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文獻如「長時間抗戰」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8日

【明報專訊】「文化是連綿不斷的長河。」香港中央圖書館前總館長鄭學仁說。文化不似魔術般憑空出現,也不是用錢購來的商品,它往往有迹可尋,瞧見前人的痕迹。他認為,觀察、參考、思量前人所做之事,能為今天帶來啟迪。

鄭學仁推介的藝術品是一份文獻——1938年英語話劇《西廂記》的場刊。視乎文獻類型,他認為文獻也是藝術品,「在電子文件尚未出現的時代,以手繕寫的文稿本來已極具藝術品價值,書信、文稿、劇本等手稿,已很有欣賞價值」。

文獻也是藝術品

《西廂記》是元劇經典,劇作家熊式一在英國將其改編成英語話劇,向外國人推廣中國戲劇。至於1938年在香港演出,是為成立香港中國婦女會籌款,以支持抗戰。英國牧師白郎(Cyril Brown)和中國劇作家歐陽予倩聯合執導,女演員都是1930年代的名媛。「這次《西廂記》演出有深遠時代意義,既反映當時香港各階層人士皆支持國軍抗戰,也曲折地以中國傳統戲劇形式進行籌款,這場刊便記錄了這一次非常獨特的演出。」

該場刊現於展覽「馬胡鮑李大劇團——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戲劇特藏看香港劇場文化傳承」展出。鄭學仁打趣道,其實香港並無「馬胡鮑李大劇團」,只是用以合稱4名戲劇界前輩:馬鑑、胡春冰、鮑漢琳和李援華。展覽以這4名戰後香港戲劇界開墾者為主軸,透過文獻如劇本印刷本、手稿、書信原件、照片和剪報,回溯這筆歷史。

「馬胡鮑李」戰後開發話劇界

戰後香港是個怎樣的地方?鄭學仁指「不是一個理想的居住地方」,內地難民湧入香港,冷戰波及香港經濟,他形容那時香港「一窮二白」,然而戲劇工作者繼續堅守工作,尋覓生存和創作空間。也許從沒理想的創作環境,「馬胡鮑李」偏偏在戰後時光,墾殖香港話劇界的根基。從舊有劇作和翻譯劇,創作喜劇和新編現代古裝喜劇,緊貼社會脈搏和時局。鄭學仁說,在窮困年代演喜劇,更加講求創作者的想像力和心態樂觀。

現在能夠回溯這段歷史,全因演藝文獻「為歷史留一筆紀錄」,後人可以考據、考證,重組過往的事。二戰結束距今將近80年,演藝文化包括電影、戲劇、舞蹈、音樂等,甚至舞龍舞獅,前人貢獻良多,惟鄭學仁說留下來的紀錄不多。也許劇團大本營搬遷,搬不走昔日文獻,或業界前輩再沒有空間收藏。此外,文獻收藏分散,散落於各個官方機構、大專院校、演藝團體,亦有個人收藏。鄭學仁稱,倘若沒有全盤保育規劃,文獻和歷史會面臨湮沒命運,搶救文獻等於跟時間競賽,同時是「長時間抗戰」,那就是地方政府的文獻使命。

(美藝客廳‧十八)

「客席策展人」簡介

鄭學仁,退休前任職香港中央圖書館總館長,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董事。

馬胡鮑李大劇團——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戲劇特藏看香港劇場文化傳承

日期:即日至12月31日

時間:上午9:00至晚上10:00(周一至五)

上午9:00至晚上7:00(周六)

上午11:00至晚上7:00(周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地下展覽廳

詳情:bit.ly/4cBUEnc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