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端午節多個龍舟賽中,「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是最大規模的盛事,估計有近10萬人次參與,單是比賽隊伍就有190隊。你可以想像,當幾萬人同時聚集在沙灘上,進行或觀賞速度競技,現場散發汗水味道,腳趾間混雜海水和泥沙,完賽後人會有種衝動,馬上丟棄全部即棄用品,不要麻煩,乾爽離開最重要。想不到多個龍舟隊休息棚前,竟然整齊擺放一袋袋透明回收袋;橫跨9小時的活動,也可以很環保。
簡介:垃圾收費計劃討論足足廿年,這減廢火車頭原訂今年8月開動。5月底,政府再次宣布暫緩計劃實施,但港人仍可多想一步,看見垃圾打包後的成本,從源頭減廢,多多回收。這欄目邀請社會各界打開朝夕相對的垃圾,一同設想在不遠的將來,人與垃圾將經歷不一樣的關係。
宣傳品不印年份 休息棚收樽罐
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賽道全長270米,路程較短,賽程緊湊。當天有約3800個選手參賽,赤柱正灘人多得水泄不通,個個爭相為健兒拍照。如果想在全長不足200米的正灘,從一邊走到另一邊,起碼要半小時以上。「呢度主要都係公司隊,好多人呀!巴士司機都話,今日每架巴士都迫滿晒!」第10年參加比賽的選手路叔說。
端午天氣飄忽,早晨陽光燦爛曬黑路人,中午下大雨,下午太陽再出來跟人打招呼。龍舟隊隊長阿恒說每年天氣差不多,已經習慣。他們隊伍的休息棚設有一個透明袋,收集運動員和親友用過的礦泉水膠樽及汽水罐,有別黑色垃圾袋。
阿恒指回收袋由大會工作人員提供,「話要回收,最近幾年都有」。他認為回收流程不算麻煩,「最緊要有袋畀我哋」。路叔稱自己平日亦有回收習慣,龍舟日的回收做法跟家中的沒有大分別,「最多(回收物)係水樽囉,因為天氣曬,又熱,飲水多」。
近年龍舟賽大會在比賽安排和場地設計上,陸續應用源頭減廢策略。大型運動活動的主辦方為增加賽場辨識度,往往在場地四周掛彩旗和橫額、設置攤位、派發場刊及紀念品。今年赤柱龍舟賽的宣傳物品沒印年份。記者訪問現場觀眾,發現較少人留意到這一點,但它是減廢的重要一步。
200米正灘 5個回收站
綠惜地球2019年發布《綠惜盛事減廢實戰手冊》,建議主辦單位不要在宣傳品印上年份,增加重用的機會——如到2025年,難以穿着印有「2024年」字樣的T恤,只能放在家中紀念,或棄置堆填區。宣傳用的易拉架、錦旗和橫額,可選用耐看的設計,活動結束後保留至下屆重用;若一定要製作活動T恤,設計要精美,布料要舒適;至於場刊和邀請函,可用電子檔取代。舉辦盛事有利香港經濟,只要有基本的減廢、回收措施,盛事也可推廣循環經濟,重視資源再用,達到環境永續,環保之餘不減經濟收益。
今年綠惜地球受赤柱龍舟賽贊助商永明金融邀請,成為赤柱龍舟賽的合作機構,在赤柱正灘的兩個入口設置5個回收站和兩個水站,再加一隊「流動教育小隊」,全日到沙灘教育和協助參加者分類回收。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形容,比賽日的回收安排以方便參加者為主,務求先做到回收,再鼓勵每個人自發做得更好。綠惜地球為每個隊伍派發一個透明袋,參加者只需把膠樽和鋁罐放入其中,滿載後拿到回收站,讓職員和義工清洗和再次分類。鄭茹蕙笑稱:「唔係要一下就分到很細緻,我又冇綠綠賞(環保署的積分獎賞),係咪先?大家方便就得啦!」
除了幾個回收站點,龍舟比賽主辦方也在正灘右方入口的籃球架下,設置鐵絲網置物架回收膠樽,不少參加者不自禁用膠樽「射籃」。美國學者Richard Thaler和Cass Sunstein在2008年提出「Nudge Theory(助推理論)」,用細緻操作改變人的行為和決策。主辦方未必看過理論,但已在行動中活用技巧。
圍封帶膠膜 乾淨易回收
整個赤柱龍舟比賽的減廢規劃,在比賽籌劃階段已經開始。環保署2017年發布的《大型活動減廢指南》指,及早規劃是有效節省資源的關鍵。雖然減廢措施可能會增加成本,但也是對環境的責任,亦是主辦方社會形象的一部分。若缺乏人手,可以邀請熱心市民擔任義工,就如綠惜地球今次請到16名市民做回收大使,也託政府部門的義工隊幫忙搬運物資。
鄭茹蕙說,團隊在農曆新年前已經開始計劃龍舟賽的減廢措施。今屆比賽,他們能接收12款回收物,除了樽、罐和其他容器,也有運動比賽常用的紙皮、索帶、膠圍封帶和膠膜。他們自2016年開始發起盛事回收減廢行動,鄭茹蕙形容最初參加者意識不高,不同類別的回收物「都係丟晒落去」,「共冶一爐」,經過疫情、原定今年實施的垃圾徵費後,本港市民累積更多分類回收的經驗,情况大有改善。
鄭茹蕙是跑步運動員,觀察到不同跑步比賽會使用很多即棄膠樽,「可能一個比賽,派3樽嘢飲!其實帶重用水樽、水袋好重要,因為好熱,又有消耗,一定要飲水」。團隊當年簡單調查後發現,大部分大型運動比賽的主辦方會使用和派發很多物品,卻沒有回收措施。「嗰陣我哋就鼓勵唔同主辦單位,早啲開始減廢,日後垃圾徵費就唔使咁高成本。好多嘢都可以回收,例如比賽用嘅圍帶,(運輸包裝用的)膠膜都可以,有好高價值㗎(因為較乾淨,易壓成磚狀)。」
「活動10萬人次 垃圾都可少」
在綠惜地球的回收箱內可見,主要回收物是飲品和食物容器;活動結束後,小腿高的回收袋堆滿收集點,面積約半個羽毛球場般大,按重量估算的話,收到6027個膠樽、5846個鋁罐和679個玻璃樽;紙皮和其他塑膠則分別有96及12公斤。鄭茹蕙憶述,往年的龍舟比賽不少單位「一板板」地把零售飲用水運到現場,今年很少見到這樣的情况,「可能有一兩箱,比較多係汽水、運動飲品同啤酒」。團隊在比賽場地設置水站,也掛上「前方有水斟」標識,不少選手用家庭裝飲品樽來盛水。
環保署曾解答活動主辦方的潛在疑問:回收措施不可能無懈可擊,會否帶來負面的宣傳效果?署方認為不需擔心,隨參與者的環保意識日增,注重環保的活動更易獲得參與者支持及好評。記者在赤柱龍舟比賽中場休息時,到觀賽台走了一趟,看到有觀眾在觀賽台旁堆積可回收的飲品樽,或是希望工作人員替他們回收處理,不過沒有擺到正確的位置。片刻後遇到鄭茹蕙,她不忍見回收物堆放在錯誤處,便自行收集到回收站。
至於沒有列明可回收的飯盒紙蓋,團隊視乎物品潔淨程度,有時也會收下。鄭茹蕙認為環保要一步步推進,「今天主辦方預計有10萬人次,我哋就示範就算有10萬人,垃圾量都可以係少嘅」。郊野及空曠地方風大,包裝廢物易被吹走,對於在海旁、山野舉行的比賽來說,安排回收或自備容器能避免廢物散落自然。
環團倡早規劃 通知清潔工
目前,政府為資助盛事設立的「M」品牌制度及支援計劃,及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未有制訂環保要求。從「M」品牌的申請指引可見,側重點在「產生顯著和即時經濟、社會及/或文化效益」,盛事基金的審批準則列出活動要有「Community appeal and social benefits(吸引力和社會效益)」。記者曾就兩個盛事資助計劃的環保要求,查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方回覆指沒有補充,亦未回應未來會否增加相關要求。
可幸是近年有更多機構加入綠色盛事行列,如「樂施毅行者」自2016年起不在沿途熱飲站提供即棄杯,鼓勵參加者自備杯。鄭茹蕙說:「香港係盛事之都,我哋希望做到經濟效果,但又唔使對環境造成負擔,咁就最成功。」
若未來有更多機構對盛事減廢有興趣,她有什麼建議?鄭茹蕙認為關鍵在及早介入。「計劃初期就要放環保入去,要整個工作團隊都知道呢件事,如果之後再加會好複雜。比如今次要源頭減廢,除咗我哋,大會、義工團隊、贊助商都要知道,我哋一齊開咗好多次briefing(簡介會)。」事後的廢物審計也很重要,主辦方可以向回收商索取回收量數字作賽後檢討,為下屆措施做好準備。
記者留至端午正日下午6時,看到食環署外判清潔工來清理現場垃圾,他們與回收站義工有默契,知道只需清走660公升黑色垃圾桶內的廢物。綠惜地球團隊告訴我,跟清潔工溝通也很重要。無論主辦單位有沒有做環保,參加者都可以自發行動,自備毛巾、可重用飲食容器和防水風衣,不取無用的紀念品,是每個人直接實踐社會責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