又與管理、清潔、回收公司協調運作。在荃灣下花山山腳的這個私人屋苑,減廢已成為生活日常,即使未有法規限制,人人樂意配合。

簡介:垃圾收費計劃討論足足廿年,這減廢火車頭終將在今年8月開動。垃圾打包後不再視不見為淨零成本,只盼大家想多一步,從源頭減廢,多多回收。經濟誘因加上監察執法,能否推動不太環保的人踏上減廢旅途?這欄目邀請社會各界打開朝夕相對的垃圾,一同設想在不遠的將來,人與垃圾將經歷不一樣的關係。

每逢周六「回收日」 居民義工主理

灣景花園每周六(公眾假期、極端天氣除外)都會有一次回收活動,在住宅區入口處的平台花園舉行。這裏沒有人穿制服,或受僱於環保機構,專責處理居民的垃圾,只有灣景花園業主立案法團的環保小組成員Vanessa、May、Jane、愛心和安容,以及兩名義工,在早上8點半擺好回收指示牌和收集袋,讓居民把清潔好的回收物,自行投進袋中。

環保署「回收資料一站通」網站分列了11種回收物。灣景花園回收活動的分類指示牌卻多達21個,其中再細分為36種回收物。環保小組在多年前組成,灣景花園的回收活動則自2019年初定期舉行。Vanessa說,當時收到環保署給他們的宣傳單張,得知將來會有垃圾徵費計劃,於是申請參加環保署的社區參與項目,獲派模擬指定垃圾袋,實測徵費運作,又發起資源回收活動「不是垃圾站」,以減廢為徵費作準備。「那時政府已在草擬垃圾徵費草案,我們就想着要預備,如果懂得回收,就不需用錢買那麼多袋。」

記者3年前曾到灣景花園參觀回收活動,那時候,居民已有良好回收意識,送來的外賣盒,大都被好好清潔過,不帶食物殘渣。Vanessa笑說,不敢講這裏的回收物全部都乾淨,但起碼有99%。她解釋,最初小組沒有把回收物分成這麼多類,「那時我們自己都不懂。後來有熱心環保的居民幫手,教會我們塑膠有1到7號,才開始細分」。

塑膠分類要訣

環保小組在平台花園中庭掛起橫額,為居民指示塑膠分類的要訣:1號膠(PET)對折後無明顯白色摺痕;2號膠(HDPE)、常見白色橫接口;3號膠(PVC)在亮光下呈泛藍或白色;4號膠(LDPE)如奶粉罐膠蓋;5號膠(PP)韌性較強,對折後有明顯白痕;6號膠(PS)易折斷,邊位易斷裂;7號雜膠(OTHER)則以上皆非。口訣上或下方,還黏上實物供參考。平台花園左右兩邊,貼有附上印尼文「bersihkan daur ulang(乾淨回收)」教學的告示板,印尼籍外傭也能看懂。

可是,就算把塑膠按編號細分,也只有7類;為何灣景花園有21個分類指示牌。Vanessa解釋:「因為我們後來知道發泡膠、紙包飲品盒、廁紙桶可回收,而益力多樽是6號,不少學校會用來做手作,我們就又分出來一袋。」連水果的發泡膠保護網,也分成有顏色和沒有顏色兩種,方便下游回收商處理。

克服場地、回收商、清潔三大難關

灣景環保小組成立時,綠在區區仍未普及;市民對資源回收的認知,恐怕主要仍是三色回收桶。自發推行回收活動,要面對多重難關,首先是場地。

小組主導與管理公司商討屋苑減廢的方法,說服對方允許小組借用場地。Vanessa說因為活動毋須動用很多管理公司資源,只要安排場地,所以順利談妥。在星期日到五(沒有回收活動的日子),她們再於屋苑平台增設幾個回收桶,定期收集,包括3個藍色的收廢紙(報紙、紙皮及其他紙)、兩個黃色的收金屬(鋁及其他金屬)和兩個玻璃回收桶。以往,還有3個經管理公司工程師改裝的啡色塑膠回收桶,收集1、2及5號膠。桶身一面透明,投入處窄小,使人難將未分類的塑膠隨便棄置其中;內用網袋盛載回收物,隔走液體,方便清潔工取出。不過,啡桶常常爆滿,要花費很多人力處理;她們再三思量,決定把啡桶移到地下停車場,鼓勵更多居民定時參與回收活動,無法參與時才使用啡桶。

第二關是回收的出路:收回來的回收物,要送到哪裏去?環保小組先後透過環保署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聯繫到負責荃灣區社區塑膠回收的承辦商,之後再參加環保署更完備的綠綠收計劃,並把活動更名為「綠綠收」。Vanessa說環保署會按回收物的重量計算價值,回贈超市現金券。至於紙和金屬類,環保小組找到另外的回收商。

另一個環保小組成員Jane說,幾年來,在「不是垃圾站」和「綠綠收」活動中,她們試過一次最多收集到60大袋(每袋約80至120公升)回收物。她感嘆,「由day one(第一天)很多人笑我們,話我們傻、搞住地方。我都好surprised(驚訝)我們堅持了5年」。她認為在屋苑回收這件事上,要有法團發起行動、住戶願意參與、清潔工、回收商和管理公司配合,「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惟負責組織環保回收活動的總是女生,Jane抱怨:「從來都沒有男人幫手。」

環保小組的行動還跨越了第三道難關:讓回收活動與清潔工相輔相成。他們與清潔承辦商談妥,讓清潔工可以在工作時間內處理回收物,出售紙和金屬類回收物的款項,七成屬於清潔工,提供清潔工協助處理回收物的誘因;其餘三成則屬於屋苑的環保基金,為義工補貼膳食和車馬費。此外,小組又將屋苑的垃圾收集站劃分成「垃圾區」及「回收區」,清潔工在專設的區域內為回收把關,確保分類妥當。

貫徹「不是垃圾站」理念 交換二手物品

除了回收,灣景花園的「綠綠收」活動還可以交換二手物品。記者採訪途中,一個住戶拿着幾個家人自馬來西亞帶回的蛇皮果,問Vanessa可不可以放在這裏,讓有興趣的人取走。可惜因食物安全問題,Vanessa拒絕了,該住戶轉而向外傭請教,希望不要浪費,「我唔啱食,但我個女話我唔可以就咁丟咗佢,我畀佢鬧到冇面目」。

Jane說這個女士「very good」,體現了環保是日常實踐的精神。現在「綠在路德圍」回收站會在鄰近麗城花園1期設流動回收點,但她覺得現時約每周一次的頻率不足夠,應該增設回收站點,讓回收更便利。

灣景環保小組貫徹回收活動不是「垃圾站」的理念,而是資源回收共學活動,居民來回收時,不能放下一整袋就走,必須自己分類,惟遇上問題可向小組成員查詢。面對多達30多種的回收物類別,居民已經得心應手,自行熟練分類。

Vanessa透露,目前綠在區區回收站和流動回收站愈來愈多,如果未來政府的資源回收配套措施做得更好,她們會考慮退場,「始終我們委員已一把年紀,現在搬搬抬抬都靠兩個義工,而且又很難招募新人幫忙」。小組亦在向環保署申請智能回收箱和智能廚餘回收桶。Jane對退場有點保留:「我們有點掙扎,比如我們塑膠是分7類,但環保署的大方向是只分兩類,膠樽和非膠樽(其他塑膠)。」

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上周在本報撰文指,垃圾徵費是刪除「垃圾」這個概念的重要一步,審視垃圾有其成本,長遠必須建立循環經濟;不同城市的經驗證明,徵費對減少垃圾量和改變市民行為,有顯著效果。灣景花園的環保5人組已示範,當由上至下實施的政策,遇上由下至上的民間實踐,減廢將不再是負擔,而是凝聚社區的一步。

(大圖答案:樽身是2號膠,噴頭樽蓋是混合材料,包含5號膠和金屬彈弓)

文˙ 梁景鴻

{ 圖 } 梁景鴻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