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禮貌運動」推出後,「的士司機你好,去唔去…」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09日

【明報專訊】「白石角,唔該」,「唔該司機,我要去白石角」,「司機你好,去唔去白石角」……在心中演繹千百遍後,深呼吸,鼓足勇氣,抬起手臂,待車停穩,拉開車門——這不是電影場景,而是記者前日(7日)搭的士的真實寫照。居港4年,搭的士對於記者而言仍是挑戰,少有的幾次的士體驗,或遇司機冷言冷語,或因不熟路而小心翼翼,最終被迫轉用Uber。搭的士,這一看似簡單的日常行為,因不斷有的士司機濫收車費、拒載等新聞,變得令人心驚。

記者首先搭乘新界的士,由港鐵大學站外的士站上車,目的地為白石角海濱長廊,全程約2公里。告知目的地後,司機面露不悅,但未表示拒絕。上車後,司機保持沉默,不時望向架在軚盤旁的手機熒幕,上面顯示文字,目測為小說。面對記者「注意安全」的提醒,司機亦未回應,氣氛略顯尷尬。計程表顯示,是次車資為27元。記者將30元交給司機,司機並未找零。記者下車後,司機打開車窗說:「咁近自己行,唔好學人搭的士。」隨後離去。

記者再按原路返回,於白石角附近攔車。司機陳先生聽到目的地後,表示「冇問題」並讓記者上車。上車後,面對「會不會太近」的提問,陳先生表示,「你要去咪去,都冇得話近唔近」。在擁有逾10年出租車駕駛經驗的陳先生看來,乘客搭乘的距離並不重要,「有客先係最緊要」。

陳先生並未聽說過「禮貌運動」,亦未看見過相關宣傳與禮貌大使,但他認為「有禮貌是應該的」。他向記者解釋,大多數情况下,的士司機並不會因乘客搭乘距離過短而生氣,只要目的地有人流,便可接到下一名乘客。但在一些特殊地區,如機場、口岸等地,司機需排隊較長時間等待,若乘客搭乘距離較近,會令司機覺得「浪費時間」,進而憤怒,影響服務態度。陳先生舉例,有次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等待逾1小時才接到乘客,乘客的目的地卻是香港機場,「等了1個鐘,收了30蚊,你說我生不生氣?」

外國客被拒載 感香港「不友好」

第三程,記者搭乘市區的士,在銅鑼灣羅素街的士站等車,希望搭乘的士去兩公里外的港鐵會展站。然而,記者接連遭遇兩次拒絕,有司機禮貌地表示目的地距離太近,並建議記者搭乘港鐵,省錢省力;另一名司機則在聽到目的地後直接表示「太近,唔去」。

遭遇拒載的並不止記者一人。來自泰國的Boeing和Mon,希望從羅素街搭的士往位於中環士丹利街的「陸羽茶室」。正值下班時間,他們排隊近20分鐘,卻連遭的士拒載。為避免語言問題導致司機無法理解地點,Boeing和Mon特地將手機語言調至英文,「以為香港司機都能看懂」。然而,第一名司機以英文回覆:「對不起,我不懂。(Sorry, I don't understand.)」,並拒絕了他們;第二名司機則並未細看,在聽見他們講英文後,便連連搖頭說:「No, No」,並以手勢要求他們下車。

Boeing表示,今日是他們香港之行的第一天,初到埗便接連兩次遭到拒絕,他「十分尷尬(awkward)」,已放棄搭的士的打算。Mon補充,因覺得香港港鐵線路較複雜,想去的地方亦無港鐵直達,因此選擇搭的士。然而,因語言問題連遭拒絕,讓他感覺香港對外國人似乎有些「不友好(unfriendly)」,這影響了他們的旅行體驗。

投訴麻煩 寧選Uber

根據《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規例》(香港法例第374D章第37條),的士司機如無合理辯護,不得拒載、兜路,否則將可能面臨罰款10,000元及監禁6個月。然而,市民吳女士向記者反映,如無嚴重事故,鮮少有人會因被司機拒載或兜路而選擇投訴,大部分時候「大家都覺得太麻煩,算啦」。

吳女士自述,日前搭的士由港鐵站前往公務員考試考場,全程約1.2公里,地圖顯示6分鐘可到達。然而,司機以不熟悉路况為由,在附近反覆兜圈,吳女士「好明顯見到呢個地方之前都行過」。面對催促,司機不僅不道歉,還表示「識路你自己行」,令吳女士十分憤怒。最終因擔心考試遲到,吳女士支付27元車資後下車步行前往目的地。

對於「的士禮貌運動」,吳女士十分贊同。在她看來,司機的態度十分重要,「的士態度唔好,大家都搭Uber囉」。她補充,Uber讓司機看到目的地再選擇是否接單,避免司機「唔識路、亂兜路」的情况發生,的士可參考;若司機態度不好,Uber亦可直接通過客服投訴,十分便利,希望的士也可以推出相應投訴渠道,有助保障乘客權益。

的士業議會:運動效果難量化

日前,文體局宣布,政府各部門將連同開展「好客之道」運動。旅發局文件顯示,將斥資1.35億元用於推動禮貌運動。的士業議會亦復辦「的士禮貌運動」,望助力「好客之道」。然而,重資打造「禮貌運動」,是否看見效果?

香港的士業議會主席黃卓邦回應記者查詢,表示的士司機禮貌問題已存在多年,「若單靠做一個運動、派傳單就可解決,未免太樂觀」。他認為,司機與乘客都不想產生衝突,但受限於溝通不足,易產生掙拗。是次「的士禮貌運動」,希望幫助雙方增加溝通,改善不必要矛盾;亦希望配合政府「做多一步,好客之道」主題,推動司機做多一步,主動為乘客提供更多協助。

黃卓邦補充,禮貌運動效果難以量化,但在運輸署「的士車隊牌照」計劃下,預計今年年底,將有5000輛的士投入運作,望提升服務質素;亦將通過完善投訴機制、建立網約平台等多項措施,推動的士業界大改革。

文、圖˙王梓萌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