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老字號需新思維 與時並進食得安心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8日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大菌食細菌,細菌當補品。」從前人們未懂食物安全的重要,當今每每爆出食物出現這種菌、那種毒,都會把人嚇得半死,馬上檢查雪櫃有否禍根。日前廖孖記腐乳風波,由食安問題燃燒至香港製造煙幕討論;除了惋惜老字號難實現百分百本土情懷,事件對香港品牌未來發展有何啟示?食品科技專家建議預防勝於補鑊,悅和醬園豉油廠改革的經驗就告訴大家,就如打邊爐不能沒有爐,若未來食品廠沒有地,用心確保食安的廠房,亦然無法生存。

蠟樣芽孢桿菌超標 非關發酵過程

腐乳的獨特風味,有人讚香有人嫌臭。香港食品創新科技中心項目經理文嘉敏拆解,腐乳的味道源於發酵過程,不同微生物菌種加進豆腐,將大豆蛋白質分解成蛋白勝肽和氨基酸,然後多種氨基酸組合起來,形成獨有的鮮味。類似例子是海產,「海產類為何咁鮮味呢?因為其蛋白質豐富,蛋白質經過加熱處理分解出氨基酸,大量氨基酸組合起來便會產生獨特鮮味」。

廖孖記的腐乳產品被驗出蠟樣芽孢桿菌超標,或許有人誤以為,這種致病菌與發酵過程有關。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細菌,從土壤、環境中可以找到;如果製作或貯存食品的過程衛生欠佳,可引致該菌繁殖,「譬如拿完一種材料後不洗手,觸碰另一隻材料,便會造成交錯感染」。過往食安中心曾指出,因蠟樣芽孢桿菌而起的食物中毒,最常涉及是烹煮後置於室溫下過久的食物,例如煮熟的飯。

在廖孖記一事中,出事腐乳樣本似乎能成功發酵,沒有產生異味,文嘉敏因而推斷蠟樣芽孢桿菌在發酵期間尚未出現。豆製品需要特定菌種發酵,若加入蠟樣芽孢桿菌,「可以想像兩隻微生物會爭地盤」,導致無法完成發酵,亦會產生酸臭味。她從報道的資料推測,蠟樣芽孢桿菌或源於後期加入的調味料如辣椒、玫瑰露等,亦有可能是包裝物料受污染,實際源頭要進一步調查才能確認。

文嘉敏特別提到,香料是較難徹底消毒的一種原材料,食品加工業常用紫外線或臭氧消毒。那麼高溫殺菌能否奏效?她回應說,高溫是最傳統的殺菌方法,例如罐頭食品製作會加熱至121℃,按食物分量和原先菌量判斷消毒時間。將豆腐發酵成腐乳這個加工過程,本身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食品保存方法。正常情况下,只要將製成的腐乳在衛生的環境下調味和包裝,毋須再高溫消毒 。而且,若腐乳以玫瑰露調味,其酒精在70℃下已經會蒸發,風味隨之流失,因此高溫消毒方法亦未必適合。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蠟樣芽孢桿菌最佳生長溫度約為30至37℃,特別要留意的是,烹煮過程反而有可能令孢子大量滋生。「這隻細菌即使加熱處理都搞唔掂」,文嘉敏指出,這種細菌孢子產出的毒素無色無味,且非常耐熱,「細菌可能都死了,但毒素仍存在」。因此消費者無法透過烹煮清除蠟樣芽孢桿菌的毒素,文嘉敏提醒,關鍵還是要購買市面上信譽良好的產品。

生產商應尋求專業人士監控品質

控制食品安全的責任,仍然落在食品生產商手上。文嘉敏說,食品廠一般會定期抽取產品樣本化驗,若總菌數超出食安中心標準,等於樣本含致病菌(如蠟樣芽孢桿菌)的風險高,應進一步化驗確認。「如果有做這一步,就不會去到最後把關的食安中心抽查才知道」,她強調食品廠應主動監測食物品質,「有事之前便要預防」。雖然並非法定要求,但不少食品生產商會為其生產管理系統申請香港品質保證局的「ISO 9001:2015」及「HACCP」的認證,證明食品安全。

食安中心過往曾解釋,總菌數並非食物安全指標,而是反映食品質素的指標,總菌數偏高不會影響食用安全。腐乳本身以菌發酵,總菌量會否較高?文嘉敏認同推論,對於一般食品如果汁、麵包,量度總菌量有效反映其食品質素;不過發酵食品如乳酪中的菌種仍活躍,以致總菌量較高,生產商會傾向檢驗特定致病菌水平,以證安全。

「生產商的操守、對食品安全的概念和堅持很重要。」文嘉敏經常向業界分享食物安全資訊,協助他們提升產品質素。這次備受關注的是一間百年老店,文認為老店亦應跟隨時代進步,「品牌(經營)咁耐,當然是當年行得比別人先,好進步;但是經過咁多年,科技、化驗的技術都日新月異,還是停留在當時的進步,就是很大的退步」。她說同類事件或可避免,譬如積極尋求專業人士作品質監控,維持產品的高質素。

早悉問題 本地醬園10多年前已轉型

悅和醬園是持有「ISO 9001:2015」及「HACCP」認證的食品生產商,亦是有近80年歷史的本地豉油及各類調味品老牌子。悅和醬園第三代傳人龐中衡(Jack)最近聽聞腐乳食安風波,雖未有能力評論其他食物製造專業,但尚能就本地傳統食物廠轉型分享一二。

Jack說老廠房轉型,是要配合現今社會食品規範,讓生意能夠存續的必要措施。悅和上一代傳人約在40年前,開始研究規範醬園生產工序。「如何讓傳統製造方法,如我們以前用落的生曬方法,也符合(後來訂下的)安全標準呢?是很難做得到,但若果生產商有心做,也是有辦法的。」他憶述,20年前醬園曾被人質疑食安狀况,後來在2009到2010年左右,着手準備及申請不同食安認證,自證清白。「要跟上時代步伐,以前阿爺那時,社會大眾可能覺得只要吃不壞人,就不大有問題,但社會和我們自己漸漸對安全要求高了。」

按食安中心介紹,「HACCP」是套用來確定、評估及控制各種危害的系統,原理是找出可能產生的潛在危害,訂立相應控制措施,確保所生產的食物達安全標準。原則有7項,強調每個食物生產環節的嚴謹運作和監察;推行系統的人員要對產品有深入認識,加上系統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才能行之有效。以悅和的例子而論,Jack和父輩為讓生產標準化,減少人為意外影響食品狀况的風險,努力向醬園內老師傅請益配料秘方及流程運作。

食安中心會不時到醬園抽樣檢測,悅和醬園也自設實驗室,定期檢定品質及微生物。雖然所費精力和成本不菲,但如此般除了得到食安認證,也間接傳承技術及知識。此段期間,他和父親還為醬園引入不鏽鋼箱釀製豉油,結合本來瓦缸釀製出品,提升產量之餘,盡量保留獨特風味;新購包裝機器,以及研發的新產品,則讓品牌版圖擴闊一大圈。不過,他補充說上述食安認證,若非如他和父輩般有主理人帶頭申請,一般廠商未必會感受到行動的迫切,政府部門只要求最基本的食安要求,未有強制要求申請認證。

政府有支援 但土地問題更重要

廖孖記稱30年前受排污條例限制,改由其他廠房購入白腐乳,其香港廠房則負責後期發酵、調味等工序。文嘉敏說,香港的確對工廠污水排放有嚴格要求和監測,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亦體現食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本地食品工廠通常擁有一套污水處理系統,淨化後才排出大海。「所以是有方法,只是你願不願意投資」,就像定期品質監測,設置淨化系統非不能也,只是不為也。商家考慮成本之後,固然可選擇移師外地生產;但若想堅持百分百香港製造,其實亦非無路可走。「我覺得要有些堅持、毅力,這件事是可以解決的……希望我們香港的食品業界是迎難而上的。」

問Jack目前政府對傳統食物工業支援足不足夠,正因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繁忙處理廠房搬遷事務的他說:「支援是有的,但未必很有針對性。」創新科技署在2016年推出「科技券」,支援本地企業以科技提高生產力或改善業務流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則資助生產商設立智能生產線,涵蓋食品製造及加工業。Jack說這些支援計劃是「愈多愈好」,但更影響本地廠商的因素,其實是土地問題。「如果經常有人嫌棄我們本地廠佔地多,阻頭阻勢,阻住地方,其實好難做。醬園以前是香港輝煌行業,比起現在可能10間都不到,以前可以有20間。現在社會講求香港特色,如果冇晒本地製造,很大一塊特色就消失囉。」

文˙ 朱令筠、梁景鴻

{ 圖 } 鍾林枝、資料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布偉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