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懷抱、藥材砌城景 顛覆自然想像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天時暑熱要多喝水,有個藝術家足足喝了6小時水——開幕日踏進展場,行為藝術家含着長100米、從電梯大堂蔓延至展場的軟管,末端接駁一大罐水。以自然為題的展覽,通常圍繞綠色植物、自然生態,這場「自然非自然」展覽中的12名藝術家則拉闊一點,創作跟自然的景物、符號和概念相關之作。

行為藝術家黃姬雪喝水的時候,軟管內的水隨着她的身體節奏而流動,透明軟管擺放場地一旁,恍如建築物的脈搏,猶如一頭生物。表演《落水水流寄流水》(2024)要連續喝水6小時,考驗她的身體機能,結束後,表演錄像在展覽後續時間播放。行為藝術之外,策展人鄧芷茵表示展覽亦涵蓋香港藝術家其他類型的創作。

髮繡年輪映自身 竹篾化煙寄鄉愁

自然,往往顯露一個地方的特徵。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菲律賓裔藝術家Sharu Binnong Sikdar收集本地自然剝落的棕櫚樹纖維,清洗過後,縫成U形幕簾Gently, Embracing Myself(2024)。從外側觀看,如同一棵大樹樹幹;走入內側,似是被樹擁抱和保護。Sikdar另一作品Growing Myself(2019-20)用6個月收集自身頭髮,繡成樹的年輪,如同年輪反映樹(自己)的狀態。

創作來自生活,Sikdar撿拾掉落地上的棕櫚樹纖維,在中醫世家成長的蘇詠寶則用中藥材創作。她的裝置作品《連結》(2017-18)像分子結構模型,看起來脆弱,鄧芷茵卻說遠比我們看來堅固,而且仍散發淡淡藥材味。《連結》模塊用黏土黏合藥材蘇木木條而成,木條花費大量人力切成相若大小,並按照展場築成城市景貌,「高樓」間一盞電燈規律升降,宛如日出日落。

蘇木活血,煙草製成的香煙卻會堵塞血管,但那股煙味令凌佩詩想起家鄉。她不抽煙,但從小到大被煙民包圍,駐留海外時思念香港的味道——竟然是煙味。她拆解香煙的煙絲創作「舒適度」系列(2024),其中一件作品利用煙嘴和竹篾編成煙的形態,一縷煙想起一縷回憶。

人在異地,凌佩詩想起身邊人「打邊爐」;簡僖進在德國想起香港時,就跟朋友一起打邊爐。「田野錄音師」簡僖進4月接受《開眼》訪問時徵集二手煲,那些煲都用在《聲聲浪》(2024),打邊爐時象徵香港的煲變成喇叭,播放龍虎山、薄扶林錄下的田野聲音。張紫茵研究移英港人的務農生活,錄像作品《擇鳥記》(2024)中一名受訪者在英國務農,目標還是想吃回香港的菜心——植物,移植人與土地的記憶。

想像未來的自然世界,鄭虹便想,它會否全都變成直線?自然界裏甚少看見完全直線,多見於人工物。裝置作品《直線世界的風景》(2024)反思人工跟自然的關係,想像未來世界全都變成直線,人工或自然亦然,一塊大石頭也變成立方體。倘若西西弗斯推的是那顆石頭,豈不是早就累死?

自然非自然

日期:即日至7月14日(周一至二休息,須預約)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HART(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P號祥興工業大廈地下及3樓)

詳情:bit.ly/3zjA6S0

文:嚴嘉栢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