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日,無論是打開手機電視,還是搭乘港鐵巴士,一個詞語都不停在眼前出現、在耳邊迴響——奧運,奧運,還是奧運。四年一度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巴黎拉開序幕,從難得清澈的塞納河,到首度出現的紫色跑道,奧運的一點一滴,似乎都已滲入日常生活,成為茶餘飯後「食花生」時必不可少的談資。
早前,2024巴黎奧運會海報出爐,法國藝術家加東尼(Ugo Gattoni)手繪海報引發熱議。今期「美藝客廳」,我們邀請設計研究者徐巧詩共同走入奧運海報的世界,穿梭繽紛色彩中,探尋奧運海報二三事。
「奧運海報不止是告訴大家,奧運會來了;也不止是讓人看見那5個環。」在徐巧詩看來,「奧運海報是一種特別的海報類型,出現之後,往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會被反覆回看」,其中蘊含的不僅有美學追求,還有創作的時代背景、時人對體育的看法等等。因此,奧運海報需要觀眾「行多一步,慢慢睇」。
行多一步,細細看今次巴黎奧運會海報。徐巧詩評價,「佢真係好大膽,完全摒棄過去less is more的觀念,反而使用最maximize的方法去表達」。從塞納河到艾菲爾鐵塔、從吉祥物到奧運五環,藝術家以巴黎為背景,打造出烏托邦式的體育城。在極度豐富的細節裏,徐巧詩發現,畫中「最重要的是人」。
她觀察到,海報中「男子與女子的數量是一樣」,這正對應了今屆奧運會,首次實現男女參賽運動員數量相同的平權舉措;畫中人物個個不同,或是激烈比賽,或是熱情觀看,「無論從哪個角度,焦點都在人身上」;今屆亦是首次奧運會與殘奧會海報合二為一,「表達了無論怎樣的人,都是一樣的、平等的」。人的存在,讓海報充滿故事,吸引觀眾反覆觀看,樂在其中,「就像睇《清明上河圖》,你都係關心入面啲人做緊乜」。
畫中人,令觀眾流連忘返;畫外人,執筆故事亦引人深思。常居巴黎,藝術家加東尼對這座城市有着獨特的感受,「畫中的樹,正是他在城市中所見的樹」。真實元素融入畫中,使得海報在超現實的同時又貼近現實,「去到巴黎的人,也許會忍不住看,畫中之物,哪些是真實存在,哪些是虛構」。在AI(人工智能)繪畫大行其道的當下,加東尼堅持使用手繪,耗時6個月完成作品。AI如此發達,為何還需要設計師設計海報?徐巧詩說:「許多生活細節,許多令人相信的value(價值),比如男女比例應該一樣、健全運動員和disabled的運動員一樣重要,都只有人才能畫出來。」
關於奧運會的討論鋪天蓋地,對於奧運海報的評價亦褒貶不一。徐巧詩建議,與其在不同聲音中尋找好與壞的評價,不如「自己睇,睇多次,唔好食下花生就算」,畢竟,就算是看着同一幅畫,都會「有人覺得沒有法國國旗,無法代表法國;亦都有人覺得,難道沒有國旗,就認不出這是巴黎嗎?」
(美藝客廳‧二十一)
「客座策展人」簡介
徐巧詩,設計研究者、設計生活作者、設計研究工作室Talking Hands發起人、《香港北魏真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