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業藝術書店對收藏家來說,應該不會陌生。這間創立近半世紀的中國及東方藝術書店,藏有大量書畫、玉器、陶瓷、漆器、茶具、鼻煙壺、考古文物、建築、攝影等類別獨特的書籍。店長Patrick說「獨立書店是否沒辦法生存,我倒覺得不是,經營書店有它的趣味」,而接手4年多來生意也有所增長。除了開通網店,他也看準香港缺乏中文珍貴書籍的展覽,本周末特別舉行「香港珍貴書籍及紙品展」,展示和銷售珍貴書籍、線裝古籍、電影海報等紙藏品,推廣相對小眾的傳統藝術收藏。
大業藝術書店創立於1975年,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及東方藝術書店,全盛時期設多家分店,包括香港藝術館內翻新前的「大業藝苑」;如今大業隱於中環陸羽茶室旁大廈內的一間店,麻雀雖小仍五臟俱全。
接手書店逾4年 工程師「兼職」當店長
2019年,大業創始人張應流有意退休,Patrick與朋友鄭天儀(Tinny)便接手書店,希望將這個老品牌延續下去。Patrick的正職是工程師,而Tinny則是「文化者」平台的創辦人,兩人都是靠着一份熱誠「兼職」經營書店。兩年前Tinny因希望更專注文化者的工作而退出,Patrick就找了幾名朋友接手。Patrick為人低調,說話精簡,白天忙着工程工作,夜裏和周末則化身書店店長,既負責蒐羅書籍,與客戶溝通,亦定時更新社交媒體,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幹勁。
「大業由張先生一手創辦,我接手至今超過4年。出版事業沒有以前蓬勃,關於收入和可持續,我想是所有同行都會面對的問題,好在這幾年(大業的生意)都有所增長。」在這樣的環境下,Patrick認為書店的書籍品種和藝術產品類別需要更豐富和深入,才能留下讀者,故在傳統實體書店以外,大業亦增加了網上宣傳和開通網店。
銀都經典電影海報劇照 首度展出
熟悉書籍買賣後,Patrick開始思考如何拓展書店的經營範圍。饒宗頤文化館於今年初舉行的一場茶藝活動,讓他萌生舉辦珍貴書籍及紙品展的念頭。Patrick認為那場活動舉辦得成功,氣氛活躍,吸引不少志同道合的茶圈人士參與,那為何不為藏書愛好者和收藏家也舉辦類似的活動,讓文化界和藝術圈的朋友相聚交流?「我們原本想做藝術書籍展,不過香港已有書展,便不想重複書展的角色,想舉辦有點心思的活動。轉念一想,香港似乎還沒有一個中文珍貴書籍的展覽,但若只是展示書籍的話又好像窄了點,所以決定納入紙品類的藏品,例如電影海報、藏書票、地圖等。構思之後覺得可行,值得一試,於是便有了這次展覽。」
這次活動讓大業有機會與不少新的伙伴合作,蒐集相對小眾、獨特又極具文化歷史意義的藏品。紙品方面,便有銀都機構1950至1990年代的經典電影海報與劇照,第一次對外公開展覽和發售。
銀都機構是1982年由長城電影製片、鳳凰影業和新聯影業(俗稱「長鳳新」)合併而成,這3家電影公司成立於1950至1952年之間。從1960年代粵語片到1980年代新浪潮,銀都的作品逾500部,在香港電影史中舉足輕重。大家往往對邵氏、嘉禾、新藝城、德寶等電影公司十分熟悉,但原來許多重要的電影人和作品也出自銀都機構,包括新浪潮時期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和《半邊人》(1983),許鞍華的《書劍恩仇錄》(1987),張之亮兩套金像獎最佳電影《飛越黃昏》(1989)及《籠民》(1992)。銀都跟許多知名導演和演員的第一部或早期作品也有關係,例如杜琪峯執導的《碧水寒山奪命金》(1980)、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1982)(中原電影製片出品,後併入銀都)、鮑起靜主演的《白髮魔女傳》(1980)、鞏俐主演的《秋菊打官司》(1992),張國榮主演的《鼓手》(1983)去年推出40周年版也由銀都發行。較早期由1950、60年代「長城大公主」夏夢主演的電影劇照亦會在本次活動中出現。
「這一批電影海報和劇照對於香港電影是重要一環,值得重溫。海報收藏在香港和內地還未形成較大的收藏體系。相比海外較有歷史和規模的海報收藏市場,我們相對小,收藏者亦不多,通常都是網上的小型交易較多,所以我認為有拓展的空間。」除了電影海報和劇照,活動還有清代中期的澳門手繪地圖、香港老舊照片,現場還可以訂購藏書票藝術品,類別相當豐富。
甲午戰爭新作 收錄歷史人物書札字畫
作為書店,自然少不了介紹重點書籍。今年正值甲午戰爭130周年,著名歷史學家和收藏家許禮平為此編著新書《以物徵史毋忘甲午──甲午戰爭風雲人物墨蹟》,首次將自己收藏多年的甲午戰爭時期歷史人物親筆書札、文稿及字畫,收錄於此書之中。Patrick介紹:「毫不誇張地說,這應該是第一本如此全面地結合當時中、日、韓政治軍事風雲人物遺墨的書籍,包括鄧世昌、丁汝昌、伊藤博文、樺山資紀、乃木希典、金玉均等人,甚至還有戰爭報告與計劃等一手資料。」
最有趣的是當中還介紹了幾名鮮為人知的日本特務。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和藏家,能夠欣賞到甲午戰爭歷史人物的遺墨,建立對這段歷史更立體和人性化的認知,單憑這點,此書已絕對值得收藏。許禮平亦會與台灣文史作家蔡登山於活動中講座對談,討論晚清和民初歷史。
除此之外,展覽亦包括一系列專門藝術書籍,例如饒宗頤鈐印《睎周集》 限量木刻墨印本、吳蓮伯博物院的藏品精裝冊,蘇富比亞洲的20、30、40周年圖錄,以及限量200冊、王世襄簽鈐的大型圖冊《明式家具珍賞》等。英文限量珍貴書籍就有英國1800年出版的有關中國人職業的繪冊The costume of China: illustrated by sixty engravings: with explanations in English and French,以及1950年上海灘酒店大亨Victor Sassoon出版、當年只印有限量250套的象牙雕塑目錄Catalogue of the Sassoon Chinese Ivories。
經營書店難賺大錢 「有它的趣味」
為了推動交流分享,Patrick為展覽特地找了幾名相熟的講者,由淺入深,探討與收藏相關的不同題目,例如晚清民初的信札文獻、張愛玲文學、香港文學書籍收藏,以及較為入門的藏書票文化、香港老照片等。
在這艱難的大環境下,Patrick為大業投入的金錢與心血,讓人敬佩,他卻淡然自若說:「你說要求書店賺大錢,那的確是困難的,但獨立書店是否沒辦法生存,我倒覺得不是。經營書店有它的趣味,例如透過與客戶和作者之間的交流,拓寬我的生活圈子和見聞,這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大業雖是古董藝術書店,但可見Patrick十分有誠意地想接觸更多年輕人,尤其是香港以外、老一輩藏家以外的群體。「大家可以順道來看看,原來傳統書籍和紙品可以這麼有意思!」
香港珍貴書籍及紙品展2024
日期:即日至8月12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中環雲咸街33號地下Wyndham Socia
大業藝術書店
地點:中環士丹利街34-38號金禾大廈3樓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