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食事:水果餃子與鹽麴豆腐 奧運food insults

文章日期:2024年08月11日

【明報專訊】上月廖孖記腐乳食安事件發酵之際,編輯兼好友L提議我教整腐乳,馬上覺得教讀者把市售白腐乳入樽調味是道妙計,不用在炎夏開火,又可以躺平一期當「稿費小偷」。幽默的L把大題想好:「腐乳當入樽」,我隨手用手機褪地功能做了張腐乳版Slam Dunk海報。但我也怕鬧出食安問題,在雪櫃翻出自製的鹽麴,買了玫瑰露酒和幾盒硬豆腐,分次嘗試不同分量製作類似口味的鹽麴豆腐。試了兩周,味道不錯。惟新聞變舊聞,巴黎奧運消息鋪天蓋地襲來,「細菌超標」的話題也從老字號腐乳,轉移到塞納河水。

菠蘿pizza「劍指」意大利

港隊在本屆奧運暫奪兩金兩銅,場內場外爭議不斷,除了「論文」、「退役」、「遺憾」等關鍵字,張家朗金牌戰中,意大利一方不滿裁判裁決,引起兩地網民罵戰,「菠蘿pizza」是唇槍舌戰中,香港網民的佩劍。這把傷害不高但侮辱極強的「鈍劍」,花式玩笑撩撥着種族矛盾,若過火就如五毛般惱人。在張家朗Instagram看到一則意大利網民留言,大意是認同張家朗的表現,但請香港網民不要food insults,名副其實「玩還玩,不要玩食物!」雖然菠蘿pizza被不少意大利人視為飲食邪教,但今年6月在意大利拿坡里舉行的「CAPUTO盃世界披薩職人錦標賽」,台灣隊伍以菠蘿醬煙熏火腿披薩,贏得創意組第三名,證明換個形態,眼不見為淨,菠蘿也不是邪物。

莓果水餃 一試難忘

除了奧運,快餐店從日本引進新品項也是話題之一,這種熱潮退卻更快,只分了趕上首天打卡的人、沒趕上的人和不會買的人。我怕跟人擠成了第二種人,朋友A因去了Fuji Rock音樂祭,這幾天才從日本回港,碰巧跟我選了在周二那天過時地初嘗港版McGriddles,他說其實跟日版分別不大。跟A談起自己吃熱香餅的習慣,我會把楓糖漿蘸滿那塊豬柳,而A說他吃熱香餅不塗楓糖漿,會用提子醬,令我想起在波蘭吃過一道令人頭皮發麻的菜式——藍莓和紅莓作餡的水餃 (pierogi),水餃當甜品已有極大心理關口,味道是純粹把莓類加熱後的酸味,沒有用大量糖熬成果醬, 蘸上酸忌廉,酸上加酸,難以下嚥的感覺隔了數年仍難忘。

爆漿灌湯餃 「味覺創痛」

一直有個吃力不討好的堅持,或許傳媒出身都有種「追時效」的執著,但寫食譜好像不用過於在意這點,常常在交稿那周臨時換題目,把自己弄得手忙腳亂,遲交稿也連累編輯J。這次臨時冒出藍莓水餃這地獄點子也不例外,「呂孖記」風味鹽麴就放回雪櫃。當天找了食譜,買了街市的中式餃子皮,找了A做白老鼠,他用日本手信換來「味覺創痛」,當晚出了數個ig story訴苦,險些絕交。他形容藍莓水餃似灌湯餃,水餃外皮與藍莓汁味道單調,但口感衝擊,他心理陰影大得笑說以後不會去波蘭旅行。另外不同朋友說在捷克、斯洛伐克也見過類似菜式,戲言去德國這美食沙漠相對安全。

「美食塔利班」式恐懼

波蘭的pierogi食譜,麵糰會加入牛油,我偷懶用中式餃子皮,做成煎餃帶些香脆,令新鮮藍莓做餡料較合理;而好奇試作的菠蘿餡,略略烤乾,罐頭菠蘿本來的甜味,再用鹽麴吊味,意外美味。包餃子時還刻意用上不同包法區別,但看着藍色黃色的餃子在那煲渾濁的紫色沸水中載浮載沉,有人說2024年了,還分顏色嗎?只能說味道上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菠蘿水餃的味道較順口,菠蘿煎餃又更勝一籌。A廚藝了得,雖明言不會試煮,但他建議我改良,換作果醬餡,或有別傳統的水餃包法,例如鋪平水餃皮再放些牛油和果醬,令水餃皮更接近西式甜品的呈現方式。但我執拗地認為這樣就沒意思了,因為只有這種「美食塔利班」式恐懼,甚或激進製作水果燒賣,吃的人才會同理意大利人的心情。

再者,我也吃了十多隻水果餃子,暫時想讓味蕾休息,改良版就隨緣吧。茹素的家母日前抱怨台式連鎖店的素餃變得沒以前好吃,我參考了韓式蒸餃的食譜,用剩下的餃子皮和另一個「實驗品」鹽麴豆腐做成素餃,能吃到正常餃子,在刺激中平復好些「創傷」。其實藍莓水餃的味道甚是純粹,就是藍莓跟麵粉,之所以難受,或許是因為包餃子這活動對我而言,是對東北出生、已過世的嫲嫲的僅餘印象。小時候過年時,她揉好一大盆麵糰,醒麵再搓成長條,切成一粒粒壓扁擀平,我跟媽媽包餡。也因如此,相對廣東人追求皮薄,我鍾情厚皮水餃,在台灣的外省麵店找到熟悉的味道,重蒜的豉油也是童年回憶的一部分,所以在波蘭吃到雜莓口味的厚皮水餃,會生理抗拒,是前設框得太死板,就如好些法國朋友受不了紅豆沙,認為豆是煮鹹湯的一樣,固有文化、家庭口味習慣,約定俗成食物應有那些味道,才算合理。

自製鹽麴的發酵實驗

我家中的那樽鹽麴又是另一個「實驗」——是在西貢小店「西多」結業前的工作坊自製的,把米麴加粗鹽或豉油,反覆搓揉成糰後加水,放進乾淨的容器發酵,製成鹽麴或醬油麴。市售的米麴、鹽麴一般是白色,鹽麴一般用來醃肉或豆腐,增加鮮味。而麴菌也是日本酒、味噌、味醂等的發酵原料,中式腐乳會用黃豆米麴、紅麴米等材料,但發酵的黴菌或有分別。據釀造科學教授小泉武夫所著的《發酵是種廚法》一書,「中國的麴主要以麥子與高梁為原料,使用的是『根黴』(Rhizopus);而日本的麴原料是稻米,使用的是『麴黴』(Aspergillus)」。小泉教授又指中文會寫成「曲」,日本的和製漢字會寫「糀」,他稱運用麴黴製作食物是日本獨有的飲食文化。據台灣大學李彥億的碩士論文〈台式豆腐乳於不同溫度發酵期間酵素活性及物化特性之變化〉(2009年)指出,台式腐乳製法有別中式腐乳,「先分別製備鹽漬豆腐及以Aspergillus oryzae製備豆米麴醪,再將其混合進行發酵」。

黴菌的種類使腐乳有不同風味,各有所愛。而發酵食品本身是一門縝密的科學,每次製作都存有各種變數,又如上期提及的韓國泡菜事件,受污染的食材、環境都增加發酵食品食安風險。發酵除了是以往保存食材的方法之一,也是東亞調味料的原始靈魂,豉油、味噌、魚露、醋、酒,都是發酵製成,用來代替在古時較難取得的鹽。廖孖記事件之初,不少人懷念地說其他牌子做不到那味道,大家一直以為是發酵過程的分別,當被揭發以別的店購買白腐乳來調味,調味配方被公開後,方發現原來玫瑰露酒才是畫龍點睛的元素,有人混合一些別牌的腐乳,說味道十分接近。確實用玫瑰露酒和麻油調味的鹽麴豆腐,除了質感不太像,味道有種吃腐乳的déjà vu,煎香十分可口,是種有趣又不會「受傷害」的配搭。

食譜

【水果餃子。材料】

‧藍莓……1盒(125克,可包10隻)

‧罐頭菠蘿……1小罐(4片,可包6至7隻)

‧餃子皮……適量

‧砂糖……適量

‧鹽/鹽麴……適量

‧麵粉……適量

【藍莓餃子。做法】

一塊餃子皮約6粒藍莓、2/3茶匙砂糖,以及少許鹽及麵粉

【菠蘿餃子。做法】

‧菠蘿切碎,瀝走水分,用焗爐100℃焗10分鐘(或平底鑊細火),略為烘乾

‧取約一湯匙菠蘿、1/2茶匙砂糖及少許鹽麴液(或鹽)包成餃子

【水餃】

水滾加一至兩湯匙糖,下餃子待浮起即可上碟

【煎餃】

把餃子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鹽麴豆腐。材料】

‧硬豆腐……1盒(300克)

‧鹽麴……2湯匙

‧玫瑰露酒……1茶匙

‧麻油……2茶匙

‧辣椒油/醬……適量(可略)

【做法】

1.硬豆腐蓋上保鮮紙,用重物壓走水分,約一小時

2.把鹽麴和其他調味料拌勻,淋在瀝乾水分的硬豆腐

3.放雪櫃兩三天醃至入味,可蒸或煎香,烹調前刮走表面鹽麴粒

【鹽麴豆腐素蒸餃。做法】

300克鹽麴豆腐隨喜好加入適量切碎的蔬菜、菇類,可包約20隻餃子。蒸10分鐘(蒸餃子時,碟上可抹少許麻油防黏)

文、圖˙ 呂晞頌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