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尋找可愛海蛞蝓 中大民間合力 重修本港圖鑑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14日

【明報專訊】粉芝、箭豬、白角火龍果、黃色擦紙膠,這些花名生動有趣,指向的是不同物種的海蛞蝓。作為陸生蝸牛的近親,海蛞蝓不像珊瑚固定不動,或來去匆匆的魚兒;牠們形態多變,在水中搖頭晃腦,讓人不禁高呼可愛!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曾令銘說,記者這反應正是團隊所期待的,「如果想說服公眾做一些保育或者科研工作,你不能給他們太不可愛的動物。」他發起公民科學家計劃「尋找香港海蛞蝓!」,邀請廣大潛友參與,為香港水域的海蛞蝓做一次全面記錄。

海蛞蝓紀錄續增 重啟普查

上世紀90年代及之前香港曾經有不少海蛞蝓的研究,市政局更出版過英語圖鑑,但90年代後相關研究戛然而止。到了2020至2022年,中大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David M. Baker教授的研究團隊透過整合文獻紀錄、收集潛水員的海蛞蝓照片,更新了香港的海蛞蝓名錄。他們總結出257種海蛞蝓曾在本港出現,包括71個新紀錄,佔總數近三成。

「一開始都不知道有咁誇張,我們統整後發現,嘩!原來仲有咁大空間(調查),我們便想真的落手多看。」曾令銘與團隊去年11月底,展開全面的海蛞蝓水下調查,為本港多年來首次。香港一直有普查計劃關注其他物種數量,例如漁農自然護理署自2000年與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每年邀請志願潛水員前往指定地點進行珊瑚礁普查,政府其後公開結果。陸上的蝴蝶、雀鳥等飛行動物則有不同保育團體進行普查,邀請市民參與,已收集數據十數年。

這次海蛞蝓普查,團隊不止想統計在港出現的品種,還希望了解各地點的海蛞蝓數量,盼長遠持續觀察數量變化。海蛞蝓是單一食性,即每個品種只會進食特定食物來源,例如藻類、軟珊瑚、水螅等,普查可望刻劃香港海洋生態,「如果幾年之後,某地方只有一種,或者海蛞蝓甚至全部都沒有了,那就是說牠們食開的(食物)也沒有了」。

潛友可上載資料 團隊潛冷門點補不足

實地考察分為水下調查和公民科學家參與兩部分,前者由曾令銘團隊的潛水員進行,每次潛水約60分鐘,記錄遇見的海蛞蝓物種、數目、深度、大小、依附的的基質。為何不全靠民間力量?曾教授解釋,一來需要核實潛友的觀察,二來休閒潛水地點有偏好,團隊的研究員能補足一些冷門或難潛的潛點。精選的考察地點共43個,涵蓋香港東部、南部及中部水域,而西面珠江口因水質較混濁以致生態有差異,未有包括在考察之內。

潛水者都是熱愛海洋的朋友,怎樣能夠為海蛞蝓調查出一分力?「尋找香港海蛞蝓!」計劃毋須潛友在特定地點觀察,只需於相關網頁(findseaslugshk.com/onlineform)輸入潛水地點、深度、水溫等基本資料,並從20種常見品種中,揀選遇到的海蛞蝓、數量及依附之處(如石珊瑚、軟珊瑚、海綿、海藻等)。網頁上附有常見品種的照片,曾令銘指同時達至教育用途,「他們(潛水發燒友)很多時候知道這生物挺常見,但不知道什麼名字」。

若果未能辨認品種,潛友可以上載照片紀錄。觀察紀錄不限年份,團隊接收昔日下潛的紀錄,目前最早來自2018年。

「污糟的石頭」 多海蛞蝓出沒

要找到海蛞蝓,曾令銘教授的研究助理傅嘉穎傳授了幾個秘訣。她提醒要注意潛水技巧,潛水者需要控制好中性浮力,「不能一潛下去就炒到水底,因為鋪滿很多泥沙,一炒就水濁了,什麼也看不到」。觀察者要盡量貼近水底,游慢一點,才容易看到體積較小的海蛞蝓。海蛞蝓的大小、形狀差異很大,傅嘉穎向記者展示的寬闊角海牛(Ceratodoris hiroi)只長約0.7厘米,數缸相隔的媚眼葉海牛(Phyllidia ocellata)則長約5.5厘米,相差近8倍。曾令銘見過更大的海蛞蝓,長度有一隻手掌,「很少咁大的品種,但有的,上次他們捉回來,我也嚇倒了」。

俗語有云「民以食為天」,海蛞蝓也一樣,多數生活在食物源頭附近。以進食海綿的品種為例,火石洲、長嘴這些潛點多海綿生長,會找到進食海綿的品種,例如「白角火龍果」小丘角鰓海牛(Goniobranchus tumuliferus)的身影。傅嘉穎提到,有一種海蛞蝓會吃掉其他海蛞蝓,她有時會跟隨在後,便能找出更多海蛞蝓。

另一個貼士是在香港水域,看似污糟的石頭,容易有海蛞蝓出沒。傅嘉穎說,潛友俗稱石頭上鋪滿的沉積物為「塵」或「泥皮」,「光脫脫的石頭反而少些海蛞蝓」。她潛水時若發現周圍很乾淨,「就知道無(海蛞蝓)了」。

海蛞蝓是陸生蝸牛和蛞蝓的近親,大部分物種的外殼已退化、變薄或內部化,有時會被錯認為扁蟲。曾令銘指出,側鰓目、頭楯目的海蛞蝓外形與扁蟲較接近,但香港水域較少見。香港常見的海蛞蝓物種大多背上附有凸出來的角突,潛水時可以留意。

兩三年內都找不完新物種

除了尋找海蛞蝓,研究團隊的潛水員會同時進行海牀基質調查,在水底展開20米長的樣線,每隔0.25米記錄垂直下方海牀上的基質種類。回到實驗室後,他們會為海蛞蝓樣本拍攝實體照片。有些物種外形相似,現時基因條碼技術可協助辨認物種。

「尋找香港海蛞蝓!」計劃自去年11月底發起,曾令銘向記者分享中期結果。截至7月8日,研究團隊的實地考察發現74種海蛞蝓,包括18個香港新紀錄物種;另一邊廂,68名公民科學家提供了231項有效紀錄,總結出170種海蛞蝓,包括52個香港新紀錄。換言之,在短短7個多月,調查已經揭示66項新紀錄,將香港海蛞蝓物種的數目提高至323種。「當然愈做下去,找到新紀錄的速度會愈慢,但起碼兩三年內都找不完。」曾令銘估計,香港海蛞蝓物種可能高達350種。

公民科學家登記的紀錄,遠比研究團隊多,畢竟團隊只有3名潛水員。傅嘉穎留意到,有些潛水發燒友每周潛一次,每次都會遞交紀錄,為調查提供定期數據,「有些朋友潛了十幾年,專睇海蛞蝓,很有經驗」。曾令銘說「很多高手在民間」,他們甚至能一眼認出香港新紀錄物種。

長期觀察遷移路線 了解氣候變化

「尋找香港海蛞蝓!」計劃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暫時預計至2025年中結束。「當然政府資助最好啦,有(資助)一部分;但是我們都無理由很被動,只說一句可否給多些資助。」曾令銘認為,結合民間力量是比較有效率的普查方法,而且能讓潛水朋友感受到物種變化,「是警告也好,事實也好,他們的感覺可能會強一些……知道(氣候變化)是真的,不只是天天看報紙」。

喜歡遊日的朋友會關注櫻花幾時開花,曾令銘說從數十年的數據清晰可見,櫻花平均開花時間不斷提早,「但水中情况其實不太清楚」。長期監察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可從中比較物種變化。隨全球氣溫愈來愈熱,本來生活在熱帶地區的海蛞蝓會否北上來港?牠們會否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本地固定紀錄的物種?這問題都需要多年的觀察才能解答。

長遠來說,曾令銘希望製作香港海蛞蝓圖鑑,展示各物種的野外樣貌以及實體照片(包括背面、腹面及側面),並附上簡短介紹。圖鑑不只為潛友服務,亦想讓大眾一睹海蛞蝓的可愛之處。「(看完)你會想『原來香港有這些東西』,我們也希望給大家看。我們不是只在象牙塔,做完就完。」

文˙ 朱令筠

{ 圖 } 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布偉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