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創作的交易 肖像畫中人 形象未為真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紅色筆觸恍如浸泡血浴之中,畫中英王查理斯三世向你微笑,這幅畫為你帶來什麼感覺?5月中旬,查理斯三世公布首幅加冕後的肖像畫,畫風惹來爭議,批評者認為詭異氣氛有損王室形象;本月11日更有團體乘着熱議,在肖像畫貼上卡通圖畫,為動物權益抗議。王室一舉一動容易陷入爭議,而在攝影技術發達的今時今日,他們畫一幅肖像畫有什麼意義?

真實非衡量標準

問今日為何仍要畫肖像畫之前,先要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肖像畫會出現?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名譽教授祈大衛(David J. Clarke)追溯藝術史,他指出肖像畫多為委託,委託者欲向外界展示自己期望的形象,因此畫中人有時跟實際身體特徵和性格無關。他舉例,英國畫家Joshua Reynolds為Seymour Worsley夫人繪畫肖像畫Lady Worsley(約1775),畫中人雍容華貴、大方得體,很難想像她後來紅杏出牆,被丈夫帶上法庭,判犯通姦罪。不過偶而亦有寫實例子,意大利畫家Domenico Ghirlandaio的An Old Man and his Grandson(約1490)如實表現老人畸形的鼻子,長有鼻贅。因此祈大衛認為真實並非衡量肖像畫的標準,「圖像無可避免只代表它所代表的部分現實」。

在肖像畫裏,形象比真實更重要。《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1801)的拿破崙騎着白馬、英姿颯爽;自畫像中的梵高略帶抑鬱,然而是否真實無從稽考。雖然在攝影時代能以相片比對畫像,但肖像畫過於「真實」亦非好事。1950年代,英國藝術家Graham Sutherland為時任首相邱吉爾繪製肖像畫Portrait of Winston Churchill (Sutherland)(1954),畫中邱吉爾一臉不悅,邱吉爾夫人曾表示十分神似,但看起來過分生氣。邱吉爾看畫後極度不滿,畫作接收未幾就被燒毁。

攝影可複製 收藏價值異

即使是攝影媒介的肖像,祈大衛說被攝者亦會委託拍攝者,「藝術家和拍攝者之間通常也會存在『交易』」。攝影表現被攝者期望中的「真實」——即形象。既然肖像攝影和肖像畫一樣表現形象,為什麼選擇肖像畫而非肖像攝影?香港藝術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李世莊博士指出,肖像畫仍有其原創(originality)性質,以油畫而言,「畫只得一張」;攝影則「無第一張相」,因為肖像攝影能夠大量複製(duplicate),媒介本質分野,導致兩者收藏價值不同。

說到底,委託肖像畫的重點是被畫者滿意,現代主義肖像畫亦然。祈大衛提到藝術史上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畢加索在1905年為美國作家Gertrude Stein畫肖像畫,儘管外觀像面具,但Stein依然十分滿意。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位期間,她的官方肖像不乏爭議——1998年,27歲的Justin Mortimer受委託繪畫英女王肖像畫,他的畫將英女王的頭和身斷開;2001年,Lucian Freud所畫的英女王肖像畫大小只有約6吋×9吋,大約一本A5活頁簿大小。

王室嘗不同風格 示開放形象

儘管肖像畫曾引起爭議,英國王室仍樂此不疲委託創作,李世莊認為用意在於表現創意、開放的形象,跟從前肖像畫宣傳自己的用途如出一轍。回到查理斯三世的肖像畫爭議,英國王室已無政治實權,毋須透過肖像畫彰顯政治權力,李世莊形容王室更似英國的「公關大使」,甚至是一個品牌。他認為查理斯三世本來形象不佳,因從前感情瓜葛,被公眾貼上負心漢的標籤;近年傳出健康問題,公眾亦有「短命國王」的擔憂,查理斯三世承接英女王做法,嘗試不同風格的肖像畫,或許有助改善王室形象。

李世莊指出,肖像畫的消費關係同時轉換。從前是委託人跟藝術家一對一的消費關係,現時肖像卻變成一種文化符號,肖像本身就是一種消費。不難想起,安迪華荷大量印刷名人肖像畫,譬如毛澤東和英女王,擁有他們的肖像由政治行為變成消費行為,「每個人都可以收一張,好似儲明星相那樣」。英王肖像代表王室,李世莊認為改善形象有助刺激王室品牌商機,譬如販賣王室用品,帶動國家整體利益。繪畫肖像畫本來是王室傳統,風格卻走現代風,恍如王室既要承接傳統,又要走入現代社會之中。

文:嚴嘉栢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