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坊育「風水林」 人與自然同呼吸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6日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行走於港島東區街頭,不禁汗如雨下。幸好,城市的存在為人類帶來諸多便利:林立的高樓投下陰影,路人得以躲入其中,貪片刻陰涼;商店食肆遍地,街坊可坐下飲啖水,享受冷氣。然而,輾轉於柏架山與鰂魚涌公園的鳥類,穿梭於高樓間,難以找到樹木停泊休息,亦難以尋得食水飽腹,夏日城市對牠們而言,如同煉獄。

城市與自然,如何共存?太古地產邀請曾設計法國人權宣言廣場(Rights of Man Square)、新加坡濱海灣公園的園境師Kathryn Gustafson,在太古坊設計「太古中央廣場」及「太古花園」,近日全面啟用及向公眾開放。項目由香港大學生態專家侯智恒作生態評估,希望在港島東建立一條「綠色走廊」,保育本土動植物,實現人與自然共生。

太古坊位於鰂魚涌,背靠柏架山,面對大海,是本土鳥類由柏架山向海濱遷徙的必經通道,也是外來鳥類北上南下的途經之處。開埠以後,港島商貿迅速發展,帶動東部人口、商業及住宅區快速增長。人類活動擴大,導致本土植被遭大量破壞,原生動物棲息環境亦惡化。

嘉道理農場合作 保育本土動植物

「本土植物與動物是共同進化的。以本土鳥類為例,牠吃本地樹的果實、在樹上築巢。外來植物與本土鳥類沒有建立生態關係,牠吃不慣,也不會在上面生活。」侯智恒說,香港開埠後深受西方影響,園境設計方面亦依照西方慣例,甚少將目光放在本土植物上。因此,儘管城市綠化不斷發展,保育本土動植物依舊需要進步。

自2018年起,太古中央廣場及太古花園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合作,在農場挑選及採購多株原生樹種,經農場培育,於今年移植到廣場與花園中。春季開花的假蘋婆、夏秋季結果的南酸棗、秋季紅葉的楓香、冬季結果的鵝掌柴……佔比超過20%的原生植物,吸引紅耳鵯、玉帶鳳蝶、東方蜜蜂等多類在香港常見的鳥類及昆蟲駐足停留。侯智恒補充,植物剛移植至此,目前還未成熟,「預計在2至3年後,可以生長得更加茂密,遮蔽陽光,形成生態圈,達到為城市降溫的效果」。

孕育「原野」 盼為城市降溫

初初走入太古中央廣場,或覺些許雜亂:植物不似常見都市林或綠化帶般層次分明、修剪整齊,反而重重疊疊,各有方向。侯智恒解釋,這是一種「nature base」的園境設計,目的是還原更加自然的生態環境。

Kathryn解釋,在設計園境時,她將郊野「風水林」的概念放置在城市中心,「風水林植被密集,創造陰涼的同時,也創造了樹木之間的連接,讓動物可以在不同樹間移動。這樣創造出來的綠化具有層次,有不同高度的樹木可供動物築巢、隱蔽與覓食。我們試圖在城市環境中創造一個自然的、分層的生態系統」。

當代城市居民似乎已習慣整齊劃一的綠化,但Kathryn認為,伴隨社會對自然景觀的了解不斷加深,市民審美也在改變,「50年前,人們可能會抱怨更鬆散、更自然的種植美學,並認為它不夠整齊。改善生物多樣性的新園境設計方案,依賴於社會對更健康環境的渴望;植物不被過分修剪、長期存活,亦依賴於社會美感的演變和鑑賞能力的提升」。

水景交錯 「太古船塢」重現

為動植物提供庇護的同時,Kathryn不忘將人類活動納入考慮。她說:「綠色空間的設計靈感來自鰂魚涌昔日的空間佈局。」1883年,太古洋行在鰂魚涌設立糖廠及當時全港最大的船塢,使鰂魚涌一度成為本地最大的工業區。「長條形的船塢中,土地和水交錯。這啟發太古中央廣場設計長條形的水池,並用植物框起來,營造水景交錯。」

儘管位於商業中心,Kathryn仍希望將太古中央廣場及太古花園設計為城市中的避風港,為在此工作的人提供休息,而不是供人流動的空間。因此,她在設計時考慮到環境的私密度,用噴泉水聲隔絕交通噪音,為休息的人創造一個可以停留和集中注意力的地方。

行走其中,不時見到上班族坐在樹下吃飯,與三五好友談笑。蟲鳴、鳥叫、綠蔭如蓋,人與自然相處和睦,這正是Kathryn的期望。「鳥類和動物可能在黎明和黃昏出現,人類在中間的時間裏需要蔭蔽和休息。要在人類和自然間找到平衡,創造一個可以同時屬於兩者的空間。」她說。

文:王梓萌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