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影視旅遊 唔係保留布景咁簡單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6日

【明報專訊】逝去的九龍城寨回不來,電影試圖還原的城寨面貌,能真實呈現大眾眼前嗎?政府上周公布下半年盛事清單,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回答提問時說起,正與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下稱《城寨》)團隊商討,展示部分布景供公眾、旅客「打卡」。

這令記者想起兩件事,其一是去年看過「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一套套經典港產片的服裝道具精美絕倫,現場更嘗試重現《智齒》等部分電影場景;其二是不久前到訪韓國漣川的戲劇藝術展覽館,以韓國影視作品的道具砌出不同主題場景,新奇又好玩。想着想着,香港能否大搞影視旅遊,兼收保育之效?

談保留之前,第一個問題是電影拍完之後,道具服裝到底有何去向?電影美術指導蔡慧妍說,所有道具均屬電影公司(或版權持有者)擁有,會否保留牽涉商業考慮。小型製作資源緊絀,布景可能拍完即拆;就算其他製作也只會短暫保留,作宣傳或補戲用;每多留一天,便多付一天片場租金,「其實未完成後期處理,他們應該會(拆景)盡早止蝕」。拆景之後,公司或將部分道具和服裝收歸倉庫,留給下齣戲使用,惟庫存規模全由公司決定。

在此流程下,當電影上映時,布景幾乎不可能仍存在。要尋回道具亦不是易事,蔡慧妍是去年「無中生有」的策展人之一,她說事前蒐羅著名電影的道具及服裝,相當依靠運氣。即使是近年上映的電影,一旦製作公司清了倉,就再也找不到。

要公開展示布景還有其他考慮,最初設計只作短期使用,無考慮展出的安全規定、傷殘人士通達性等。蔡慧妍提到,美術指導往往善用仿真物料,譬如為遷就拍攝鏡頭,布景必須能夠移動,可想而知不能全用石屎搭建。「我們務求讓觀眾在鏡頭前見到真實,不是真實中見到的真實。」看木非木,看鐵非鐵,電影裏部分應用物料的耐久度,其實與銀幕前預期的有差異。

考慮長遠用途擇布景物料

有時劇組停拍數月後再重拍,就算布景暫放平租的片場,美術指導都要花工夫修復,「日曬雨淋,東西開始爛」。搭建長期保留的布景不難,只是要事先選用合適物料。蔡慧妍引述內地有先例,開拍前已預計拍攝用的民國街會保留,「設計時候就未必只是想(電影)畫面,要考慮拍完之後,有人要走動等」。

去年的電影美術服裝展,策展團隊特別邀請《智齒》的美術指導重建其中一個場景,起用物料都是全新的。政府這次有意展出《城寨》布景,蔡慧妍認為要搞清楚目的:「純粹讓人打卡,不需要當天拍戲那件真品㗎,是複製品無問題。但像我們之前(展覽)要放進博物館,如果全部都是複製品讓人看,意義又存不存在?」是像主題樂園抑或單純一塊布景板擺放,連同展出時長全都要考慮。

對於有聲音希望保留拍攝場景,整理成為開放予公眾遊覽的打卡點,《城寨》出品方表示會積極考慮其可行度,也和相關部門聯絡中;對於如何呈現場景真實原貌的具體方案,大家仍需要時間溝通。

要保育香港影視文化,不能只靠一個展覽,而是長遠規劃。蔡慧妍說,電影業界多年爭取興建影城或中央服裝道具倉,一直不得要領。「首先政府要撥地先啦,塊地唔會係細,因為東西太多了,如果細亦做不了長遠發展。」即使解決土地問題,還有後續管理、營運,「全部都是很大的題目,不是口說一句『畀你打卡』就得」。

蔡慧妍提到,荷李活或一些歐洲國家均設租借電影道具服裝的倉庫,不論是中央處理或以商業模式經營,「不用像現在香港這樣無(儲放)、丟掉」。 她相信若有中央倉庫,很多電影公司都願意捐出道具,因資源處理也是一筆開銷。

空置校舍變身「韓劇博物館」

香港的中央道具庫十畫都未有一撇,韓國則有間私人開設的「韓劇博物館」,珍藏劇中精美道具。距離首爾市中心約2小時車程、位於漣川郡的戲劇藝術展覽館由盧賢珠創辦。她曾是特效化妝師,離開韓國廣播公司(KBS)崗位後,開設公司為KBS等電視台製作劇集。最初租用漣川郡這間舊校舍,只因需要龐大空間存放道具。「在首爾KBS附近的話,租金非常貴;在漣川存放道具的成本只是首爾的十五分之一。」後來她將倉庫改成展覽館,公開讓市民遊客參觀,亦曾有綜藝節目在此取景。

近大門走廊兩側貼滿韓劇海報、相片,枱上則放置滑蓋手機、模型車等小道具。每件館藏都曾在電視劇或電影使用過,包括《張禧嬪》、金秀賢主演的名作《擁抱太陽的月亮》等。2樓課室展示歷史劇的道具,按年代及主題劃分,眾人走進其中一間,瞬間回到1950、60年代的韓國。近窗一側以道具砌出課室,金屬飯盒放在舊式暖爐上,是從前課室的標準配置。

同行記者問道,這場景在哪套韓劇出現過?「所有物品都曾在不同類型的戲劇或電影中使用, 所以無法指向特定一套。」盧賢珠答道。另一間課室則打造成軍營模樣,可以想像軍人在此用膳歇息,摺疊整齊的軍裝幾可亂真。盧後來補充,部分道具曾在電影《太極旗飄揚:生死有情》應用,戲中元斌與張東健飾演因韓戰而分離的兄弟。

有別於一般展覽,這裏只要物歸原位、維持展品完整,訪客可隨便拿起道具、感受每件展品,更可穿上戲服,扮演朝鮮時代的君主。館內陳列很多仿照舊物的道具,各款舊式電話、時鐘、硬幣應有盡有。「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來過這裏的人都會再次光臨,回訪率非常高。」盧賢珠說,甚至有人帶子女每兩周來一次,想他們盡情體驗。

官方資助 連結郡內景點

漣川郡位處韓國京畿道鄉郊,人口由1940、50年代至今大跌超過一半,目前只有約4萬人。不少學校隨人口減少而關閉,地區政府決定善用舊校舍和廢棄工廠,活化成多用途建築,配合發展旅遊業提振經濟。於是像「戲劇藝術展覽館」等私人項目獲官方支持,漣川郡地質公園和生物圈保護區小組組長尹美淑指出,與其提供財政支援,政府更聚焦於將這些地方接駁至郡內著名旅遊景點,方便遊客到訪。

香港要開發新的旅遊產品,影視旅遊必屬考慮之列。別小看電影的影響力,有從未訪港的韓國人主動向記者提起鰂魚涌的「怪獸大廈」,皆因看過在那裏取景的電影。

文˙朱令筠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