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一眼關七 智能地盤力求零意外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1日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地盤發生多宗嚴重致命意外,部分個案懷疑涉及人為疏忽。如何把傷亡「清零」?去年發展局開始推行《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政策,要求特定工程須運用科技提升工地安全。今次記者跟隨土力工程處工程師一起落地盤視察,看看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產品如何協助工程做到「零意外」。

聰明鏡頭 工人缺裝置即時通報

記者來到安達臣道石礦場,自從採礦營運商於2017年將礦場修復交還政府後,這裏便隨即展開一連串建築工程項目,包括興建住宅及學校等。其中在安健道、安愉道交界處的山邊斜坡,有一項聯用岩洞發展工程,日後土力工程處工務中央試驗所及檔案處歷史檔案中心,都會由九龍灣現址搬至岩洞內。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土力工程師徐立智解釋,今次是土力工程處第一項自行推展的岩洞發展工程。雖然招標時《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政策(4S,見「知多啲」)尚未正式落實,但土力工程處在招標書已列出相關要求,現時聯用岩洞地盤使用的系統及設備,都達到4S的要求標準。他強調,每個地盤都應注重工業安全,但由於今次工程頗複雜,除了有地面作業,還要在山體內開出4個深度約90米的岩洞,涉及不少爆破工程,可預見工程會在狹窄及佈滿盲點的空間下展開。為減少意外,今次便使用了最先進的人工智能(AI)技術。

徐立智解釋,以往的地盤工業安全,主要依賴管工或負責工人在現場監管,之後雖有監控鏡頭,仍得靠監工「一眼關七」,因為地盤範圍廣闊,無法完全監控每個角落的運作情况。直至有AI系統輔助下,很多問題都得以解決。

「現時鏡頭科技很先進,不僅傳輸畫面,背後的演算法更可分析這些影像有沒有問題。」他以工人安全裝束為例,「經訓練後的AI,會知道每名工人應該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如果AI系統發現有工人沒有這些裝備,便會在中央控制平台發出警報,經手機應用程式或其他方法,通知我們、安全經理及承建商即時跟進」。徐立智補充,由於大家使用同一中控平台,且警報只能在問題解決後才能取消,因此必定有人跟進,不會不了了之。

GPS手表 懷疑暈倒即時救

單靠AI監控鏡頭,仍難保系統不會出錯,徐立智說不能只靠單一方法防止意外發生。「我們會為每個工人派發一隻具備全球衛星定位(GPS)技術的智能手表,只要工人在戶外工作,系統便能在中控平台地圖上顯示使用者的身分及實時位置。」智能手表背後也有AI分析技術,例如因應工人的身分權限,分析他是否可以在該位置上出現,「又如系統發現工人不尋常地在同一位置停滯過久,亦會懷疑他是否有身體問題,繼而發出警報通知負責同事前往查看」。

藍牙頭盔 閉密空間內掌握位置

不過今次工程環境複雜,除了戶外,工人還要進入山體內炸出岩洞及處理其他作業,徐立智說這時便要出動其他設備去保障工人安全。他解釋由於山洞屬密閉空間,無法接收衛星信號,且引爆炸藥涉及信號傳輸,因此在作業期間必須關掉監控鏡頭等電子設備,工人亦要除下智能手表以免干擾。為應付這段「真空期」,他們在工人安全帽上安裝藍牙發射裝置,並在山洞內分區域安裝藍牙接收器。徐立智說:「我們測試過,藍牙傳輸不會干擾引爆炸藥信號,但為安全計,藍牙接收器仍要與引爆裝置保持一段安全距離,但足夠我們在山洞內使用。」採訪時剛好有引爆工程,從中控平台可見山洞內的監控畫面變成漆黑一片,但圖像化的位置圖顯示山洞內已沒有工人在內,都聚集於洞外的安全區域。

三軸測量儀 防止天秤傾斜

徐立智認同沒有單一的安全裝置,可百分百應用在不同作業環境,「所以我們會選用不同科技互相補足,而且隨着工程進展,例如後期要使用天秤,亦有需要應用不同科技裝置」。為防止天秤倒塌事故,現時已有三軸測量儀可快速安裝到天秤及加入中控平台監控,一旦天秤輕微傾斜,系統也能及早發現。「工程的風險愈高,我們會考慮引入愈多科技,例如無人飛機、機械人等,代替工人到危險區域確認安全狀况。」如有需要亦會採用最原始的人手作業,例如在高風險區域,除了在入口使用人臉辨識門禁系統,還有工人把關,核對出入者身分及卡片紀錄。

岩洞工程開展接近9個月,整套4S系統表現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徐立智笑說暫時仍能維持零意外,但始終要當真發生了問題,才能夠真正考驗系統的安全效能,現階段只能通過刻意犯錯或按手表求救去評估系統的準確度及反應。他又特別提到,地盤安全亦有賴工人的安全意識,現時每日開工前會舉行安全例會,由管工轉達當日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並提醒必須做足安全措施。「雖然引入很多新科技系統,但其實工人額外要配合的事情不多,他們只需要記得在開工時佩戴智能手表,放工離開前將手表放入儲物櫃充電便可。」徐立智說這種安排是為免令事情變得繁複,又或增加工人的工作量;最重要是他們都自覺使用,以及明白地盤安全的重要,才能真正做到地盤零意外。●

文:周群雄

美術:謝偉豪

編輯:周淑樺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