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記得最初在香港修讀建築,首先認識的都是歐美建築師及建築。來到英國讀碩士後,反而多了關注歐美地區以外譬如非洲、亞洲,甚至是香港本地的例子。這個從仰望西方到回看本土的轉向,大概可歸因於1970年代後殖民理論(post-colonial theory)在歐美的興起,包括建築在內的各個領域開始打破歐美主導的論述,同時開始探索不同地域的本土特色並持續至今。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正舉行「熱帶現代主義:建築與獨立」(Tropical Modernism: Architecture and Independence)展覽,回顧二戰以後,現代建築在熱帶地區的盛與衰,批判過去英國嘗試以建築作為延續殖民管治的工具之餘,審視熱帶建築對未來氣候問題的啟示。
整個展覽以1930年代包浩斯學院(Bauhaus School)創辦人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從納粹德國去到英國作為前傳。他曾在英國提出不同類型的設計,惟大多未有實現,只待了3年便因接受美國哈佛大學的聘約而離開。他在英國執業期間伙拍的當地建築師Maxwell Fry,則在二戰後成為「熱帶現代主義」的主要推手。
遮陽通孔 設計節能
「熱帶現代建築」設計以現代建築的特點作為基調,例如柯比意(Le Corbusier)提倡的新建築五點:橫向長窗、底層架空、屋頂花園、自由平面及自由立面,並在上述原則以外,加入其他針對熱帶氣候的元素,例如以遮陽板調節猛烈日照,以通孔牆加強通風等。熱帶現代主義的重要里程碑在1953年,由Fry及其妻子Jane Drew(合稱Fry and Drew)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成立熱帶建築部門(Department of Tropical Studies),目的是培養英國建築師在熱帶地區的設計技能,同時延攬熱帶地區建築師到倫敦深造,學成後回國繼續執業。課程除了聚焦氣候課題,如人體舒適度與陽光及風向等自然因素的關係,還深入探討集體住宅及大型建設等建築類型。
殖民到獨立 成多國政治工具
二戰後不少英國殖民地先後政治改革,繼而獨立成為主權國家。熱帶現代建築本來被視為英國透過新社會基建如政府部門、大學校園等,延續殖民管治的策略。然而在一片獨立浪潮下,熱帶現代建築轉而成為新國家元首樹立形象的工具。Fry and Drew夫婦當時在倫敦教學之餘,長期專注於西非建設。
展覽集中講述分別位於亞、非的印度及加納。兩名領導人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及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在冷戰年代,同為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的倡議者。他們以熱帶現代建築的語言,建造新的城市及地標,宣揚新的國族身分認同。例如,恩克魯瑪找來當地建築師Victor Adegbite,在首都阿克拉(Accra)設計了黑星獨立廣場(Black Star Square)內的拱門地標。同時,印度在昌迪加爾(Chandigarh)興建新的政治中心,項目雖然由法國的柯比意領銜,但龐大的建設成為不少本地建築師及工匠的木人巷,例如協助柯比意執行昌迪加爾項目、後來自立門戶並於2018年奪得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的B.V. Doshi,以及在展覽裏有更多着墨的新德里萬國大廳(Hall of Nations, New Delhi)的建築師Raj Rewal。
淡出舞台 今研保育
自1970年代起,熱帶現代建築的潮流面對美學(如後現代主義及批判性地域主義的出現)、效能(如對應熱帶氣候的實際效能),以至政權更替下所帶來的挑戰,慢慢淡出當代建築的視線。然而不少當時的建設仍然存在於各地,並且成為地區之間的社會、經濟、文化及政治等連結的重要線索。同時,隨着它們漸漸步進百年建築行列,如何保留及復育這批建築成為各地的議題。在香港,針對熱帶氣候設計,又較具名氣的現代建築,可數1969年建成,由當時工務局建築師Ron Philips主理的美利大廈。大廈四邊的窗口均以呈45度角的垂直遮陽板分割,大大減低直照陽光進入室內,並獲得1994年機電工程署「建築物能源效益獎」的優異獎。原本為政府辦公室的美利大廈,2018起改建成美利酒店。
這個例子恰恰回應了展覽尾段的反思:面對當前全球暖化的問題,建築界紛紛提出碳中和可持續建築的目標,昔日熱帶建築強調的被動設計(passive design),也許對我們今後建築設計的走向,特別是面對暖化問題首當其衝的熱帶沿岸地區,帶來一點啟示。
作者簡介: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