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評估法:智能手表靠大數據估算 僅業餘參考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30日

【明報專訊】現時不少智能運動手表都宣稱可量度用家乳酸閾值及最大攝氧量(VO2max),是否可信?一般而言,運動強度愈高,心率會愈快,兩者有一定關聯,而廠方在實驗室邀請了不同年齡、體重的人測試,蒐集資料製成數據庫,用演算法總結出各種生理指數的關聯。因而用家戴着手表做運動,系統便能根據心率、跑速等資料估算出乳酸閾值;基本上一定有誤差,不及在實驗室配合專業測量器材量度般精準。「業餘運動愛好者可參考相關數值,但對專業運動員就不太足夠,以晉級奧運決賽的運動員為例,金牌選手與對手的體能或只相差1%,所以訓練時掌握的數據愈精準,對提升成效自然愈有優勢。」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說。

跑步能交談 未到LT1

雖然運動時的主觀感受無法準確反映乳酸閾值,但對業餘跑手來說仍有參考價值。潘梓竣說可根據「自覺竭力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評分,1分代表最輕鬆,10分代表完全竭力,而恰當的乳酸閾值訓練強度介乎6至7分之間,即運動時感到有一定餘力。換作以「對談測試」(talk test)評估的話,如跑步時能夠輕鬆交談,可能連LT1閾值也未到,但若只能用簡短句子跟朋友交談,明顯喘氣,便有可能是介乎LT1與LT2閾值之間。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