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一般評估法:智能手表靠大數據估算 僅業餘參考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30日

【明報專訊】現時不少智能運動手表都宣稱可量度用家乳酸閾值及最大攝氧量(VO2max),是否可信?一般而言,運動強度愈高,心率會愈快,兩者有一定關聯,而廠方在實驗室邀請了不同年齡、體重的人測試,蒐集資料製成數據庫,用演算法總結出各種生理指數的關聯。因而用家戴着手表做運動,系統便能根據心率、跑速等資料估算出乳酸閾值;基本上一定有誤差,不及在實驗室配合專業測量器材量度般精準。「業餘運動愛好者可參考相關數值,但對專業運動員就不太足夠,以晉級奧運決賽的運動員為例,金牌選手與對手的體能或只相差1%,所以訓練時掌握的數據愈精準,對提升成效自然愈有優勢。」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說。


如要讀取全文,請按此登入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