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不止搞盛事 運動產業延伸大眾日常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1日

【明報專訊】歐國盃、美洲盃剛過,巴黎奧運即將於星期五開幕,距離東京奧運不過3年,市民快將再次感受奧運熱潮。外國的運動產業足以帶動經濟效益,香港做不做到?近年愈來愈多人跑步、健身,運動不止是精英運動員的專利,大家也是運動產業的一員。香港浸會大學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劉永松提醒,政府、商界、體育總會、非政府組織以至大眾都要明白:「運動產業不是一對運動鞋、一隻運動手表,也不是多搞幾個賽事……」要發展運動產業,首要是推廣運動生活。適逢奧運,本欄推出運動產業系列,邀請業界探討未來路向。

體育活動延伸至其他行業

何謂運動產業?劉永松先給出一個學術定義:「運動產業是將所有運動產品、服務、意念加起來,與企業、傳媒、科技和政策(結合),令運動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簡單來說,運動產業即把體育活動延伸至其他行業,帶來規模龐大的消費行為,賺取利潤及對社會產生影響,不止限於競技賽事。

在討論如何促進運動消費之前,讓我們先審視香港現况。2021年,香港體育及相關活動(包括體育設施經營、體育用品製造與銷售、體育旅遊及相關支援服務等)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1%,從業員佔全港就業人口約2%。

運動文化熾熱自然帶起運動消費,報讀瑜伽班、買一對波鞋已是參與其中。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運動公關邱益忠引述調查指,逾三成香港市民每月運動消費介乎1000至2999元,7.1%人更消費5000元或以上,消費項目包括運動鞋(88.5%)、運動服飾(82.8%)、食品(56.5%)、健身會籍(42.9%)等。「本身運動是很健康的形象,現在運動變成時尚。」奢侈品牌如LV、Gucci亦順應潮流,推出運動鞋、運動服等產品,當然定價高出一截。

本地運動市場持續發展,邱益忠指運動及健身產業去年銷售額約42億元,比2017年的20億上升一倍,還未包括器材銷售。2010至2016年間,香港只有600多間運動及健身場地,到2023年10月已翻一倍至1355間。

本地欠相關專才 大學課程應加緊培訓

以體育盛事數目計算,15項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獲頒「M」品牌,今年預計將達20項。劉永松認為,產業發展不應以盛事多寡作績效指標(KPI),而是更應評估能否做到產品延伸,如運動產業多大程度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中,具體來說活動有否推動運動訓練、預防與康復、穿戴設備等,構成運動生活的一部分。

運動產業化要如何走下去?劉永松指出四大條件:產品、人才、平台和科技。人才方面,他認為運動產業要求多方面專才參與,包括行銷、活動管理、法律、媒體、數據分析與科技等。當國際體育盛事落戶香港,聘用本地的活動管理人才可免卻主辦方外聘國際團隊;如有熟悉運動法律者,則可避免像上次美斯訪港事件的合約糾紛;大數據分析可望預測未來運動潮流;而研發運動科技不止提升運動員表現,亦對大眾有裨益,如地盤工人長期在炎熱戶外環境工作,活動量大,運動科技產品可以幫助他們定時補水,預防中暑。

目前浸大、中文大學及教育大學均有開辦與體育相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劉永松指其任教的浸大一向有運動營銷、活動管理和運動科技課程,但比重較小;近年校方開始注重跨學科學習,例如讓學生選讀傳理學系課程,學習推廣運動的技巧。「浸大只不過做了很小部分,我們要提升運動產業的話,3間大學都必須增加(培養)運動產業專才的部分。」

拍廣告不如多練習? 大錯特錯!

邱益忠的工作屬於運動行銷領域,2016年入行後他以「運動公關」自居,「這個詞在香港來說可說是我創立的,後來自己閱讀文章和研究,發現原來很多香港以外的地方都有運動公關」。經過幾年摸索,他歸納運動公關的角色在於聯繫、安排傳媒訪問、籌辦宣傳活動塑造品牌形象;再細分則是為運動員建立形象,他帶過六七百個運動員或健身教練受訪,「上鏡其實不容易,要回答問題」,又像經理人般協助審視廣告合約。

近年愈來愈多運動員成為廣告商寵兒,例如奧運金牌運動員張家朗曾是服裝品牌及運動飲料的代言人,代言不限運動領域。有什麼因素吸引商家邀請運動員代言?邱益忠分析,企業可向大眾展現對本地運動員的支持,而且運動員形象較娛樂圈明星新鮮,亦讓人感覺熱血正面。

早前有網民留言指,運動員與其接拍廣告,倒不如加緊練習。「這是好唔啱的想法。外國的體育明星,有哪個無參與過商業廣告呢?」邱益忠引述英國傳奇球星碧咸的紀錄片,20多年前他接拍飲料廣告,教練團隊曾警告拍攝要求操練上身肌肉,可能會減慢踢球速度;但碧咸認為過後可以調整,最終沒有放棄接拍廣告。「碧咸證明在當打之年拍很多廣告——當然他不是世界第一足球員,但都是Top 20——他今時今日在體壇的影響力,還做到班主。」運動員憑藉廣告及其他收入掙錢,退役後可開辦訓練學校或運動員經紀公司,達至良性循環。

邱益忠發現,香港運動KOL漸成趨勢,「一般來說,現在的年輕人(運動員)都很喜歡出席不同活動,或者他們明白這是幫自己鋪路」。他們未必是最頂尖的運動員,但會在社交平台發布產品宣傳文,不時出席品牌活動。非精英運動獲政府資助金額少,運動員建立KOL形象可望帶來額外收入;加上運動員職業生涯大多短暫,「退役前已經懂得鋪路推銷自己,其實得到的會更多」。邱益忠希望日後更多品牌支持初露頭角的運動員,「金牌運動員當然要支持,但如果100個品牌的預算都給了金牌運動員,其他運動員就沒有機會」。

運動行銷:「人生100件要做的事」

政府的體育政策是循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五大方向推展,彼此環環相扣。劉永松指普及化會延伸至產業化,「產業的成功怎樣開始?要從大眾運動開始」。香港大眾運動漸見成績,1997年首屆渣打馬拉松只有約1000名跑手,至2024年約有7萬4000人參與,名額更供不應求。自香港單車隊在奧運勇奪獎牌,香港的單車文化持續增長。劉永松家中有5輛單車,單車已成生活的一部分,「不是『我們明天去踩單車,去哪裏租單車』,咁又唔同喎。買架單車要維修、訓練,還有單車旅遊呢」。

他憶述有次去台灣環島踩單車,沿途碰上很多大學生,「大家會覺得這是大學畢業必做的一件事」。同樣概念能否應用於其他運動行銷?例如廣告強調人生100件要做的事,其中包括跑一次全馬,劉永松相信這行銷方向會很有效,「很多人會為這件事,一生人就跑一次」。

體總、政商各有各做 聯動力不足

去年7月立法會秘書處發布《選定地方的體育產業發展》研究,歸納本地體育產業的五大挑戰,包括體育文化薄弱、高度依賴政府資助、推動體育贊助的措施不多、鼓勵商界及私營機構出資的稅務優惠有限,以及本地對港商自家品牌運動用品的需求並不殷切等。

香港政府一直在體育政策投放大量資源,然而劉永松認為目前最大問題,在於運動產業很多元素聯繫不足(disconnected),「體育總會、政府、商界、甚至運動顧問公司各自失聯,無synergy(聯動力)」,即使一年舉辦高達200多項盛事,但欠缺各版塊的互動,效果難以持久。他希望政府制訂運動產業化的短中長計劃,短期計劃以5年計算,「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都有些進展,你的心就會很安定」。

繼東京奧運,政府再次購入巴黎奧運的轉播權,市民可在各電視台觀賞賽事。劉永松指,由政府購入轉播權是很好的做法,往屆奧運由電視台投得的轉播權費用均逾億元,自2008年北京奧運後均是蝕本生意。當電台、電視台不用擔心回本問題,自然願意花費更多製作費用,如邀請有名氣的精英運動員旁述,毋須起用自家藝人以節省成本。劉永松比喻:「搭台的費用不用支付,我(電視台)只是上去表演,企業咪識得做囉。」「你(政府)不用叫電視台找李慧詩,他們識搵㗎嘛。你不用付費讓他們搵,做生意醒目㗎嘛。」政府只要花點錢「搭好個台」,媒體、退役運動員、商業贊助自然連接,攜手產生更大效果。

【運動產業篇‧一】

文˙ 朱令筠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