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中大研發種子 可高溫種植 去巴基斯坦種大豆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07日

【明報專訊】早餐來一瓶豆奶豆漿、午餐吃米線加上腐竹、晚餐吃豆腐,甜品吃豆腐花,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不同的大豆食品。與香港直線距離逾4500公里的巴基斯坦因高溫,不適宜種植大豆,加上當地大豆種植技術有限,大豆在巴基斯坦不是普遍食物,而是養殖牲畜的飼料。繼在內地成功培育新耐鹽耐旱大豆,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為巴基斯坦研究適合在當地種植的耐熱大豆。今年5月,他帶同種子專家、工程人員和居港巴基斯坦裔學生到巴基斯坦,了解當地農民種植大豆的困難,並尋找解決方法。

背景

項目:巴基斯坦大豆和農業研學之旅

目的:讓居港巴基斯坦裔學生回到家鄉了解農民需要

人物:林漢明、梁雄峰、3間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百老匯、協和)及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師生、其他專家

高溫下仍可完成生長周期

巴基斯坦夏天天氣炎熱,南部屬熱帶氣候,北部則屬亞熱帶,南部的信德省氣溫可高達52℃。在巴基斯坦熱死並不是奇聞,據英國廣播公司6月27日報道,信德省首府卡拉奇(Karachi)一醫院於4日內接收267名中暑病人,其中12人死亡。提及巴基斯坦大豆考察之旅,林漢明和眾學生也不禁直呼「好熱」,據聞他們初到埗時的氣溫達46℃。

林漢明研究大豆逾廿載,10年前他與其研究團隊複製大豆的耐鹽基因,研發出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品種種子,供內地農民在鹽漬地上種植,這款種子去年曾隨中國神舟16號上太空。巴基斯坦的耕作環境有別於內地,他說他帶隊去的旁遮普省費薩拉巴德(District Faisalabad in Province Punjab)天氣太熱,難種植大豆,因此他給當地的大豆種子,並非耐鹽耐旱的隴黃大豆品種,而是較耐熱的種子。這款種子暫未有正式名稱,只有編號,還未在內地應用,他打算將隴黃大豆與供給巴基斯坦種植的大豆雜交,培育適合巴基斯坦的大豆「耐鹽耐熱」品種。

「我給巴基斯坦農民的大豆種子,可在夏天的高溫下完成整個生長周期,結到果,有產量。」即是當氣溫上升,種子可以更快開花結莢。林漢明指在巴基斯坦種大豆仍是試驗階段,「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這不是巴基斯坦傳統種植的農作物,仍有很多未知之數」。要將大豆化為有價值的農產品,並應用在更多地區上,這些尚待發展。他續說,現時初步是要教當地農民種植大豆,試驗哪些大豆品種適合栽種,才思考能否機械化生產。

植物「熱緊迫」 影響種子發芽

港人對大豆製品不陌生,但原來大豆在巴基斯坦屬新鮮事物,這一切都歸因一個「熱」字。熱浪除了對人類不友善,還會影響植物生長。高溫會造成土地乾旱和植物的「熱緊迫」(heat stress)現象,包括改變葉片顏色和植物逐漸枯萎,甚或延緩植物生長和減少蛋白質的累積;也會影響種子發芽。不過林漢明說:「最重要的是它能否結莢收成,整棵植物枯死也沒關係,種子才是農民要收穫的部分。」原來只要在非常高溫前長出保護種子的豆莢,便有望有收成了。

7名隨林漢明考察的學生都在香港土生土長,除了一名是港生,其餘都是巴基斯坦裔。Mohammad Khadija Bibi(馬比比)是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中五生,她選修資訊及通訊科技和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兩科看上去與農業沾不上邊,她為何有興趣參與考察?她說:「因為是去家鄉巴基斯坦,而且我想學多一點科學知識,現在很多東西都涉及科學和科技。」

馬比比的家族在巴基斯坦住的村子附近有很多農地,她記得農民種的多數是粟米、稻米和番茄等,她從未見過當地有人種大豆,「今次考察第一次見到(農民種大豆)」。她蹲在田地旁,看着那些甚至比尾指指甲還小的大豆,只感到驚訝。同行的中四同學 Aaminah Nosheen Ahmed(亞美娜露舒)則覺得感動,「因為大豆對巴基斯坦人來說,是很新穎的食物」。她們訪問了巴基斯坦農民,發現農民欠政府支援,即使農民成功栽種大豆,大豆的銷情不太理想,馬比比說這是因為當地人吃不慣大豆製品,買大豆多數用來餵飼牛羊。與她們同校的Asghir Hummad Ali和來自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的中四學生Syed Adeel Shehzad則留意到,巴基斯坦缺乏水利設施,令農民灌溉耕作更困難。

巴裔生:對家鄉認識更深

Adeel補充,巴基斯坦的基礎建設,例如儲水設施不足夠,「農民不能適當地儲起雨水來使用」,而且農民主要利用人造水渠來引水灌溉,浪費水資源,「如果他們改變習慣,轉用滴灌系統則會省不少水」。種植大豆剛好不用澆太多水,有助解決農民缺水種植的問題。Adeel說,以前看新聞得知同鄉於上世紀試過種大豆不果,「他們沒有足夠種植大豆的知識」,今次看到巴基斯坦農民用林漢明提供的大豆種子栽種,「有些成功生長,有些成長得不好」,算是一大進步。

Adeel和其他巴裔同學首次到訪農場,他們此前在香港沒任何農場體驗。Adeel看到農民簡樸的生活,住的鄉村旁就是一大片農地,「他們每日只是在耕作,彷彿他們的生活就只有耕作」。Adeel說這讓他對家鄉認識更深,「我意識到巴基斯坦農民的生活不易,他們每一日如何為國家、家庭和生產糧食奮鬥,我們做任何事不應只為自己而做,而是嘗試幫助別人」。Adeel很感激林漢明,指他並非巴基斯坦人,卻願意為巴基斯坦農民出一分力。

與Adeel同校的Mohammad Ibraheam Ali曾返鄉數次,但那幾次以探親為目的,對比今次與農民近距離交流的經驗,「身處大自然的感覺真好」,他說巴基斯坦地方空曠,相較香港看到密密麻麻的建築,兩者的環境截然不同。

借助科技監測 感氣候變化挑戰

是次巴基斯坦的考察,林漢明也帶了其他專業的科學家和專家,譬如買賣種子的老闆教農民做生意,還有專家教授農民種植大豆,「我希望不止是給一些大豆種子讓當地人試種,而是他們學會如何種大豆,並將之推廣至其他南亞地區,讓他們享用這種高蛋白質的食物」。Adeel選修物理,他難忘從專家習得的可持續農業生產模式,例如運用太陽能,發動電動抽水泵抽取地下水,這樣既節省能源也慳錢,「巴基斯坦人通常用柴油,柴油很貴」。

隨行的工程師梁雄峰說,當地的農地範圍廣闊,單靠人力不足以應付生產,須以科技輔助,例如使用物聯網(IoT)量度土壤水分,又或是用航拍技術監測氣候變化對農田的影響。他當時身處巴基斯坦,感受到氣候變化之嚴重,他憶述操作航拍機於農地上空拍照,在氣溫逾40℃下「才飛了5分鐘就不行了,掉了下來」,原來高溫會令航拍機功能異常。對於局部地區乾旱、部分地區不時經歷暴雨的巴基斯坦,梁雄峰認為要改善航拍技術助監測。這場大豆研學之旅雖以大豆種植為主軸,學習內容卻集百家之長。

一同帶隊前往巴基斯坦的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校長劉德銘說,是次考察不僅是一場教室或學校實驗室外的科學課,更是一次文化交流。他仍清楚記得返港前,機場突然停電,他們一行人要摸黑前行,「這件事讓我詫異,因為不曾想過機場會停電」,林漢明也因此困𨋢。說到這裏,一眾曾返鄉的巴基斯坦裔學生笑言他們對停電的情况習以為常,說「get used to it(早就習慣了)」、「regular(恆常發生)」。面對學生的冷靜,劉德銘和林漢明嘆服之餘,也學了一課。

文˙ 姚超雯

{ 圖 } 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