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改編香港街道文學

文章日期:2024年08月16日

【明報專訊】豐子愷是華語地區首個為人熟悉的漫畫家,原來抗戰期間他已將魯迅小說改編漫畫,幫助讀者想像故事,令文學更通俗。千禧年代中,漫畫家智海和江記改編香港文學成漫畫,包括劉以鬯、蔡炎培、西西、也斯等作家作品。改編並非純粹翻譯文字成圖像,譬如智海的《宣傳電話》意念來自劉以鬯的〈打錯了〉,原著打錯的電話是找住在九龍的大伯,卻打給了住在港島的男主角,智海改成是宣傳電話打來,更加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經驗——漫畫改編文學不止搬字過紙,亦包括漫畫家的詮釋。至於漫畫家柳廣成今年亦改編香港文學,之前他有改編台灣文學的經驗。

畫家個人詮釋 進入想像世界

《北港香爐人人插》是台灣作家李昂的女性主義作品,描繪女性用身體來換取權力。柳廣成在2022年改編《北》成漫畫,從男性視角繪畫小說中的情慾,改編期間跟原作者李昂多次見面。今次他的改編作品《我香港.我街道》結集不同作家的香港街道文學,他總共挑選了8篇改編,但今次並沒有跟原作者見面,全由他個人詮釋。

柳廣成現居台灣,繪畫香港街道時,以Google地圖為依據,但他改編洪昊賢的〈蛻皮——觀塘.宜安街〉,是講及已清拆的裕民坊,他只得看回從前的新聞圖片。然而,他查看最仔細的街道不在香港,反而是巴黎近郊的聖佐治德輔道(Rue des Voeux Saint-Georges),因楊彩杰的〈祝願道〉一文是比較中環德輔道(Des Voeux Road)和聖佐治德輔道,兩條以同一個法國姓氏命名的街道,柳廣成發現聖佐治德輔道恰如楊彩杰所描述般空蕩, 因為聖佐治德輔道是一條工業大道,他遂在網絡查證文中所提及的維修廠、空地和房屋的模樣。

8篇作品囊括小說、散文和新詩,作者跨越不同年代,講述的街道覆蓋港九新界。柳廣成表示,改編小說作品需要比較貼近文字的畫面,散文和新詩反而有更多想像空間。但他也認為「看到圖像是破壞了對文字的想像」,所以「不會太過無聊、直白去畫出來」,他就像向讀者交出他想像那些文字的畫面。

當中鄧阿藍的新詩〈呼呼青山道青山公路〉寫道:「呼呼青山道青山公路/路政署車的油漆器失控了/只能塗上長長長長的快線/青山道呼呼青山公路/呼呼青山道青山公路」。柳廣成想像倒瀉的油漆是馬路上的箭嘴符號,然後多條高速公路出現,並且扭曲,「不是單純完成直譯文字」。而在黃裕邦的新詩〈我愛你愛你不顧一切(半自動書寫)〉寫道:「不要講時代變了/不要/不要刻意/避免去看天皇天后級演唱會」。柳廣成馬上聯想到老中青的天王就是張國榮、陳奕迅和姜濤,「我眼中的老中青就是這樣,但他(原作者)眼中可能又不同」。原作者跟改編者的想像可能已有不同,圖像恰恰帶領新讀者更易走入文字的想像世界。

文:嚴嘉栢

[開眼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

RELATED