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相傳,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曾向建築師維特魯威提問:「什麼是建築?」維特魯威回答:「理想的建築有3個要素:堅固(sturdy)、實用(useful)和美觀(beautiful)。」幾千年過去,在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曾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館策展人的王維仁看來,無論學者用再多理論去解構,建築依舊是這回事,「你要把房子蓋起來,蓋得很堅固、很好看,很好用——這是貝聿銘所擅長的事」。
近日,M+博物館推出首個貝聿銘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全面展示這名華裔建築師的作品及人生經歷。我們邀請王維仁作導賞,他以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為例,介紹怎樣觀賞建築展覽。
玻璃與鋼 貝聿銘「一招走天下」
建築展,重心自然在建築本身。王維仁建議觀眾親自感受「(建築)空間的設計與使用感覺是否契合」。位於巴黎塞納河畔的羅浮宮,前身為王宮,在法國大革命後成為藝術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然而,古典建築難以承擔現代博物館在展覽空間、展館連接等方面的功能需求,羅浮宮擴建迫在眉睫。貝聿銘設計以玻璃金字塔為博物館主入口,通過地下通道連接東、西、北廳。於羅浮宮而言,地下空間使面積擴大;於遊客而言,主入口與通道改善了遊覽體驗。
設計形狀材料 還看背後故事
除了建築物本身的設計,形狀和材料的使用,亦是觀賞建築展時值得留意的部分。玻璃金字塔由主體面的大三角形和面上的菱形組成,「它可以只是三角形。但(貝聿銘)讓不同的線條交錯,產生立體感,產生陰影的效果」。王維仁解釋,這些簡潔的幾何圖形,是貝聿銘設計中常用的元素,體現了包浩斯(Bauhaus)美學風格。金字塔用鋼搭建框架,用玻璃組成天窗,王維仁說,玻璃和鋼是貝聿銘的「殺手鐧」,「從羅浮宮到中國銀行,他用這一招走天下」。
只看建築,或覺枯燥嫌悶。不如將目光投向建築背後的故事——「(建築)有哪些象徵意義?又帶來了哪些文化聯想?」1983年,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法國時任總統密特朗委託貝聿銘進行「羅浮宮擴建工程」。王維仁解說,對客戶需求一向敏銳的貝聿銘意識到,「總統要的不止是解決問題,總統要的是什麼能代表法國」。羅浮宮臨近凱旋門,「(貝聿銘)想到凱旋門,想到拿破崙,再想到拿破崙去過的埃及」,玻璃金字塔應運而生。
「貝聿銘長袖善舞,掌握了投資者想要什麼。說這是文化,沒有錯,但這樣的文化也代表了巴黎大部分百姓嗎?我覺得不見得。」建築,有許多觀賞角度;文化,亦有許多解讀方式。無論了解與否、喜歡與否,不如親自走入展館,探索建築展的一萬種可能。
(美藝客廳‧十九)
「客座策展人」簡介
王維仁,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王維仁建築研究室主持人,曾任香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香港館策展人。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
日期:即日至2025年1月5日
時間:周二至四、周六至日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五上午10:00至晚上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