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經過春拍連串珍品「轟炸」後,不少藏家都滿載而歸。藏家雖未能將藝術館展出的藝術珍品據為己有,但駐足細看當中的特色工藝,一飽眼福也是賞心樂事。最近,香港藝術館展出的近500件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是完整的收藏系列,有不同的工藝與材質,例如玉器、瓷器、匏器、琺瑯器等。從小巧精細的鼻煙壺,展現中華藝術的博大精深。
已故本地收藏家冼祖謙遺孀冼石韞玉,捐出近500件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予香港藝術館作永久館藏。冼祖謙的鼻煙壺藏品在國際收藏界分量十足,他生前對推廣中國鼻煙壺藝術有很大貢獻,被中國文物收藏家冠以「壺癡」之美譽。這系列藏品是本地博物館界最具規模和最完備的鼻煙壺捐贈。
鼻煙傳入中國後受皇帝及王公貴冑喜愛,成為清代社會時尚,而用來盛載鼻煙的小瓶便應運而生,自此成為一個重要門類的藝術品。細小的鼻煙壺從盛器變成品味象徵,也是達官貴人用來饋贈使節、君主賞賜臣僚、政商界酬答同儕的高級禮物。今次展覽有5個展區,包括「嚴選材質」、「永恆經典」、「流行新樣」、「另類玩味」和「專屬品味」,展示多元化的物料選材和高超的工藝技巧。
琺瑯壺清宮御製 黃色君主專屬
小巧精細的鼻煙壺,展現中華藝術的博大精深。品賞鼻煙壺時可留意其變化萬千的工藝與材質,例如玉器、瓷器、料器(玻璃器)、漆器、匏器、琺瑯器,以及各式內畫鼻煙壺的技術等。當中一款玻璃胎畫琺瑯黃地花卉圖葫蘆形鼻煙壺是清乾隆時產品,是冼祖謙臨終前仍堅持要購藏的好東西。它以玻璃製成,有「乾隆年製」款 ,由清宮御製,用琺瑯彩料於葫蘆形壺身繪上月季、海棠等植物,再以黃色地襯托。黃色為清代帝皇的象徵,雍正時期曾禁止民間販售及仿製黃色琺瑯的鼻煙壺,故黃色款式可算是君主才能擁有的專屬品。在鼻煙壺的世界之中,黃色總是最吸睛。
威尼斯玻璃配螭龍圖 中西合璧佳例
此外,還有兩款以玻璃製作的款式。金星玻璃螭龍伴壽圖鼻煙壺是清乾隆時產物,它使用的金星玻璃原產自意大利威尼斯,在高溫熱熔過程中加入金屬氧化物,經密封冷卻,棕紅色玻璃中會形成結晶顆粒,發出繁星般的璀璨光芒。此玻璃燒製技術複雜,及至乾隆6年,清宮玻璃廠在西洋傳教士協助下,才在中國本土成功燒製。而另一款胭脂水地套二色玻璃喜上梅梢圖鼻煙壺亦考驗工匠手藝,它融合兩種不同的套色工藝,首先在胭脂水色玻璃胎上滿套綠色玻璃,雕刻成喜鵲及梅花高浮雕圖案,再把熱熔液體玻璃局部黏貼在外層玻璃上,為梅花點上鮮艷紅色。壺上的喜鵲於梅枝間展翅或停息,寓意喜上眉梢。壺身12隻喜鵲對應每個月份,亦有「月月見喜」之意。
展覽中兩款以金屬製作的藏品絕不能錯過。銅胎畫琺瑯龍紋鼻煙瓶以銅製成,有螭龍紋款。銅胎仿照歐洲進口鼻煙的玻璃瓶器形,其封蓋能避免鼻煙氣味泄漏。它用絢麗的琺瑯在黃地繪上祥雲五爪龍紋、螭龍及纏枝花卉圖案。至於金胎畫琺瑯仕女課子圖鼻煙壺則使用金製成,有「乾隆年製」款 。以金胎製作的鼻煙壺當然是皇帝專用,此款色彩富麗鮮艷,配合高浮雕的鏨刻花卉紋飾,展現皇家尊貴氣派。開光內的仕女課子圖是乾隆時期琺瑯器上的常見主題,表現母慈子孝的天倫之樂。當中的人物五官線條柔和,面部輪廓立體。
日本印度白玉壺 象牙寶石嵌表面
另一物料是白玉。一款日本京都津田家白玉百寶嵌庭園人物圖鼻煙壺來自19世紀下半葉,當時日本開始流行「芝山象嵌」這款百寶嵌裝飾風格。工匠用象牙等名貴物料雕琢成細小部件,鑲嵌於漆器、牙雕或木雕上;又運用材質獨有的顏色、質感及光澤拼貼出色彩繽紛的圖畫。日本工匠以相類風格加工鼻煙壺,當中由津田宗貫開創的京都津田家流派最有名。另一款白玉製成的款式是痕都斯坦式玉嵌寶束蓮紋鼻煙壺,採用印度典型的寶石包鑲方式,先以金線壓填於玉胎預先琢磨的凹槽,作為寶石托座,再用凸出的金屬外圈固定綠松石、紅寶石、藍寶石、鑽石、青金石等寶石,嵌飾成花瓣及枝葉,風格華麗,展現痕都斯坦玉器的獨特風格。
珊瑚葫蘆材質 按形態雕刻
此外,也有些相當特別的製作物料,例如一款珊瑚圓雕劉海戲蟾鼻煙壺以珊瑚製作而成。珊瑚處於深海難以開採,自古被視為珍寶。此壺用橘紅色珊瑚雕成,並依珊瑚生長形態雕成狹長外形,枝椏隨形雕成攀附山石的傳說人物「財神」劉海,手提一串銅錢釣引三足金蟾,寓意招財納吉。至於模印葫蘆螭龍捧壽圖鼻煙壺是用葫蘆製成,葫蘆器又稱「匏器」,含子孫眾多的吉祥意思,工匠使用套範限制葫蘆生長形態,挑造型規整的加工 ,故成器極難。另一款粉彩仕女像鼻煙壺則以陶瓷製作,雕塑成具玩味的人物造型。此壺塑成居家打扮的側臥仕女,衣裳花俏面容嬌媚,托頭曲膝姿態撩人,其中一足充當壺蓋,別具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