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卡之聲引領 翻看70年「聲影路」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17日

【明報專訊】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時期,地處東亞一角的澳門,如大海中浮沉的一葉扁舟。年幼的羅卡尚不知窗外風雨飄搖,與親鄰擠在騎樓廊道,靜候電影開場——在資深影評人羅卡的回憶中,這是他與電影一生之緣的開始。

1957年來港求學;1960年代加入《中國學生周報》擔任編輯,寫影評、組影會;六七暴動後在香港浮游迷走,用鏡頭記錄社會苦悶;1970年代加入電視台,積極融入電影新浪潮;2023年,獲得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人稱「卡叔」的羅卡,與電影同成長,和歷史共呼吸。

2024年,王茵茵執導的紀錄片《聲影路》於第4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以羅卡之聲,帶領觀眾回顧1940年代至今的電影史,講述香港歷史變遷。

籌資艱難 自資記錄電影史

「我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我想要為被遺忘的香港電影史做類似的事情。」看完由凱文‧布朗洛(Kevin Brownlow)拍攝的荷李活默片時期歷史後,尚在香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的王茵茵萌生記錄香港電影史的想法。

「2018、19年時我有寫回憶錄,記錄自己在五六十年代的經歷,但寫了幾萬字就停」,羅卡憶述說。直至2020年初,王茵茵與羅卡分享自己的想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拍紀錄片呈現羅卡未寫完的回憶錄。王茵茵說:「卡叔是一個完美的主題——他不僅是香港電影史的權威,亦是保護和研究香港電影的關鍵人物,更是香港電影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有別於其他人物紀錄片,《聲影路》沒訪問羅卡身邊親朋,全片由他旁白,穿插大量影視作品片段。「這(一人旁白)是一個節約成本的方法」,羅卡笑着說。由於片中用到許多舊片,需支付高額版權;又因題材小眾,「找不到人投資,沒人買這樣的紀錄片」,影片在資金方面遇到諸多困難。羅卡與王茵茵曾嘗試向政府申請資金,但失敗告終,「冇政府,冇資金,冇任何人,唯有自己支持自己」。

《聲影路》以羅卡1970年拍攝的電影《乞食》開場。在《乞食》中,反對天星小輪加價而參與暴動的主角蘇守忠飾演乞丐,在殖民政府的統治下飽受壓迫,如寄人籬下。

自身經歷 串連社運歷史

1960年代,世界籠罩在冷戰的緊張氛圍中。英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成為左右派的統戰基地,中西思想在此碰撞,青年躁動不安,社會運動頻發。羅卡回憶:「年輕時我比較衝動,看待事情更加感性,覺得不對立刻就會出聲。」因此,反對天星小輪加價、六七暴動、反越戰遊行……眾多歷史事件,羅卡或是親身參與,或是用鏡頭記錄。《聲影路》跟隨羅卡回憶,佐以大量歷史資料及影視片段,觀眾得以在其個人經歷中了解歷史。

王茵茵說,將許多篇幅放在講述1960年代的歷史事件,是因為影片中提出的政治事件反映了卡叔對世界的看法,和他在亂世中對是非的理解。她補充,情節安排啟發自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執導的紀錄片《戰爭迷霧》(The Fog of War),該片講述前美國國防部長的人生,同時插入大量新聞片,「用一個人的聲音講述了更大的歷史,使歷史充滿藝術與詩意」。

寄語影業 回望過去謀出路

1970年代初,經歷社會波瀾的羅卡遠走意大利求學。彼時,香港迎來麥理浩新政,社會逐漸穩定。不久後,中國亦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羅卡看來,「70年代是一個新的年代,是改革的時代,令到香港有了新希望」。於是,羅卡返回香港,投身電視台,加入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羅卡回憶,1970年代武俠片和功夫片將香港電影的市場推向世界;與內地交流增加,使電影人可以北上取材、拍攝,豐富了畫面與題材,亦為電影增彩。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王茵茵表示認同,「廣闊的市場是當時香港電影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時移世易,她認為社會環境變化令香港電影市場變得「more local, not that international」。

羅卡表示,受限於大眾娛樂方式的改變,香港電影難以再像七八十年代般流向世界。但他認為,近年的香港本土電影,雖然投資不高,但關注弱勢社群的題材引人注目,如果可以提高藝術性,仍有機會和歐洲小國電影一樣,走到國外,受人欣賞。他補充,香港電影業當下處於回望歷史的好時機,「睇番點樣來,先知點樣去」。

王茵茵則表示,無論何時,電影都是捕捉社會特定時期的強大媒介,反映和表達公眾情感。正如《聲影路》中所講,「電影為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提供了一種方式,亦提供了出路,讓我們在遇到問題時不會感到孤單」。

文:王梓萌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