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匠操刀蛇形畫廊新展亭 文化「島嶼」簇擁虛空庭院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蛇形畫廊展亭項目(Serpentine Pavilion)自2000年誕生,超過20年歷史,現為倫敦每年夏天令人期待的地標級臨時空間,也是藝術和建築界翹首以待的文化活動。2000年,當時已在世界各地築起重要作品,卻還未在英國擁有項目的建築師Zaha Hadid接受蛇形畫廊委託,為畫廊30周年晚宴設計臨時建築。自此,畫廊每年委託建築師或藝術家,為藝術空間一側約350平方米的草坪設計臨時展亭。蛇形畫廊藝術總監Hans Ulrich Obrist曾說,這是「用於實現蛇形畫廊建立藝術和觀眾之間的橋樑的願景」。

展亭計劃曾與MVRDV、Herzog & de Meuron、藤本壯介、石上純也、Olafur Eliasson等建築師、建築事務所和藝術家合作,討論的議題涵蓋建築與自然環境、文化與歷史反思、社會互動、材料創新,以及移民與人口流動等。展亭悠久的歷史,為後來接受委託的建築師帶來挑戰——如何繼續創新?什麼是當下圍繞空間的緊迫議題?臨時建築的限制與機遇在哪裏?

開放圓形空間 打破封閉結構

今年展亭項目委託韓國建築師曹敏碩(Minsuk Cho)設計,他在韓國和美國分別接受建築工程和建築學教育,曾於Kolatan / Mac Donald Studio、OMA等建築事務所工作,2003年回到韓國創辦公司Mass Studies。其最著名的項目,是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設計的韓國館。Minsuk在設計該館時已對開放空間所傳遞的信息感興趣——半開放式的中庭,有9條出入通道連接,Minsuk受訪時表示,「多重性和多元性匯聚於空間的留白區域,空間的豐富體驗能將人們連接起來。」Minsuk接手蛇形畫廊2024年展亭的設計時,亦注入對空間干預與留白的哲學思考。

鳥瞰今年展亭的結構,是一個不規則的五角星形狀。Minsuk稱每一個向外的延伸為「島嶼」,它們在形狀、長度、大小、頂棚的處理上各不相同。最大的「島嶼」伸向蛇形畫廊的主空間,其餘長形島嶼放置的方向,與草坪原有的小徑相同。

島嶼的中心是一個沒有頂棚遮蓋的全開放空間。Minsuk將展亭命名為「群島虛空」(Archipelagic Void),他在介紹整體設計思路時說:「我們想要區別於歷年展亭封閉獨立的結構,這種結構往往帶給公眾空間轉移的突兀感……封閉圓形結構是過去展亭的主要形式,而我們設計的初始點是一個空的、開放的圓形空間;它由5個大小各異的靈活空間相連,帶來多元、開放、連貫、社區化的感受。」

原公園小徑上延展 靈感自家鄉建築

來自韓國的Minsuk也在原生文化的根源,與蛇形畫廊草坪的在地文化歷史之間取得巧妙平衡。在項目的研究階段,他充分認識到蛇形畫廊身處的海德公園,在城市公共生活和公民社會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畫廊南側草坪前身為蛇形茶室,擁有5條公園小徑,連接不同設施,Minsuk說,「這些小徑彷彿樹木的樹枝,我將我們的設計視為這些現有公園小徑的巧妙延展。」5個「島嶼」呈放射狀,圍繞着中心開放區域,靈感來自韓國傳統建築中的「마당(madang)」——這一開放式的庭院空間,是連接家宅不同功能區的中心,也是家庭甚至村落、文化節慶活動的舉行地點。

展亭的主要材料為木材,也是韓國建築的主要物料。考慮到項目的可持續性,展亭木材主要來自倫敦20多公里外的素里(Surrey)道格拉斯冷杉。通過對木材的不同表面處理,讓公眾或坐或觸摸,獲得更豐富的觸感。

5島各司其職 引領公眾聚合

「群島」在Minsuk的設計規劃下,構成參與度高、充滿公共社區屬性的綜合空間。展亭主入口的「島嶼」The Gallery設有與韓國音樂家Jang Young-Gyu合作的聲音裝置,Jang結合肯辛頓花園裏自然和公眾的錄音,與韓國傳統音樂,譜出兩首作品The Willow和Moonlight,分別於夏天和秋天播放。The Library of Unread Books是與藝術家Heman Chong和檔案學者Renée Staal合作的空間,鼓勵公眾閱讀,自發貢獻未讀之書,共同構建一個不斷生長的知識庫。The Play Tower是以堅實的橘色網連接的空間,自然地成為戶外活動場所。The Tea House售賣咖啡和茶類等飲品,是向場地歷史的致意。最大的The Auditorium則在4個多月的展期內舉行各類講座和表演活動。5個「島嶼」設有可供公眾閒坐的區域,與島嶼之間的草坪區域,形成了多個人與人的聚合空間。「5個功能區,結合中心的開放區域,以及5個島嶼之間的連接區域,形成了11種空間體驗的可能。」Minsuk認為,空間的存在與留白都具有意義,可促進人與人及周圍環境之間的連繫。

2024年的蛇形畫廊展亭無論結構還是材料,整體上謙遜且鼓勵公眾參與。Minsuk利用這一世界級的建築設計舞台,展示樸實的社區感。Minsuk稱,項目回應了當下社會正在流失的集體參與性,「當下的世界,充滿各種奇觀,這成為一種誘惑,誘惑大家只願成為奇觀的看客。我們樂於創造包容的空間,或是一種『集體親密感(collective intimacy)』」。這座位於海德公園內的臨時建築,正悄無聲息地向分裂的世界和冷漠的社會情緒,展示出一種溫暖。

Serpentine Pavilion 2024

日期:即日至10月27日

地址:倫敦肯辛頓花園蛇形畫廊

網址:bit.ly/3Xs9Hvm

文:三皮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